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参考7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撰写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反思与总结,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优化和调整,为了确保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我们必须提前准备好详尽的教案,以指导课堂教学,笔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参考7篇

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颜色,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

2.愿意参加小组操作活动,初步学会按每个小组活动的要求进行操作。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胸牌。(一种颜色各占幼儿总数的三分之一)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木珠一筐;穿珠绳若干,每根绳头拴一个木珠(如红色木珠)作为分类的标记。

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雪花片一筐,瓶娃娃(瓶娃娃头上各系一种颜色的彩带做头发,作为分类的标记)。

4.纸盒做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房子各一座,红、黄、蓝三色的小纸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颜色碰碰乐。

按顺序出示三种颜色的胸牌,让幼儿说出颜色。

每个幼儿选一个胸牌挂在脖子上,当老师说“颜色碰碰乐”时,同种颜色的`小朋友相互间碰一碰。

游戏3―4次,同种颜色的小朋友还可以做做鬼脸等。

2.分组做分类练习。

玩“穿珠”游戏。

如:绳头拴红色木珠,这根绳上就穿红色的木珠。

玩“喂娃娃”游戏。

如:黄头发的瓶娃娃给他喂黄色的雪花片。

玩“片片回家”游戏。

如:蓝色的纸片回蓝家。

活动建议:

1.分组活动时,幼儿可自由选择。

2.将本活动的材料放在益智区,供幼儿操作。

活动评价:

1.能辨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2.能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游戏等的一系列串联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如何按颜色分类,几个活动的目的虽都是让幼儿按颜色分类,但幼儿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将本来单一的活动变得丰富起来,目标完成的很好。

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即“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小班数学教育活动中,比较适宜采用游戏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反复操作,从而建构数概念。因此我选择既简便又符合幼儿兴趣的操作材料是本次设计的一大宗旨。旨在通过这些游戏促使幼儿主动学习4以内数量的点数对应,让幼儿在游戏中既自然地形成数概念,使数学活动更具有情趣性。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点数4以内的物体。

2、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点数对应。难点:能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物体。

活动准备:

1——5的数字卡,红花蓝花黄花各一朵,水彩笔人手一支,操作纸人手一张,挂图

活动流程:

一、出示挂图,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春天到了,花园里开了很多花,你们看看有哪些颜色的花?引导幼儿找一找红花蓝花黄花各有几朵?教师出示数字

二、游戏《花儿找朋友》

1、漂亮的花不但开到了花园里,还开到了小朋友身边,你们找找你们周围哪里也有小花?

2、幼儿数数自己的卡片上有几朵小花

3、老师举1——4的数卡,每举一个数卡,请相应数量小花的幼儿站起来展示一下。

四.幼儿操作

1.还有许多小花没有找到好朋友,你来帮帮它们,教师出示操作纸,讲解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进行点评

五.结束。小朋友真棒,我们一起去花园里找一找春姑娘还带来了哪些礼物吧。

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篇3

活动内容:4的形成

活动目的:

1、学习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点数4个以内物品。

2、认读数字"4",了解其实际意义。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4的形成》,"坐汽车",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玩具汽车4辆;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问好,走线,线上游戏:一家人。

二、集体活动。

1、复习3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说》。

点击出示2只小兔和数字和数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说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数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你会吗》。

创设情境:现在站台上有3只小兔在等车。如果再来1只小兔,会有几只小兔?鼓励幼儿用学具探索4的形成,先摆3只小兔,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再添上一只小兔,并找出其对应的数字卡片。然后点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并用对应的数字卡片表示形成后的数量。

小结:3添上1就是4。

3、在生活中认识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做》,幼儿练习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你发现了吗?》,幼儿在生活中找出4的形成。

4、认读数字4,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认》,引导幼儿说说数字4像什么?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坐汽车"。操作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

2、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植物花(樱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挂图;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油菜花开了,樱桃花也开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采花粉了,你们也想当小蜜蜂采花粉吗?”

二、游戏;学做蜜蜂采花粉。

1、出示蜜蜂图片,让小朋友学做小蜜蜂。要求;两只小蜜蜂就是两个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别是三个、四个手拉手。练习1至4数与量的关系。口令;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三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四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

2、师:“小蜜蜂采了许多花蜜,要飞回家中酿花蜜了,我们来帮帮他们找找自己的家吧?”

3、讲述游戏规则;操场上分别摆放的有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别找到相对应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错,否则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乐,幼儿找相对应的小凳子。

5、音乐停,检查小朋友找家的情况,从而巩固数物对应的知识。并对小朋友给予肯定与鼓励。

三、活动小结。

引导幼儿知道小蜜蜂又爱劳动又聪明,他们不仅采了很多花粉,还能准确地找回自己的家,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

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会手口一致点数2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2、能根据实物卡片,圆点卡片,数字卡片取出相同数量的物体。

教案准备:

物质准备:萝卜卡片若干。

材料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数数可爱的小兔》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

教案过程:

1、出示挂图《数数可爱的小兔》。引导幼儿正确点数2以内的实物。 【】

引导语:草地上有谁?小白兔有几只?小黑兔有几只?小灰兔呢?

2、复习数字"1""2"引导幼儿认读数字。

出示数字卡"1""2",引导幼儿认读数字。

依次出示数字卡片"1""2",请幼儿看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萝卜卡片。

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着数字取出相应的数量的卡片。

3.游戏"看谁找得快?",引导幼儿找出身上1和2的数量。

引导幼儿和同伴互相看看并说说:小朋友的脸上有什么?眼睛有多少?鼻子呢?什么可以用数学1表示、什么可以用数字2表示?

4.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引导幼儿感知1和2的`数量。

引导语:请小朋友认真看(听)老师做了几下动作,请你和我做一样多的动作。 5.引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科学。"1"和"2"》。

找找另一半:根据半颗新形上画的实物,找出画有相同实物数量的另外半个心形贴贴纸,组成一个完整的心形图案。

拼毛毛虫:根据毛毛虫脸上的数字,找出数量相同的圆点或实物贴贴纸,拼在一起租成毛毛虫的身体。

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描述物体的属性,并根据物体的属性进行分类。

2、理解同一集合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3、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描述物体的属性,并根据物体的属性进行分类。难点:理解同一集合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活动准备

巧克力味圆形饼干若干、圆形大小不一的饼干若干、方形形大小不一的饼干若干,两种大小不一的黄色树叶若干,两个大筐子,湿巾若干,一次性纸盘若干,音乐,风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去小熊家做客

昨天谢老师接到一个电话,是森林里的小熊打来的,它想邀请你们去它家做客,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出发吧!(放音乐)

二、捡树叶

1、观察树叶。

音乐停,风声起。师:起风了,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树叶) 好漂亮的树叶呀!你们见过这种树叶吗?那你们看看这些树叶长得一样吗? 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了这些树叶的颜色是一样的,可是它们的样子和大小都不一样,现在的天太冷了,小树叶想回家了。我们把树叶送回家吧!

2、捡树叶并按树叶的不同属性分类放到筐子里。

(1)幼儿商讨怎样分数树叶。

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框子)这个是哪个树叶的家?(大树叶) 这个呢?(小树叶)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树叶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吧!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验证。

我们一起来看看树叶都回到它的家了吗?这片树叶迷路了,找不到它的家了,谁能帮帮它,把它送回家?

教师小结:你们太棒了!把树叶都送回了自己的家。小熊告诉我它的家里刚好需要一些树叶来装饰一下,刚好我们把这些树叶当做礼物送给小熊, 小熊一定很高兴,那我们赶紧去小熊家吧!

三、游戏:分饼干。引导幼儿排除其他特征干扰,按饼干的某一特征分类。一名老师扮演小熊,先跟小熊打招呼并送树叶。小熊:小朋友们好!

(小熊好)师:这是小朋友给你带的礼物。小熊:谢谢你们!今天我也给你们准

备了一些美味的饼干,现在请你们先坐下来吧!在品尝饼干之前,请小朋友们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接着将饼干端上来。

1、引导幼儿观察饼干的特征(每人两块不一样的饼干)。师:哇,好香的饼干呀!

小熊:我给每一个小朋友都准备了饼干,小朋友们快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饼干?每人有几块饼干?(两块)这两块饼干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两个的饼干一样吗?

2、幼儿品尝饼干。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有的小朋友的'.饼干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 有的是大的,有的是小的,还有的是黑色的,每个人的饼干都不一样。

小熊:那现在请小朋友品尝一下美味的饼干吧!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

2、第一次按大小分饼干,启发幼儿探索分类方法。教师观察幼儿分饼干, 先分好的幼儿在下面讲述是怎样分的。

小熊:呜呜呜~~

师:小熊,你怎么哭了?

小熊:我明天还要邀请很多小动物来吃我烤的饼干,可是我不小心把饼干打翻了,你们能不能帮我把饼干分一分?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小熊把饼干分一分吧!这次是帮小熊分饼干, 小熊没有请大家吃的时候,能不能吃?(不能)

小熊:这是我做的第一炉饼干,小朋友们快来帮帮我,看看这些饼干可以怎么分?

师:小朋友们,看看小熊给你的饼干是什么样子的?一样的饼干放在一起,可以怎么分呢?分好了之后看看两边的饼干一样多吗?你来数一数。

教师小结:这次小朋友按照饼干的大小都把饼干分好了,小熊看到了一定很高兴!

小熊: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把第一炉饼干都帮我分好了,第二炉饼干我也烤好了,你们再帮我分一下吧!

3、第二次分饼干(加入形状),启发幼儿探索分类方法。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次的饼干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么分?还可以怎么分?分好了之后看看两边的饼干一样多吗?你来数一数。

教师小结:这次小朋友又把饼干按照形状分好了,还有小朋友按照大小也分好了,你们太棒了!

4、第三次分饼干(加入颜色),启发幼儿探索分类方法。

小熊:最后一炉饼干我也烤好了,小朋友再帮我分一下吧!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次又加入了什么饼干?应该怎么分?还可以怎么分?分好了之后看看两边的饼干一样多吗?你来数一数。

教师小结:你们说的都很好,这些饼干不仅按大小分,还可以按形状分, 还可以按颜色分,你们帮小熊把饼干分的特别好!

5、再次品尝饼干。

小熊:小朋友们,你们太厉害了!谢谢你们帮我分好了饼干,我还想请你们在品尝一下我做的饼干,尝一下它们的味道一样吗?说一说你吃的饼干是什么味道的'?教师询问幼儿饼干的味道。

四、活动延伸:给好朋友送饼干

孩子们,我们已经品尝了小熊给我们准备的饼干,可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没有品尝到这美味的饼干,小熊也给他们准备了饼干,现在请小朋友们选一种你喜欢的饼干带回去送给你的好朋友吧!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是小班数学活动,通过对比、观察、操作,让幼儿学习按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特征进行分类。小班的小朋友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大多数的小朋友虽然能正确地认识园形、三角形、正方形,但是如有很多的图形放在一起,小朋友还是有些混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

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熱悉的物体相对照。通过情景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本次活动老师准备很多形状不同、颜色、大小不同的饼干供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对同一种物品进行观察比较,更能找出物品的特征,如:物品的形状、颜色等。

老师创设去小熊家做客的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幼儿都喜欢动手把饼干按形状或颜色归类放好。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喜欢动手主动把饼干分好,大多数的小朋友能准确地把各种图形的饼干根据不同的特征分好,只有个别的孩子有些图形放错。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幼儿在收拾材料的时候有些乱,有些小朋友没有收完材料就离开,有些小朋友争抢材料,以后老师还要多培养孩子收东西的习惯。

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 、教幼儿初步认识一和许多,并了解它们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花篮一只,小红花每人一朵,画有一和许多的小黄花、树叶、小鱼、小圆片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花篮,请每个幼儿拿一朵小红花

1、教师提问:

a 、老师的花篮里有什么?(红花)

b 、这个花篮里有多少花?(许多)

请幼儿多说几次(有许多)

2、请幼儿在花篮里拿一朵花(强调只能拿一朵)

全部拿完以后问:小朋友拿了几朵花?

3、教师小结:刚才花篮里有许多花,现在还有花吗?(没有)每个小朋友手里有几朵花(一朵)每个小朋友从花篮里那了一朵花,花篮里就没有花了,许多红花已经分成一朵一朵了。

二、请小朋友把红花贴在解放军图片上。

小朋友们热爱解放军叔叔,我们把红花送给解放军叔叔。(请小朋友把红花贴在解放军的图片上。引导幼儿说我送一朵红花给解放军叔叔,其他幼儿说xx小朋友送一朵红花给解放军叔叔,请幼儿一个一个的送红花,反复强调一朵红花)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送一朵红花给解放军叔叔,解放军叔叔就有许多红花,一朵一朵和起来就有许多红花。

三、出示小黄花、树叶、小鱼、小手的图片。

a 、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b 、请幼儿区别说出一和许多。

c 、请幼儿集体回答,然后请幼儿个别回答。

d 、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什么东西有许多。

如:一个老师,许多小朋友

一台电视机,许多椅子

一架钢琴,许多玩具

……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那些东西有一个,那些东西有许多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关于水的教案参考8篇

小班科学大与小教案参考6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教案参考8篇

小班数学大与小教案精选8篇

小班数学教案反思8篇

区角游戏活动教案参考8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参考7篇

小班的中秋节活动方案7篇

中秋节活动小班活动方案5篇

国庆节唱的歌小班教案7篇

小班数学活动高与矮教案参考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