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通过写教案,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落实,教案的准备过程促进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有助于知识的传递,以下是笔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教材简析】

这个成语故事见《战国策.魏策》,是季梁劝魏王时说的寓言。其寓意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或者说,方向对头,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后来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也针对愿望好,措施不得力的情况。

本课要求认识13个字:辕、辙、梁、驶、驰、系、旅、恳、固、执、担、夫、驾。会写10个字:驶、应、奔、驰、系、旅、固、执、夫、驾。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能写好10个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意义。

?教学建议】

课文依照《战国策》体例,用对话形式叙述。正因为人物的对话形象性很强,所以学习本文应当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反复朗读,在读中体味,读中感悟。本文适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演。

在学生理解课文以后,可以让学生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去楚国的人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学生有感而发,文章的寓意也就在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中明确了。

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事情是“南辕北辙”?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让学生当堂举出例子可能比较难完成,这个问题可以暂时留下来,让学生以后注意在生活中观察,什么时候谁发现了,就可以讲一讲,大家在一起评判。

在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不再视为难点,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课堂上要腾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能借助汉字的构字规律独立识字。

?拓展习题】

一、读一读,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地问()地说()跳

()地笑()地看()走

二、照样子,写一写。

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虽然——————,可——————。

相关资料:

魏王欲攻邯郸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君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是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摘自《战国策》魏策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

一、学情分析:

我班有51个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应慢。

纵观全班,不足之处表现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不够牢固,平时说话不注意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普通话语欠规范,音近或形近的生字常常混淆;组词时滥用同音字;朗读课文时停顿不恰当,未能读出感情色彩,有的至今还指读、唱读的不良习惯。

有个别学困生,他们拼音识字落下许多,学习起来相当困难,教师辅导的时间很有限,这给辅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学期将在这个方面突破。本学期将再致力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新学期,要在读、写、练说话各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有全面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1、认字420个,写字230个。

2、学习音序查字法。帮助学生学会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查字典的方法。

3、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4、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5、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练习写请假条、个人启事等实用便条。

6、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际,注意把口语交际与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结合起来。、用丁丁冬冬的对话做口语交际的例子,引导和启发学生交流学习的体会。

三、教材分析:

(一)、关于识字与写字

1本册认字420个,写字230个。教材安排了许多开放性的识字活动,课文及练习中又有许多渗透性的识字内容,所识的字几乎是无法精确统计的。这样,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第一学段认字1600~1800、写字800~1000的目标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保证。

2、第四册设置了三个《丁丁冬冬学识字》单元,继续学习独立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四册学过的识字方法总结和整合,同时学习一定数量的生字。

3、第四册“金钥匙”有意识地提出检查错别字、纠正错别字的问题,开始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纠正错别字的习惯,并通过“自检”督促检查落实。

4、掌握字的间架结构,硬笔字写“好”关键。以往人们尝试传授许许多多间架结构的“法”和“规则”,如字的变形规则等。本册教材采用了以下策略帮助学生把字写“好”。

(1)通过“金钥匙”引导学生养成揣摩字的形体结构的习惯,自己去探究,体会、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通过描红进行摹写。

5、在识字方面,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1)开放性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识字的空间,体现了“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原则。

(2)学生可以根据教材,补充、调适自己识字的方法和策略。

(3)《丁丁冬冬学识字(二)》中,提出了回生字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识字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生字,确定自己识字的对象。

(二)、关于阅读

?课程标准》给予诵读极重要的地位,各学段阅读部分第一点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册教材要注意,不要因为没有单独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以为可以忽略读、诵、背的练习,相反,应当非常看重读、诵、背的练习。

1、第四册有不少自读课文可读性很强,只是由于生字太少,不宜作主体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适当的篇目在课堂上指导学习。

2、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3、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和体验课文内容。主体课文后面的思考题仍然力求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延伸,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打破了原来再现课文内容的设计样式。

4、加强了阅读中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

(三)、关于写话

1、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2、注重从课文中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造热情,引导学生仿写、续写。这样的学习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话”的积极性,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语文天地”中设计了想象、观察、思考等培养学生写作基本能力的练习。

4、练习写请假条、个人启事等实用便条。

5、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习作。

6、标点符号的学习与上述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四)、关于口语交际

1、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际,第四册仍然注意把口语交际与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2、用丁丁冬冬的对话做口语交际的例子,引导和启发学生交流学习的体会,讨论发现的问题。

3、在“语文天地”创设的活动中,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口语交际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1、各单元的“语文天地”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注意了学科间的渗透,注意联系学校生活,注意贴近社会实际,注意引入科技新成果,注意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

2、第四册第八单元“体育世界”是开放单元。学生将围绕这个感兴趣的单元主题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从中感受体育的意义,了解体育及奥运的知识,练习听、说、读、写、观察、想象……激发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同时学习相当数量的生字。

3、本册在设计活动时,注意紧密联系语文学习。

4、本册设计的综合性学习“少而精”。

5、“金钥匙”栏目设置有了改变。第四册“金钥匙”用提出问题的形式代替原来的陈述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总结学习方法和策略。

四、具体措施:

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启发谈话

同学们,谁愿意把自己做过的好事说给大家听听,做了好事你的心情怎样?在遥远的德国,有姐弟俩也做了一件好事情(板书:一件好事)。想不想知道这是一件怎样的好事?那就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

2.小组学习“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以读为本,精读细品

l.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

3.谁能把同学了解的内容联系起来说说这是件怎样的好事。

4.通过读课文,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一边默读一边把问题在书上画下来。

(1)可能会问:

①为什么这是一件好事?

②爸爸为什么摇头?为什么又笑了?

(2)小组讨论交流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巡视参与讨论,指导讨论。

例:解决问题:为什么这是一件好事?

①教师点拨:你从哪些话中可以看出帮助人是件好事?

课件出示:

然后我们想,得到我们衣服的孩子一定很快乐,可是他们还有贫穷的父母呢。

师:我们来读读这句话,想一想,得到救助的'是一些怎样的孩子?得到衣服后,孩子们会有怎样的表现。

②课件2:

“当然,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别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克拉拉说。

师:克拉拉说这些话时心情怎样?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些话。

解决问题:爸爸为什么摇头?为什么又笑了?

学生讨论后指1-2名学生回答爸爸先摇头后笑的原因。

[问题是思维火花的闪现,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自觉自主地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激活思维,感悟文章内容,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游戏巩固识字

1.“跑火车”活动来认读田字格中生字并进行组词。

2.“提个醒”生字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比较“姐”与“组”,扩展带“父”的字,如:爸、爷、斧。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学完本课,我们该向克拉拉姐弟俩学习什么呢?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神州谣)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

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shénbēnfènxiáwānmínzúyìqí

神奔奋峡湾民族谊 齐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yáoyǒnɡfēnɡsǒnɡɡéyǔlùnónɡfánrónɡ

谣涌峰耸隔与陆浓繁荣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指导书写。

“神”部首是“礻”,不是“衤”。

“奔”上下结构,是“大+卉”,不是“大+十+升”。

“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民”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竖提,不是竖勾。

另外,“峡、谊”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4)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

(课件出示)出示:奋发民族一齐情谊

2.各民族人民()努力,实现富强、文明、民主的中国梦。

3.祖国各()有着深厚的()。

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

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复习词语: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奔长江长城台湾海峡民族齐奋发情谊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1》。(板书:神州谣)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课件出示)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课件出示)出示课文:

我神州,称中华,

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

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

齐奋发,共繁荣。

(三)精读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探究第一小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是个总起句。)

(2)指导朗读:重读“山川美”,要读出深情,读出对这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探究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壮丽山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2)看看图片,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黄河的特点是河水水流湍急,长江的水量更大,暗潮涌动,波涛汹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

长城的特点是很长,是个大工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珠峰是指“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峰,非常的高,直插云霄。

指导朗读:以舒缓、抒情的语气朗读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句子,重读“奔、涌、长、耸”等词语,读出祖国山河的壮美、雄伟。

3.探究第三小节:(课件出示台湾版图)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1)台湾岛是我们的领土吗?从哪里看出?

(台湾是我国领土,现在虽然独立,没有回到祖国怀抱,但是永远都是和大陆是一家人。)(与大陆,是一家。)

(2)指导朗读:重读“与大陆,是一家”等词语,读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4.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民族团结景象)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从哪里看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

(情谊浓,就是各民族兄弟团结在一起,像亲兄弟一样。

“齐奋发,共繁荣”是说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共同谋发展,共同奔小康。)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团结奋进。

5.指导朗读全文:

(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四)开火车学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奋发图强只争朝夕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1)横着开火车。

(2)竖着开火车。

(3)开双轨列车,看谁开得快。

(4)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说一句话。

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

(五)总结延伸,朗读巩固。

(课件出示)

我爱我的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你,锦绣山河多美丽。三山五岳秀峰奇,洞庭湖中君山立。

桂林山水甲天下,万里长城数第一。祖国成立七十载,处处展现新天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松开、路旁、柳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找出文中描写爸爸巧妙解决问题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爸爸教育我们要独立自主,要体谅家人。

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使用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4、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松开、路旁、柳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家人一起散步所带来的快乐。

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使用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平时在家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汇报。

3、你觉得哪一件事是最有趣的?说说有趣在哪里?

4、先同桌交流,再请两个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全班交流,其他的同学可以适当的补充。

5、师:其实,只要是和家人们一起做的事,什么事都是有趣的,都是有意义的。比如,散步这件事,看起来很平凡,但如果是和家人一起做,那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不信我们就来看看。 出示课题:一匹出色的马

6、板书课题,指导“匹”字的写法。

7、读课题,说感受。 为什么说是一匹出色的马?真的有一匹出色的马吗?这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匹出色的马究竟是怎样一匹马吧!

1、媒体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看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

(2)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3)思考:一匹出色的马究竟指的是什么?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学生点评。

(3)根据反馈情况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读音。

cōng ruǎn liàn shě zhū

葱 软 恋 舍 株

葱:平舌音

软、舍、株:翘舌音

恋:边音

舍:多音字

shě( )

shè( )

4、出示词语。

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松开、路旁、柳树

(1)全班齐读,找出自己存在问题的词语。

(2)同桌互相认读,不会的让同桌教一教。

(3)有不理解的请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和查字典的方法了解。谁能说说“恋恋不舍”的意思。

(4)在文中找出“恋恋不舍”所在的句子:

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恋恋不舍就是还舍不得离开。

找出他的近义词—依依不舍。

(5)用“恋恋不舍”说一句话。

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全班齐读课文。

(2)请同学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师概括: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散步,大家都被沿途的风景吸引,走了不少路。在返回的时候,妹妹不想走,让爸爸妈妈抱,爸爸巧妙地让妹妹高兴地跑回家。从而教育我们,要学会独立自主,不要总依赖家人,要学会体谅。

三、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匹、纹”等8个生字。

2、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重点指导“恋 、像、求”字的笔画。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写生字。

四、拓展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收集爸爸妈妈的话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爸爸巧妙解决问题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一家人一起散步所带来的乐趣。

2、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学习爸爸那种巧妙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不是一匹真的马呢?那它究竟是什么呢?那它为什么又要以一匹出色的马为题呢?一起探究吧!

2、揭示课题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

二、研读课文

(一)研读一家人一起散步

1、找出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散步的段落,再读一读。

(1)找出一起去的1——3自然段。

(2)请孩子们自由读一读,并用横线画出我们沿途看到的风景。

2、汇报看到的风景:

(1)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2)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3)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3、细细品味。

(1)河水碧绿碧绿,我也会说像“碧绿碧绿”这样的词语。 雪白雪白 粉红粉红 乌黑乌黑

(2)经过微风一吹,就把静静的河水写“动”了,你能这样写吗?

a 孩子们自由说说。

b 请同学汇报。 如:微风一吹,满墙的玫瑰花都舞动起来了。

(3)抓住“拂过”一词说说,拂是什么词,一般形容什么的?

引导学生理解用词的准确性,轻轻拂过感觉人的手抚摸一样,非常舒服。

(4)写田野时乃至“葱葱绿绿”,这一词说明了田野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田野的“绿”和“茂盛”。

(5)我也会写这样的词语,看谁写得多。

如:高高兴兴 认认真真 红红火火 开开心心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白白胖胖 漂漂亮亮

(6)细读“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这里说田野像什么?对像绿毯。

田野和绿毯有什么共同点?把有共同点的田野比作绿毯,这样的句子是比喻句。你会说比喻句吗?

(7)孩子们也学写比喻句。

4、孩子们,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舍得离开吗?

对呀,都舍不得,他们一家人也舍不得,从哪儿看出来的?

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恋恋不舍的语气。

5、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但总是要回去的,回去的时候,我们就要发现那匹出色了马了。

(二)研读回返

1、往回走,发生了什么事呢? (妹妹走不动了,要爸爸妈妈抱)

2、爸爸妈妈抱妹妹了吗?他们分别是怎么处理的呢?

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1)妈妈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2)爸爸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递给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3、对比爸爸妈妈的回答,谁更容易让人接受,更有乐趣自己走回家?

引导学生理解爸爸的回答很巧妙,能调动妹妹自己走回家的积极性,让妹妹有了自己走回家的动力。

学习爸爸这种说话的艺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爸爸为了让我们学会独立自主,学会依靠自己,学会体谅家人的良苦用心。

4、勾出爸爸一连串动作的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5、仿写词语“又长又细”。

6、听了爸爸的话,妹妹怎么做的呢?一起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一家人一起散步吗?在散步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交流。

2、先在小班里交流。

3、全班交流。

4、体会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怎样都是幸福的。

5、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学会独立自主。

四、总结全文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3、用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试着学习其他课文。

五、作业

1、读有关一家人一起活动的文章。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字的间架结构,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能根据汉语拼音正确书写词语,巩固汉语拼音。

3、培养学生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悲 纸 使 劲

方法:(1)先说一说这几个字的结构。

(2)讨论: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二、拼一拼,写出词语。

shíiān

( ) ( ) ( ) ( ) ( )

方法:(1)先读音节,读准确(自读、小组读)。

(2)把正确的词语写在书上。

三、猜一猜。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斤万斤买不到。

(时间)

方法:(1)先自读内容,读通顺,指名读。

(2)猜一猜。

四、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方法:(1)提问:一分钟有多长?感知时间概念。

(2)小组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3)亲自实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评读

3、思考:小闹钟找到朋友了吗?谁是它的朋友?

二、学习生字:

1、认读字音:卡片出示

2、识记字型

用学过的识字方法选择生字,进行识记

重点指导:纸 使 劲

纸:左右结构,右下没点

使:左右结构,右边一不要丢

劲:左右结构,左上不能写成又

3、扩词练习

4、书写生字

三、课堂总结:结合写字,进行指导

板书设计:

小闹钟

nazhngzhǐzaǒxíshǐìnchuáng

闹 钟 纸 早习使劲 床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7

[教学内容]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百、尺、声、语。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声”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的情境以及字理、看图、归类识字诸方法认识“烧”“灭”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正确书写“旁”“赶”等9个生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2.通過为课文配插图、为插图做解说的学习活动,想象画面,续编故事,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以及雪孩子与小白兔之间的情谊。

3.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4.感受句式特征并抄写。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单元所学,初识雪孩子

1.出示雪景图,导入: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想象画面,感受到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认识了淘气的雾孩子。看到这幅雪景图画,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鹅毛般的大雪降落下来,白茫茫一片,我们仿佛到了粉妆玉砌的世界。瞧,一个雪孩子出现了。

2.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跟雪孩子有关的一个童话故事——(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创设雪天情境,启发学生想象,揭示课题,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二、识字小游戏,寻找雪孩子

1.自主学习,明确要求。

自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

②标出自然段。

2.认读生字新词。

(1)出示认字表和写字表中的字,自己练读。

(2)与雪孩子做游戏,认读生字。

雪孩子和同学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只有能认读“小雪花”后面藏的生字,读好语句,雪孩子才会再一次和大家见面。

第一组:认读“添”“柴”,字理学习“赶”。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屋子里真冷,赶快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添”就是添加的意思。过去,冬天的屋里很冷,人们就把干草、木棍当柴火,点着后取暖,所以“柴”字的下半部分是木字底。

出示隶书和楷书的“赶”字,左边是“走”,右边是“旱”,“旱”有陆地的意思。“赶”字的本义是一人在大地上奔跑着赶路。现在的简体字“赶”,右边的“旱”字演变为“干”。“赶快”是抓住时机、加快速度的意思。

想象画面读语句。

第二组:归类认读“烧”“烫”“灭”。

烧得旺旺的烫人的火把火扑灭

“烧”“烫”和“灭”都与火有关,同样有火字旁,位置却不同,要分清字的结构和偏旁,记住字形。

第三组:语境中认读多音字“呀”yā。yɑ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当表示惊异的时候,“呀”读一声,用在重复的、表示动作的词语之后,表示重复做一个动作很长时间的意思的时候,“呀”读轻声。

练习朗读。

第四组:字理认读“冒”。

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

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

“冒”字的本义是“帽子”,上半部分是帽子的形象,帽子下面是一只眼睛。现在的“冒”字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就是黑烟一个劲儿地向外透、往上升;“帽子”是顶在头上的,所以“冒”字又引申为“顶着”的意思,雪孩子就是顶着呛人的烟去救小白兔的。

想象画面读句子: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情境,通过字理、看图、归类等方法认读生字,读好长句、重点语句,为读通课文做准备。)

活动三、排列插图,了解雪孩子

1.出示学习任务:根据故事内容,为插图(四幅插图内容:雪孩子图片、雪孩子陪小白兔玩儿图片、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图片、雪孩子化成白云图片)排列顺序,并说明理由。

2.学生分别出声读、默读课文,教师记录学生两次读书的时间。

3.说一说自己默读课文的感受和默读的方法。

4.小结:读文章的时候,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可以选择不出声、速度快的阅读方法——默读。默读的时候要做到:书本平放在桌面,眼离书本一尺远,眼睛随着词句看,闭上嘴巴不出声。

5.全班交流,板贴四幅插图。

排列理由:雪孩子陪小白兔玩儿,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设计意图:感受默读的好处,学习默读的方法,通过为故事插图排列顺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活动四、给插图做解说,走近雪孩子

1.明确学习任务:我给插图做解说。

2.自读课文,为给插图做解说做准备。可以出声读,也可以默读。

(1)关注描写雪孩子的语言和动作的词句,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展开想象,为插图做解说。

(2)为每幅插图配解说词,写在插图旁边。

第一幅插图(第1~3自然段):可爱的雪孩子。

①讲插图: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

②师生分别扮演兔妈妈和小白兔,分角色朗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第二幅插图(第4~6自然段):快乐的雪孩子。

①想象画面:小白兔是怎样给雪孩子跳舞的?唱了什么歌?他俩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②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时开心的画面。

③想象畫面读第4~6自然段。

④小结:小白兔玩累了,赶快进屋添柴烧火,然后躺在床上睡着了,屋里面着起大火,小白兔却不知道。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感受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时的快乐。)

第三幅插图(第7、8自然段):勇敢、善良的雪孩子。

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①结合雪孩子的动作、语言描写,展开想象,讲讲雪孩子救小白兔时的着急、冒火施救时的勇敢。

②想象雪孩子救小白兔时的画面,朗读第7、8自然段。

③想象雪孩子的所作所为,理解“终于”的意思,把句子补充完整。

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他______,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④小结:雪孩子看到小白兔遇到危险,奋不顾身地奔向火海救自己的好朋友。雪孩子多么勇敢与善良啊!

⑤观看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视频,可以在插图上补充解说词。

摄制厂的人员和我们一样,被雪孩子的勇敢行为所感动,结合故事内容,展开想象,拍了动画片。请同学们观看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视频,再次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设计意图:抓住雪孩子动作、语言等描写,展开想象,为插图做解说,感受雪孩子的勇敢与善良。)

第四幅插图(第9~14自然段)有情义的雪孩子。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①去掉“很轻很轻”“美丽的”,与原句作比较,感受水汽的轻,白云的美,体会加上这样的短语使语句更加生动。

②看图想象:小白兔看着雪孩子变成的美丽的白云,他会对自己的好朋友说什么呢?想象画面朗读。

③小结:在小白兔心里,雪孩子没有离去,他变成天空中一朵美丽的白云,永远陪伴在小白兔身边,带给他温暖与爱。

④选择其中的一句话,为插图配语句。

第五幅插图:续编故事。

小白兔感激雪孩子对他的救命之恩,对雪孩子无比留恋。后来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结尾,并为其配上插图,补充在第五幅插图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通过为插图配解说的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通过默读课文、朗读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勇敢与善良,以及雪孩子与小白兔之间的真挚情谊。)

活动五、识记生字,学写字词

1.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表,读生字,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记生字的字形。

(2)与学习伙伴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全班交流。

2.书写生字。

(1)把生字按照结构分类,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每个生字写一个,做到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重点指导:“唱”“旺”“浑”“谁”“汽”“轻”。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轻”,车字旁最后一笔是提,与“浑”字右半部中的“车”字笔顺比较;“赶”字注意穿插避让;“旁”字上宽下窄。

(2)按照标准讲评、修改。

3.书写词语。

唱歌赶快旁边

水汽浑身很轻

时候火星回家

谢谢空地连忙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6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5篇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周工作总结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划8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5篇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6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案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划优秀5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