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乒乓球教案模板6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结合社会热点的教案主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要想让教案具有前瞻性,就要在设计时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好相应的解决方案,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舀乒乓球教案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舀乒乓球教案模板6篇

舀乒乓球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标记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大胆讲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铁丝、吸管、报纸(小组一份);幼儿记录单,大记录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师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呢?(幼儿相互交流)

二、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问题: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进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来,在杯子不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幼儿想办法)

2、介绍材料和记录单。

(1)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细铁丝、报纸、吸管,请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猜测,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

(2)到底他们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呢?你可以每一种材料

都去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用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2)幼儿探索操作

(3)交流探索、记录的结果。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

(4)总结性提问:从记录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铁丝能取出乒乓球,有的报纸却不能取出乒乓球,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用铁丝取出乒乓球的?解决铁丝取出乒乓球:可以改变形状

3、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

(1)发散性提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细铁丝、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自由讲述办法)到底你们说的行不行呢,只有试试看才知道。(第二次操作)

(1)幼儿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教师巡回指导,并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实验的情况

(2)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结果。怎么样,都成功了吗?你这次用了什么把乒乓球取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3)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么方法把乒乓球取出来的?

(3)小结: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去尝试,细铁丝、报纸也能把乒乓球取出来

4、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是从杯子里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里掉进去的是铁球呢?在不动杯子子的情况下能用什么方法取出呢呢?我们以后游戏的时候去试一试。

反思:

我设计的活动符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在活动中孩子们都能积极的参加,想出许多移动乒乓球的办法,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个别的孩子因为动手能力差,不能用筷子很快的夹住球,所以显得有点失落,变的不太主动。在以后的活动中会照顾到动手能力差的孩子,让其也能体验在操作过程中收获的成功喜悦。

舀乒乓球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学习用乒乓球滚画,发展幼儿手的运动能力。

2.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体验用乒乓球作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颜料、操作盒、抹布等若干,已完成的作品2幅

2.乒乓球人手一颗、铅画纸人手一张、衬衫包装盒人手一只。

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作品,引出主题

师:这是谁,今天他穿的衣服漂亮吗?你们知道他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教师示范讲解

1.介绍材料,我特地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出示乒乓球),知道我是谁吗?你们知道我有什么用吗?

2.操作步骤:教师先拿一个乒乓球,蘸一蘸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放入盒子里,摇一摇盒子的衣服变得有颜色漂亮起来,颜色没了可以继续蘸其它的颜色,直到把衣服颜色画满。 ( 鼓励幼儿多用几种颜色)

3.提醒幼儿乒乓球从红色盘里拿来就放红色盘里,不可以乱放。

4.老师请了很多的小动物到我们班来玩,他们都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三.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装饰。

2.教师不断提醒幼儿不要忘了粘颜料。

3.大胆操作,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积极性。

4.操作完之后把小手用抹布擦干净。

四.作品展示

教师一一张贴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五.延伸活动:

等颜料干了以后,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把边上的纸剪掉,把画装饰的更加漂亮。

舀乒乓球教案篇3

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固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5、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6、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7、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能够举例说明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有利和不利之处。

9、能举出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利用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

教 学 重 点 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 学 难 点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瘪乒乓球、玻璃杯、热水、烧杯、烧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红墨水、水、酒精、橙汁、酱油、可乐、小胶圈、记录表、蜡烛、金属垫圈、塑料瓶盖、木板、小钉、细线、气球、空塑料瓶。

教 学 过 程 授课变更

(一)导入新课:

1、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你注意观察过吗?

2、师演示实验:对试管里的水进行加热,学生看到试管里的水溢出来了。

3、师演示实验:出示瘪乒乓球,把它放在热水中,瘪乒乓球鼓起来了。

4、师:冬天的电线比夏天的电线紧等生活现象。请你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

5、学生汇报,填写在62页。

(二)学习新课:

1、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下面我们来猜想一下: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为什么不装满?水还没有烧开就从壶中溢出来?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液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7)师:(出示温度计)这是我们用过的温度计,你们知道它是根据什么原理使液面上升或下降的`吗?

2、固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冬季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得比较紧,夏季比较松,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固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3、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是什么原因使瘪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它就能鼓起来?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气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7)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8)教师小结: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

1、你能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解释书上66页这些现象吗?

2、你还知道哪些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的现象呢?画在书上。

3、汇报交流。

舀乒乓球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2.创设问题情境,尝试用多种方法取出乒乓球;

3. 能够相互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接力比赛。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铁丝、吸管、报纸(小组一份);幼儿记录单,大记录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尝试操作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师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呢?(幼儿相互交流)并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二、交流讨论

1、提出问题:你是用什么工具成功取出乒乓球的?两种工具选哪种更好?老师还有一种方法,吹,三种办法只能选一种,哪种最好呢?用比赛的方法来验证哪种方法最好。

2、吸管有两头,应该用哪头来吸乒乓球?

3、幼儿操作验证吸管哪一头合适,验证完毕后进行小组接力赛,师交待比赛规则后幼儿进行比赛。

4、再次进行分组接力赛。

5、会跳舞的乒乓球展示

6、小结

舀乒乓球教案篇5

一、基本情况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发展较好;能掌握基本的单、双脚跳跃方法;正确地跑步姿势和方法;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能正确评价自己及他人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但部分学生的奔跑能力、跳跃能力不是很好,须加强锻炼腿部力量;女生的手臂力量较差,投掷能力不强,还待加强锻炼;本学期将进一步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及奔跑、跳跃、投掷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二、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用技能: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习领域的各个具体的目标,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快乐的'发展。

5、通过趣味体育,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6、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7、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教学重点:

沙包掷远;25米或200米跑、仰卧起坐教学难点:

第三套小学生广播操《七彩阳光》

四、教学措施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4、运动技能和体能中等以上的学生可采用一些分组轮换的方法,由小组长带领进行练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五、教学进度表

每周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懂得体育课堂常规要求,并知道如何排好体育课队伍。

教学内容:引导课——课堂常规

教学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强调该学期课堂常规,组织固定队列队型;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

学生活动:学生

自由组合4至6人一组,在田径场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进行游戏活动。

组织:4至6人一组,自由分布在田径场老师固定的区域内。

二、常规性引导:

1、讲解什么是体育课课堂常规?

2、说一说体育课课堂常规有哪些主要内容?

3、议一议怎样排好体育课队伍?

三、趣味性引导:

游戏:快快排队。

教师讲清游戏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训练,为以后课堂有续排队奠定基础。

四、课堂评价、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常规要求进行了引导,大家做的不错。以后上体育课要记住五点:

1、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注意安全。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队列队形;2、游戏:穿过小树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队列队形的方法与技巧。

2、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的习惯,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变向跑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小游戏;“抓人”

2、小型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队列队型:四列横队,体操队型

三、队列队形:

1、集中注意力联系;

2、快快集合;

3、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4、变换队形;

教师活动

1、教师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个别指导。

3、找好学生做表演。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练习。

3、分组练习。

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重点:动作自然,协凋准确。

难点:重心前后稳定,节奏一致。

四、游戏:穿过小树林;

规则:

1、必须站在起跑线后,拍手后才能起跑。

2、不得碰到下树,如碰到扶起后才能其跑。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教师做正确示范。

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游戏方法和规则。

2、学生练习和比赛。

3、分组比赛。

五、课堂小结;

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2、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在小组活动中学会按顺序使用同一场地。发展学生的跑的能力。教学内容:跑走交替、游戏

教学步骤:

一、积极游戏,巩固集队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和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快快集合。

3、组织学生复习广播操。

学生活动:

1、按要求进行快速地集队,并听老师的口令复习看齐、报数。

2、按要求进行自主活动和游戏快快集合的互动。

3、认真听口令复习广播操,改进第四节的动作。

组织:自由分散、五列横队

二、跑走交替,学会交??

教师活动:

1、带领学生进行跑走交替、柔韧练习。

2、和学生一起领会跑走交替的要求。

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跑走替

学生活动:

1、跟随老师进行按图形进行跑走交替,体验自然放松的慢跑。

2、了解分组进行跑走交替的要求,知道如何来按顺序使用同一场地进行练习。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跑走交替。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

组织: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三、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跑动中手臂的摆动方法和要领,练习中相互观察帮助。

教学内容:跑动中手臂的摆动

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沙包四个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1.集合队伍,简单队列练习。

2.复习广播体操,展示学生风采。

学生活动:

1.精神饱满积极进行队列练习。

2.知道每天练习广播体操的作用和意义,为体现班级和个人风采,展示自己,积极进行练习。四列横队

重点:手臂摆动的方法和路线位置。

难点:手脚间配合协调,不僵硬。

教师活动:

1.带领学生进行准备活动,讲解示范跑动中手臂摆动的方法和要领及要达到的程度。

2.组织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讲解示范,按老师的节拍认真反复练习,细心细心体会手臂摆动和腿部动作间的配合。

2.知道跑动中手臂摆动的意义。

教师活动:

1.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合理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2.组织四路纵队,进行短距离跑练习,重点体会手臂的摆动,强调身体放松,不僵硬。

学生活动:

1.各组学生鼓足勇气,积极投入,反复按老师要求练习。

2.对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感到满意,并鼓足勇气,准备下次做的更好。

3.各组团结一致,争取接力活动的胜利,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组织:四列横队(左右间隔两臂,前后一臂距离)四路纵队

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柔韧性练习。

学生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积极进行练习。

舀乒乓球教案篇6

[游戏目标]

通过“拍乒乓球”游戏比赛促使幼儿熟悉球性,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性;让幼儿体验拍乒乓球的乐趣,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

[游戏准备]

人手一个乒乓球,5个直径约80厘米的大圈;请5位老师计分。

[游戏过程]

一、提出问题,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拍过球啊?你们拍过什么球?你是怎么拍的?(请2个幼儿演示拍皮球)

二、热身腰腿,熟悉动作

1.师:刚才几个小朋友拍得真好。但是你们拍过乒乓球吗?(幼儿自由发言)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乒乓球吧。(适当热身,舒展腰部、腿部)

2.教师示范拍球动作:双脚叉开,双腿稍弯,一手握住乒乓球垂直拍打于地面,待球反弹起后用力继续垂直拍打,反复拍打,不让乒乓球滚走。

3.幼儿自由练习拍球,教师个别指导。

4.教师根据幼儿拍球情况作小结。

5.幼儿继续练习自由拍球。

三、明确规则,开展游戏

1.教师讲解比赛规则,

(1)幼儿四人一组,分成五组。

(2)每组幼儿由1号至4号、每次一个幼儿在圈内拍球,拍不到球或把球拍到圈外就由下一位幼儿继续,直至第四位。共进行2轮。

2.第1轮后教师进行小结。

3.计数的老师累计全组幼儿2轮拍球的个数即是该组的总分。按各组得分的多少评出一等奖1个组、二等奖2个组、三等奖2个组,分别给予奖励。

四、游戏结束,延伸课外

今天我们玩了拍乒乓球,还进行了比赛,你们表现得都很棒。和乒乓球玩得也很开心?下次我们还要跟乒乓球玩更多的游戏呢?好吗?回到教室后你们可以把这个本领教给其他的好朋友。

舀乒乓球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

小班枪的教案模板6篇

校车安全的教案模板6篇

绘本《蛋》教案模板6篇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6篇

小学数学集合课教案模板6篇

窦娥冤教案模板6篇

中班幼儿室游戏教案模板6篇

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模板6篇

中班社会教案模板推荐6篇

舀乒乓球教案模板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