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教案应当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包的世界教案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包的世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泥工的多种技能,表现海洋中的动物与植物,并学会用小棒雕刻的方法来表现细小的部分。
2、发展观察力,初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透明的金鱼缸或造型各异的瓶子,泥块,小棒,海底世界的录像。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录像,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教师再放录像一次,观察海底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观察各种画类、乌龟、虾的外形特征。
2、教师讲解制作要求,重点讲解雕刻方法。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塑造出海底世界的景象,请小朋友将你想做的动物及植物用泥雕在鱼缸表面,做完后为了让小动物做的更加形象。小朋友还可以利用这些小棒在动物或植物的表面雕刻出相应的花纹。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首先确定主要内容。制作出简单的动物形象,利用小棒,简单雕刻。
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表现出有情节的性的画面。通过制作,水纹波及草等画面更加完整。
4、评价。
活动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课海底的动物,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动物的活动,课上我通过分析语句的说明方面,让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面了解海参速度的慢和梭子鱼速度的快,了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梭子鱼的快等。
包的世界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初步理解并感知诗歌中所展示的色彩和快乐的情趣。
2、根据已有经验,尝试替换诗歌中的色彩,进行简单的儿歌仿编活动。
3、进一步萌发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力,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
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透明的塑料瓶制成的眼镜若干;2、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直接出示用雪碧瓶制成的眼镜,引起幼儿的兴趣。
1、宝宝们看朱老师眼睛上戴的'是什么呀?(用手势引导出眼镜)2、那朱老师为什么要戴眼镜呀?(生答因为近视了,所以要戴眼镜)3、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副神奇的眼镜,这副眼镜是什么颜色的啊?(生答绿色)(强调是绿色的眼镜)4、我请宝宝戴上眼镜来看一看,你看见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生可能答墙壁、钢琴、电视机等等)(让宝宝完整的说出绿色的钢琴等)5、老师也来戴一下看看,哇,我看到了绿色的桌子,绿色的电脑、绿色的窗户、绿色的柜子。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有趣吧二、欣赏幼儿用书上的画面,鼓励幼儿边指画边朗诵诗歌。
1、我们书上的小宝宝也有一副这样的眼镜呢?他又看到了什么呢?(让生连贯的说看到了绿色的天空、小猫、甜糕、手套)2、哇,这么多的绿呀,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
3、接下来老师跟宝宝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手指到哪个?宝宝们就很快的说出来,好吗?
4、老师还能把宝宝们刚刚说的东西连成一首儿歌,宝宝想听听吗?这首诗歌的名字叫《绿色的世界》,开始咯。
师:这首诗歌有趣吗?(有趣)是啊,戴上绿色的眼镜我们看到很多东西都变成绿色的了,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可是把绿色的眼镜拿掉了呢?绿色的世界怎么了?(不见了)5、宝宝们想跟老师一起来学这首有趣的诗歌吗?
6、我们一起来加点动作试试看好吗?
7、刚刚男宝宝的声音真大,看来男宝宝已经会了,我请男宝宝站起来给我们朗诵一下好吗?
8、男宝宝朗诵完了,男宝宝朗诵的好吗?那我们女宝宝一定可以比他们念得更好,对吗?
9、想不想戴上眼镜来念一念这首诗歌呀?(宝宝们戴上眼镜果然念得很棒)三、给宝宝每人一副眼镜,让他们通过眼镜看看教室,尝试自己创编诗歌。
1、现在宝宝们手里都有一副绿色的眼镜了,请宝宝们再戴上眼镜看看,你们还在教室里看到了什么?(让宝宝尝试自己仿编诗歌)(要让幼儿完整的说出看到了绿色的什么)2、让我们把刚刚宝宝们看到的也变成一首新的诗歌,好吗?
四、让幼儿去户外看看外面的世界1、刚刚宝宝们戴了绿色的眼镜,看到了一个绿色的世界,那老师这里还有一副眼镜,看!这是什么颜色的眼镜呀?(生答红色)2、那红色的眼镜会看的什么样的世界呢?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吧!
包的世界教案篇3
一、分析教材,掌握中心: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六册第六组的讲读课文《海底世界》。
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一个问句总领全文,激发读者的兴趣;最后一个自然段针对第一自然段的提问作答,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中间2——6自然段具体讲述了海底的景色和物产。文章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海底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以此让同学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激发同学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唤起同学海洋环保意识。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
能力目标:让同学通过三、四自然段的学习,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学习本文作者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并运用对比、拟人、数字说明等表示方法。
情感目标:让同学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了解,激发同学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培养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唤起同学的海洋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难点是指导理解三、四自然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二、选择教法,指导学法:
?海底世界》虽然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但由于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示方法,所以毫不枯燥乏味,反而显得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同学学习课文、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时,根据同学的年龄特征和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我设计了“激趣、范读、重点指导、示范自学、随文识字”的教法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举一反三、说说、想想、画画”的学法。这样设计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同学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带领同学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学习,充沛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发明性,让同学学习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法,让同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同学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同学的人文素养,培养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和审美意识,增进同学对海底知识的了解,唤起同学向往、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意识。
三、优化教程,完成目标: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蔚蓝的大海无边无际,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澎湃,鱼群在海中游弋,轮船在海面航行,海鸥在空中飞翔,给人以襟怀开阔的壮美,令人陶醉和向往。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领略大海的壮阔和美丽。(稍停)海面上这么美,可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朗读到海底世界去游一游。( 这时教师范读课文。)读完之后,指导同学观看海底美景图,并导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的内容:23、海底世界。(板书课题)。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由于本篇课文的结构是“总起——分述——总结”,所以在教学新课时,我将引导同学从整体入手,先对海底世界有一个总的认识,再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学习中间2—6自然段分述的内容,最后再回到整体认识上来。
其具体做法是:
(1)首先教师引导:听了老师刚才的朗读,并联系刚才看到的景象,想一想:海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指导同学在文中找出: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词。)
(2)、让同学默读课文,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a、课文开头是一个什么句式?这样的开头方式叫__________开头法。
b、回答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是哪一句话?
c、其它几个自然段分别围绕哪两个方面在写?(景、物)
d、这样的课文结构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局部的教学,要求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去读课文首尾两段。其中教师应给同学讲:这叫设问式开头。这样的课文结构是总起——分述——总结。在回答 c这个问题时和时板书“景、物”两字,并引导同学区别“奇异与奇怪”这两个词。
3、阅读赏析,落实目标
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这并不是说要贬低以至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同学主体作用的充沛发挥必需依靠教师善于正确发挥主导作用。但讲读课文也并不是老师“整堂讲,满堂灌”,教师应掌握一个适当的度,导得恰当,放得适度。虽然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学过一些阅读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过一些讲读课文,但这些同学还处于中段学习状态,他们的智商还有待开发,知识经验也不丰富,不可能完全掌握学习的方向、内容和方法。因此,学习过程中同学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仍然离不开教师相应的.辅导。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是这样做的:
(1)谈话导入:刚才同学们说2—6自然段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方面来写的,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自然段是写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在写物产丰富。
(2)学习“景色奇异”的局部。
让同学齐读2、3自然段,再回答问题:
a、从哪个方面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黑暗却有光点闪烁,宁静却有各种声音。)
b、课文是怎样写海底很黑暗的?
“阳光射不到海底,”(黑暗的原因)
“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以明衬暗)(板书:黑暗—光点闪烁)
c、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海底很宁静的?
“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依然—依旧,对比烘托)
“风浪只能影响到海面下几十米深。”(宁静的原因)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是否——是不是,设问,总领全段,承上启下。)
d、海底有哪些声音?作者用了哪些表示方法?
“窃窃私语”一词把物当人写(拟人),段中用了4个打比如的句子组成一组句子(排比),用了3个拟声词,对海底动物的声音进行了具体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板书:宁静——许多声音)
e、写海底很宁静可为什么又要写有许多声音呢?
“宁静但不是死寂”,援引古人“蝉鸣山愈静”的手法,以声衬景更显寂静。)
小结:黑暗中有许多光点闪烁,宁静中有许多声音共鸣,这就是海底景色的奇异之处。
(3)学习“物产丰富”的局部。
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刚才指导的分析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学4、5、6自然段。
列出自学提纲:
a、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海底物产丰富?
(动物、植物、矿物)
b、海底的动物着重写了哪几种?它们的活动方式是怎样的?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梭子鱼——比火车还快,
乌贼、章鱼——利用喷水而后退;贝类——巴在船底......)
c、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植物:多种多样、色彩各异)
(矿物:煤、铁、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
d、写动物、植物、矿物用了哪些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相机板书:(动物、植物、矿物)
让同学先独自自学,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讨出较为正确的答案,教师稍作评讲。
总结:写海底物产丰富时,作者抓住特点,归类分述,详略得当,生动形象,相得益彰。
(4)课文第四自然段。
让同学齐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进行联系的?从而让同学体会句与句间的紧密联系,学会分析句子逻辑,并运用到自身的写作中去。
(5)总结全文: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浩翰的大海,占据了地球外表的十分之七,海中生物有二十多万种,仅海产品年产量可供三千亿人食用,而地球上目前只有五十三亿人,是人类的天然粮仓。陆地上的矿物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几十年就会开采一空,而海底是个巨大的聚宝盆,已经探明的白银有数百万吨,黄金有一千万吨。人类未来发展的出路,就是走向海洋。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进一步探索海洋的秘密,将来去开发海洋,造福人类!
4、合作探究,深化主题
包的世界教案篇4
我是大四班孙x小朋友的家长,非常感谢老师给予我一次这么好的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这个话题。首先,仔细反省自己的内心感受后写了几点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地方,跟大家分享。
第一,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
孩子大班了,明显感觉她更注意家长的日常言行举止了,要求她少看电视时,她会直接说你们大人怎么总在看手机呢。学舞蹈回来,要求她在家要多多练习动作时,她说她已经比我锻炼的多多了,妈妈都没运动!所以现在我们比较注意要求她之前,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阅读习惯,日常起居习惯,礼貌问题现在大多是我们做给她看,请她一起参与,相比之前只是硬性要求,现在的效果好了很多。而且对做父母的自己也是个好的促进,陪伴孩子的同时也纠正了一些自己的坏习惯。
第二,避免只讲大道理。
孩子的成长中,每个阶段总有新的问题出现。大班以后我就发现孩子突然变得比以前敏感,非常在意周围人对她的看法和评价,同时自尊心好胜心变强。这就造成她既想积极表现自己争取表扬,又对不完美的结果充满恐惧,碰到她因为没做好发脾气哭的时候试过谈心,试过鼓励,试过奖励,试过比她发更大的脾气,效果都不好。后来当她做不好的时候,我就参与进去,鼓励她再做一次,告诉她,做不好没关系,妈妈做的也不是很好,只要不放弃,我们就进步了,以后一定会越做越好!
最后,相信我们的孩子。
这世界上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孪生兄弟或姐妹,我们能做的是在孩子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时间表之前,给他们做好铺垫,帮他们不掉队,同时保护好孩子珍贵无比的童心和信心,让他们该接触的接触,该见识的见识,对他们该督促的督促,该要求的要求,只是不要强求结果和成绩!更重要的是坚持我们自己的信心,要能在孩子身上发现一点一滴的变化,同时顺势而为。说白了,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在他拨开云雾见日光时,你对他无尽的赞美,而是在黎明前最黑暗那一刻里,你对他最坚定的支持和信心!
作为80后的妈妈,其实并没有特别的育儿方法和理念,更多的是和我的女儿一起成长。以上几点心得,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指教!
包的世界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海底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生活着许多新奇的生物,也是一个神秘的国度。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还有许多的海洋生物,是一个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孩子们往往会被这些吸引,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了这个活动,通过绘画,剪贴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促进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来抒发幼儿对海底世界美好感情。
活动目标
1、 画出形状、大小不同种类的鱼,尝试用线条变化和疏密变化来装饰小鱼。
2、幼儿对画的造型、上色、线条来发展小肌肉。
3、通过对海底世界动物---鱼的绘画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小鱼。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鱼的图片。(ppt播放)
2、画有海底世界水草的背景图一张。
3、海底世界音乐磁带。
4、蜡笔、画纸、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 律动导入
1、师:“今天让我们坐着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在音乐中做律动进场坐下)
2、播放海底世界的音乐让孩子们跟着一起学小鱼游,水母在水里跳舞的样子等模仿各种鱼类的不同游泳姿势。
3、请幼儿说一说他都见过什么鱼?
4、请小朋友看和海底世界鱼的图片。边看师边介绍。
提问:刚才看到了些什么?它们都长什么样子?它们一样吗?身上有什么颜色和花纹?(引导幼儿说出与的基本特征)
二、老师示范画鱼
1、引导幼儿猜测背景图。
来到了海南海底世界了,可是海底的鱼都去吗了呢?
2、出示蜡笔,这是一只魔术笔,它知道鱼躲去哪里了。
师:用蜡笔在纸上画鱼,上色。讲解线条的排列,疏密距离。
三、幼儿画鱼
1、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吧”请个别幼儿来画。
2、小结。
3、提出作画要求:
a、画各种鱼类鱼、乌龟、水母等时可以让它们游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游摆姿势。
b、给画好的穿上漂亮的衣服。
c、画好之后可以与同伴交流讲讲自己的画面。
4、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1、评析
请画好的幼儿说说画的什么鱼?鱼在干什么?漂亮吗?为什么?
2、把画贴到海底世界背景图上。
3、请幼儿们观察海底世界的鱼,一起分享有特色的鱼。
4、收拾工具。
5、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把鱼引申到科学领域,来认识鱼,鱼的种类,鱼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当一条条形态各异的小鱼从孩子的`小手中描绘出来的时候,我真的都有激动地感觉。虽然鱼的姿态不是很美,画面布局中还存在着问题,线条不是那么的优美。但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孩子们,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首先,目标定位准确。在设计活动前,我深入地了解了孩子们的能力水平,针对他们的实际需要制定出本次活动目标,为活动能顺利的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形式设计注重多样性。在设计活动形式时,我把图片引入课堂,并在教师示范时,恰当的融入神秘的色彩的变魔术,使得活动变得生动形象,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非常感兴趣。同时,多层次,多角度对不同形态鱼的欣赏和感受,为幼儿的大胆表现提供了丰富感性材料。第三,注重了孩子的差异。在活动过程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能力差的孩子,我帮助他们画出鱼的身体,让他们添画出鱼的其他部分。能力强的孩子,则鼓励他们画出鱼的游戏情景。这样,整个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当然,这次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目标在实施活动时指导的不够,如花纹的设计缺乏创新。还有,活动设计中对孩子的自主创造发挥提供的空间还不够,孩子的思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鱼的形态还不够丰富。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只有充分的了解孩子,制定出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才能切实的促进孩子的发展。同时辅以丰富的活动设计,就会使孩子对活动充满兴趣,在自由快乐中获得成功。
包的世界教案篇6
一、活动意义
新疆,多么美好的地方,再加上最近下的雪,大大激发了大伙儿滑雪的热情,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这次,一定要实现它。这两天又在下雪,为我们周六的滑雪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真是天时、地利、人和,还犹豫什么,行动起来吧!虽说我们都从未接触过滑雪,但又有什么关系,尽情来尝试下惊险刺激的感觉吧,来感受一次大自然的挑战,在深山的.浩渺无涯里、世界的银装素裹中,畅享滑雪带来的畅意人生,尽情挥洒激情与青春!
滑雪的追求就是没有摔得最囧,只有更囧,让我们大胆的摔吧!
二、活动地点
1、五棵松滑雪场
五棵松滑雪场位于乌鲁木齐县南山水西沟镇羊圈沟景区内,距离乌市仅32公里这里长达半年左右的冰冻期,冰雪资源十分丰富。群山、白雪和翠松层层叠叠。冬季平均气温、雪道平均海拔、滑雪期、雪质及摩擦力等五项指标都十分优越,场地平缓,适合初学者滑雪,安全系数较高,雪场还设有清真餐厅,蒙古包、有专业的教练现场指导。
2、活动内容
(1)单板、双板、雪圈、雪地自行车、雪地爬犁不限时随意更换
(2)初、中级任意选择
(3)皮圈牵引、高位索道
(4)1.5公里雪道(初级600m,中级900m)
三、活动时间
xx年12月15日(周x)
四、参加人员(按报名先后顺序)
许x姜睿吉x潘x(待定)
五、活动具体流程
1、周六早七点半在机关后勤服务部集合,后统一乘车去乌鲁木齐市;在西虹路下车转乘brt1路;在铁路局西单商场门口(9:00-9:15发车)或者七一酱园好家乡超市门口(9:40-10:30发车)乘坐班车,北京时间下午17:30返程。往返车费:30元/位(包含午餐:肌肉抓饭或臊子面二选一,否则15元一份)。
2、自由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
3、17:00集合,准备乘班车返回乌市。
六、经费预算
1、乌昌往返14元;
2、班车费30元(往返);
3、门票42元;
4、雪场意外险5元/人;
5、柜子使用费是10元(2人使用);
6、雪具的押金每人100元;
7、教练100元/小时(自由选择)。
总计,平均每人100-150元之间,计划每人先收取200元,多退少补。
最后,预祝大家玩的高兴,摔得高兴!
包的世界教案篇7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磁带、录音机。
录有水草和小鱼游戏的录像带一盘。
(1)观看录像,观察水草在水中随波晃动的样子,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姿态表现水草。
(2)玩过“小鱼和水草”的游戏,掌握游戏规则,水草动时小鱼不动,小鱼动时水草不动。
活动目标
能运用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与同伴交流,体会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能用身体各部分的.扭动表现水草生长,用手臂不同方位表现小鱼的游动。
初步熟悉“水族馆”乐曲旋律,感受a段乐曲的优美流畅和b段乐曲的纤巧轻快。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结构,感受a段乐曲的优美流畅和b段乐曲的纤巧轻快,能分辨水草生长和小鱼游动、探望的音乐。
2、分段欣赏音乐,听听做做,进一步熟悉乐曲旋律,分解练习动作。
(1)小草慢慢长大,动作舒缓优美,做出各种不同的造型。
(2)用不同方位的手臂动作表现小鱼,启发幼儿对水草点头、抚摩水草来表达情感。
(3)小鱼告别水草。
3、分角色完整地跟随音乐游戏。
包的世界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