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编写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笔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老师老师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老师老师教案篇1
1、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学习与他人交谈,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并了解教师节的意义。
(2)了解幼儿园各类工作人员的劳动内容和工作态度,养成尊敬老师的情感。
2、活动准备:
(1)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照片、记者证、红花、采访的话筒。
(2)布置"我们幼儿园的老师"照片展,认识了解每一位工作人员。
3、活动过程:
(1)通过参观"我们幼儿园的老师"照片展,使幼儿初步了解幼儿园各工作人员的.劳动内容和工作态度,激发幼儿尊敬、热爱他们的情感。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看照片上是谁?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你认识的老师,她姓什么?她是怎样工作的呢?她对小朋友的态度怎样?
(2)运用提问法,引导幼儿说出9月10日是教师节。
教师:老师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国家领导人又是怎样来尊敬老师的呢?(引导能力强的幼儿说出我国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3)幼儿扮演小记者采访老师,了解老师的工作。
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加了解老师的工作情况呢?(幼儿讨论通过采访来了解)我们采访需要些什么?(幼儿自由讨论出记者都要有记者证,让被采访的人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什么人来采访。)
(4)交流访问的结果,并进行小结。
①全班聚集在一起,由三位组长互相叙述采访的结果,其他组员补充,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②教师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小结出: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学习,生活得这么好是因为有许多人在为我们辛勤地劳动。我们要尊敬他们。
中班老师老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亲亲绿色》,并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绿色的好处,萌发喜爱绿色的情感。
3、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对绿色事物的喜爱之情。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图片(红、黄、蓝、绿宝宝、木偶、山羊、小兔、长颈鹿、小朋友、小青蛙)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绿色。
1、教师通过出示教具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请来了四种颜色宝宝,你们认识它们吗?(教师出示红、黄、蓝、绿)
原来它们是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宝宝,他们常常把别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你们看绿宝宝怎么了?猜一猜它为什么不开心?
因为秋天到了,树叶喜欢黄宝宝,苹果喜欢红宝宝,天空喜欢蓝宝宝,秋天里找不到绿宝宝,绿宝宝好伤心,这下该怎么办呢?别着急,你们瞧谁来了?(出示小木偶)小木偶说:“大家都很喜欢你,我带你去找找看!”小朋友想知道谁会喜欢绿宝宝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二、倾听绿色。
1、第一次讲述故事。
提问:
(1)小木偶和绿宝宝都遇见了谁?他们都是怎么对绿宝宝说的?(用故事中“喜欢,喜欢,我最爱”的话来回答)
(2)小朋友们猜猜看,绿宝宝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啊?为什么会高兴?
小结:绿宝宝的心里真开心,原来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喜欢他,愿意亲亲它,所以我们把这个故事取个名字叫《亲亲绿色》。我们再来听一遍吧。
2、第二次讲述故事(结合图片)
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三、喜爱绿色。
故事里有这么多动物都喜欢绿色,我也喜欢绿色,(出示绿色的青蛙)“我喜欢绿色的青蛙,因为青蛙可以帮农民伯伯捉害虫。”
小朋友,你们喜欢绿色吗?喜欢绿色的什么?为什么?
四、寻找绿色。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面也有许多许多的绿色你们发现了吗?我们一起扮演绿宝宝去和绿色捉迷藏吧!
规则:请小朋友们当绿宝宝,念《捉迷藏》的儿歌,让幼儿找一个绿色的地方躲起来,老师当太阳去找(找到躲错地方的绿宝宝,一次游戏结束集合总结下,再玩一次)
小结:回家的时候请小朋友到处找找看,你还发现了哪些绿宝宝,回来告诉别的小朋友你发现的小秘密。
附故事:
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是好朋友,他们常常把别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秋天到了,绿宝宝有点不高兴,他说:“树叶喜欢黄宝宝,苹果喜欢红宝宝,天空喜欢蓝宝宝,一到秋天,大家都不喜欢我了。”小木偶听见了,拉住绿宝宝的手:“不,大家都喜欢你,不信,我带你去找找看。”
走呀走,他们遇见了山羊公公,绿宝宝问:“山羊公公,你喜欢我吗?”
山羊公公咩咩叫:“喜欢!喜欢!我最爱吃绿绿的菜了。”走呀走,他们遇见了兔姐姐,绿宝宝问:“兔姐姐,你喜欢我吗?”兔姐姐蹦蹦跳:“喜欢!喜欢!我最爱闻青青的草了!”走呀走,他们遇见了长颈鹿,绿宝宝问:“长颈鹿哥哥,你喜欢我吗?”长颈鹿点点头:“喜欢!喜欢!我最爱听绿树叶沙沙的声音。”
走呀走,遇见了小朋友,绿宝宝问:“小朋友,你喜欢我吗?”小朋友亲亲他:“喜欢,喜欢!我最爱看绿绿的颜色,它让我的眼睛明又亮!”
绿宝宝知道大家都喜欢自己,高兴地说:“谢谢你!小木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优点:如教具的准备上比较充分;活动环节上,与幼儿一起分享绿宝宝的照片、绿宝宝由开心一下子转为不开心、师幼一起讲故事到幼儿单独来讲故事、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以及对幼儿在语言的引导等方面较好。教师在活动后,改变了这一不足之处,教师与幼儿一起认识了作业纸上的四样物品,并让幼儿给四样物品都涂上了绿颜色(给了幼儿明确的目标),效果较好。今后,在教育教学中,我要继续发扬我的优点,弥补我的不足,更加用心的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中班老师老师教案篇3
分题学习目标:
了解老师的工作。
尝试当老师的乐趣。
表达对老师的谢意。
培养观察能力。
认读: “我爱您” “美丽”。
活动一: 我的老师
活动目的:
学习讲述人物的方法,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加深幼儿热爱老师的情感。
认读: “我的老师”。
活动准备:
录音机、歌曲、辅导一名幼儿先讲述。活动过程:
1、请出被辅导的那一位幼儿讲述:“我的老师姓*,她长得很好看,皮肤白白的,眼睛亮亮的,头发又直又长。每天她都早早来到教室,把活动室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她的脾气特别好,特别爱笑……。”2、幼儿分组,5人一组,讲述“我的老师”。
3、游戏“我给老师打电话”,让每位幼儿跟老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增强对老师的感情。
4、欣赏歌曲《我的老师像妈妈》。
总结分享:
唱歌《我的老师像妈妈》,进行表演。
活动评价:
能讲述老师的外貌特征、一日工作和对自己的关怀。
能用一些词汇进行讲述。
中班老师老师教案篇4
活动背景
这群中班的孩子,很文静。与人交流,往往用手势表示,所以教室里因为这群沉默的朋友显得有点沉闷。怎样改变孩子的现状呢?可不可以在一个孩子感兴趣的背景下,激发孩子纯真、热情、开朗的性情呢?
国庆佳节即将来临,我的搭班小袁老师要结婚了。
孩子们对盛大喜庆的结婚充满了神秘好奇,他们在角色游戏中,会表现“结婚"的主题;在自由活动中,自发地产生装扮新娘的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有个女孩穿着漂亮的裙子,孩子们就会惊羡“像新娘子"……这些点点滴滴,使我有心抓住小袁老师结婚的良机,与孩子进行一次真正的交流
内容与要求
1、感受喜庆日子的美好,激发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2、积极大胆地提出问题,愿意表达心中的愿望和想法。
活动准备
1、横幅大字“我的老师结婚啦”。
2、录音带:《婚礼进行曲》、《明天我要嫁给你啦》。手提小录音机。
3、各种彩色皱纸和剪刀等工具。
4、盛装的新娘和新郎,及其对孩子可能询问内容的适宜解
5、新娘的喜糖。
过程与指导
一、惊喜感受
在美丽的大草坪上,我撑开横幅“我的老师结婚啦",立刻引来了孩子们的猜疑:“应老师要结婚啦?"“不会的,应老师已经结过婚了,她有孩子的。"
我神秘地宣布:“请出新娘新郎!"
随着《婚礼进行曲》的庄重而喜庆的旋律,小袁老师和新郎从绿树丛中缓缓地走出,孩子们一下子欢呼起来:“啊!是袁老师!袁老师结婚啦!"“啊!袁老师好漂亮!"“像仙女一样。"
在一阵欢喜之后,我介绍了新娘和新郎,并告诉孩子们,新娘袁老师明天就要举行结婚典礼。
二、大胆表达
在孩子们唏嘘羡慕声中,我积极地激励孩子:“结婚是件很奇妙的事,我猜,你们一定有许多问题想问问新娘袁老师吧,谁够大胆,谁就有喜糖做奖励哦!开始问吧。"
琦骑:“袁老师,人为什么要结婚呢?”
新娘:“因为人们相亲相爱了就想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所以就要结婚啊。"
嘉文:“那你为什么要和他结婚呢?"
新郎:“我喜欢你们袁老师,袁老师也喜欢我,所以,就和我结婚啦。”
刘刘:“我也喜欢袁老师,我为什么不能和她结婚呢?”
新娘:“因为,结婚是大人的事,等你健康地长成大人的时候,你就可以和喜欢的人结婚了。所以,孩子们,快快长大吧!"
婷婷:“为什么新娘子都很好看的?"
新娘:“结婚是件高兴的事,新娘子心里高兴就会好看的。围观的层层人群中,冒出一声:“人逢喜事爽!
孩子们纷纷问:“这是什么意思啊?"
一位叔叔挤到人前:“就是说,人碰到喜事就有,一有人就好看了。’’
“哦,人逢喜事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学着。
依依:“我也会变得好看的,只要我人长得大,本领学得多,我做新娘的时候也会好看的,是吗?"
在一阵轰笑声中,女孩子也笑成了一朵花。
接着,孩子们对新娘袁老师结婚以后住在哪儿,会不会有孩子,喜欢男孩还是女孩,会不会吵架等等都感到新奇,新娘新郎一。一作了回答。孩子们无忌的童言,赢得周围人们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三、积极制作
我提议:“我们来拍张照片吧。怎么把新娘子打扮得更美呢? 孩子们一起呼应:“用彩色的小纸片撒在新娘子的头上。还可以用细细长长的彩色纸条撒在新娘新郎的头上身上。
我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和盛放彩纸的小筐,孩子们叫唤着“我来剪纸片”“我来剪纸条"奔向了小路边的石桌,孩子们边剪边琢磨出“一张纸,对折对折再对折(重叠),一剪就很多,好快啊的方法。听着录音机里《明天我要嫁给你啦》的喜歌,很多孩子嘴里竟也哼出这句词来……
待到剪得小半筐的时候,孩子们早已等不及:“够了够了,把新娘打扮好,我们拍照片吧。”
新娘袁老师拖着白白的纱裙,半蹲在草地上,孩子们把彩色的小纸片和彩条撒在袁老师头上、身上,忙前忙后了一会儿,孩子们围在“仙女一样"的袁老师身边,异口同声:“茄子",留下美好而难
四、美好祝福
新娘袁老师拿出喜糖,撒向孩子们,围观的路人和孩子们一起接受着新娘的甜蜜。趁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咀嚼,我提议:“给新娘袁老师一些祝福吧。”
孩子们:祝你快乐……祝你们白头偕老……祝你有个小宝宝……祝你们一直喜欢……(指新郎)你要对她好……
尽管有的祝福来自电视广告,但孩子的真诚早已让新娘幸福得热泪盈眶。
五、活动延伸
回家的车上,一个孩子说:“我想送给袁老师一个礼物。”我立刻呼应:“好好,我们做个礼物吧,明天我来送去。" 做什么礼物呢?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激发了孩子美好的情感,引发了孩子对周围人和事的关心,这对于中班孩子养成关注世界和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是重要的一笔。
活动在一个非常的情景中,促动孩子大胆地与人交流,对中班孩子语言的发展,是良好的开始。
活动使孩子在情感的驱动下,相互积极地发现剪纸的方法,促进了孩子在满足需要中主动地学习。
中班老师老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大概知道新年的特殊意义,体验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2、学习专心地倾听同伴的发言。
3、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发展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配套磁带。
2、一幅关于太空的画面,包括太阳、月亮、星星和坐着飞船的小朋友的单个形象。
3、学习新词:遨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围绕"什么是新年"展开讨论。
提问:你觉得什么是新年?你为什么喜欢新年?
二、组织幼儿欣赏诗歌。
1、第一遍欣赏诗歌后,让幼儿知道诗歌的名称,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第二遍欣赏诗歌时。教师边朗诵边出示图片,边请幼儿说说星星、月亮、太阳是怎么回答的,并学一学他们说话的口吻(如细声、大声、高声)。
3、带领幼儿完整的欣赏诗歌,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理解说说新年到底是什么。教师以"xx小朋友说……"的方式进行归纳。
三、师幼共同仿编诗歌《新年》并朗诵。
中班老师老师教案篇6
设计思路:
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手很巧,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做事。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选用这首琅琅上口的诗歌来赞扬老师,并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诗歌的结构,为仿编作准备,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2、尝试迁移句式,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仿编一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自己的老师。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折纸、涅泥、绘画和搭积木等经验,美工角展示老师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
难点:尝试迁移句式仿编一段诗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展示老师的各种作品,大家一同欣赏。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变出来的,老师的手很能干,很灵巧。
(二)学习朗诵
1、老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分段学习诗歌,了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编要求:老师能干的手还会叫什么呢?
2、幼儿边操作边模仿,老师观察指导。
3、把幼儿编的诗歌用录音机录下来。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淡化了文学教育的工具色彩,而突出了艺术欣赏要求。儿童文学作品形象性强,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浅显,非常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其突出的功能就是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中班老师老师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了解教师节的来历。
2、了解幼儿园各类工作人员的劳动内容和工作态度,知道他们工作的辛苦。
3、有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情感。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参观幼儿园里各部门老师的工作,知道他们工作的辛苦。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提供制作小礼物的.材料: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胸戴大红花进入活动室,导入对教师节的认识。
老师今天为什么要戴上大红花?为什么那么高兴?
你知道教师节是几月几日吗?老师在幼儿园做些什么呢?
2、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有谁?老师在做什么?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带领幼儿阅读画面上的文字。
3、引导幼儿回忆参观过的各部门教师的工作情况,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参观见闻。
我们参观了幼儿园的哪些部门?你看到那里的老师在做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老师,他们为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他们为小朋友提供了哪些帮助呢?
4、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示"怎样爱老师"的心情。
通过讨论让幼儿按自己的愿意选取材料,分小组进行小制作作为节日的礼物送给老师。
活动反思:
设计和组织活动的第一步,是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我在活动的开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受老师的辛苦。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对话题有关经验积极联想,打开思路,做好准备。
中班老师老师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