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制定是为了帮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案是教师为了掌握课堂节奏提早起草的教学文书,以下是笔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年级音乐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音乐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打枣时喜悦的心情,以及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
2、动脑为歌曲编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重点难点:
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了解歌曲节奏。
课前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红枣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树上的枣吗?那么,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打枣吗?今天,咱们一起学习歌曲,名字叫《打枣》(出示课题)。
二、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
1、用活泼的情绪演唱。
2、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
师生接唱:用学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3、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打枣》。
教学反思:
在本课学唱中,让学生体验打枣时的心情,用什么情绪来演唱歌曲是本课的宗旨,所以,创编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有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三年级音乐课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 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感受中的作用。
2、 听辨音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音。
3、 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
三、 提出本学期要求
四、 新歌教学
1、 导入:听《摇啊摇》说说歌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 出示插图,让学生尝试怎么样读更能表现图上意识
3、 放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4、 学生做划船动作,体验6/8拍的强弱感
5、 放录音让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两遍
6、 再唱一遍找找难唱的部分
7、 连唱,边唱边动作表演
8、 跟唱歌谱
五、 编创与活动
1、 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 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 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4、 出示:
3 6 5 │3 6 5│
3 5 1 6 │5 5 │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有什么特点?
5、 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 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乐器
7、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六、小结,师生再见。
三年级音乐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念唱歌曲。
2.学会用主唱和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会歌曲的诙谐幽默。
教学准备:
歌曲《三轮车》的学唱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看见过三轮车?有没有坐过三轮车?有没有谁骑过三轮车呢?
二.欣赏歌曲,初步学唱歌曲
1.欣赏《三轮车》的学唱视频,理解歌词的内容。播放视频。
师:有人为三轮车编了个曲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提问歌词内容。 师:刚才这首歌里唱了谁?你听到了那几句?发生了什么事?
2.初步学唱歌曲。念歌词。
师:现在小朋友们已经熟悉了歌词,现在让我们一块来念一念。按节奏打拍子。
师:现在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块来打拍子,把这首歌变得更加好听。
三.学会伴唱
1.学伴唱
师:小朋友们,三轮车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生:其噶其噶铃铃。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块把这声音学会。
2.歌曲与伴唱结合
师:歌曲和三轮车发出的声音我们都学会了,小朋友们真厉害啊。接下来啊,我们试着把这两个声音配在一起,不知道会不会更动听呢? 把小朋友们分成两队,一半唱伴唱,一半唱歌曲,边打节奏。
三年级音乐课教案篇4
第三单元地球我们共同的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的运用轮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在歌曲《美丽的黄昏》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
教师可提问: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1)解决歌曲旋律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弹琴),出是卡片唱准下面的音。 123143321
(2)解决轮唱难点
(3)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曲谱:
可采取个人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及三拍子的韵律感。
(4)学习歌词
教师可提问: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想用什么样的歌声演唱?
(5)学习轮唱
教师解释轮唱的含义,并作示范。
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分步骤进行:二部轮唱、三步轮唱。
(6)器乐练习:
讲学唱的歌曲用打击乐器与他人合作演奏。
教学反思:能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三年级音乐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台湾民歌歌伴舞的音乐特色及浓厚的生活情趣。并能随音乐用歌声与动作表现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认真倾听歌曲并观看表演,理解歌词内容,并利用连线游戏和表演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视频《蜗牛与黄鹂鸟》。
2.课件:“福台”地图一张;台湾景点幻灯片;大张白纸一张。
3.幼儿人手一张迷宫图,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认识台湾。
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中国地图)
在这张中国地图上,有我们美丽的福建,你们知道在哪吗?在福建的对面有一个岛屿,叫(台湾岛)。
福建和台湾离的很近,谁去过台湾?听说过台湾?
台湾有哪些好看的景点,有好吃的小吃呢?(乌龙茶、日月潭)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为什么叫日月潭。
二、欣赏歌曲
1.欣赏《蜗牛和黄鹂鸟》
有谁听过台湾小朋友唱歌呢?或者听过台湾的民歌?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台湾小朋友用一首很好听的歌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歌曲播放第一遍。
这首歌说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呢?
蜗牛和黄鹂鸟在哪呢?
蜗牛和黄鹂鸟直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歌曲播放第二遍。
现在谁听出来了,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欣赏《蜗牛和黄鹂鸟》,并将歌曲中的故事体现在图画中,了解台湾语言的特点。
现在老师再给你们听一遍,这次在听歌曲的过程中,老师把这个故事用画笔画出来,等歌曲唱歌,故事就画完了。
----歌曲播放第三遍,老师根据歌曲画图。
来我们一起看看老师是怎么讲歌曲带到这幅图画里的。
房子有一扇大大门,门前有一颗葡萄树,歌曲中是怎么唱的呢?
有谁知道为什么门前一个葡萄树要唱成阿门,阿前。
因为台湾人跟我们厦门人说话很像,他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喜欢说一个阿字,阿公,阿爸,在这首歌里用到了很多阿字,阿这个字在歌中让这首歌听起来很有节奏,很好听。
有阿的地方贴上一个小嘴,看看这个故事中一共有多少阿字。
现在拿出我们的小手,和我一起找找,音乐中的故事藏在这幅图的什么地方,歌词唱到哪小手就指到哪。用小手当鼓槌,前奏的时候敲起来。
-----歌曲播放第四遍。根据歌曲去图画里找对应的事物。
3.欣赏歌曲,并在迷宫图中找出故事中提到的事物。
我还把这个藏在了一个小迷宫图里,先用眼睛看看图上有什么,看看音乐里的故事在这幅迷宫图的什么地方。
根据老师的要求听音乐找图片。
-----歌曲播放第五遍,根据歌词去迷宫图里找对应的事物。
刚才我们是听音乐找图片,现在我们通过听音乐走迷宫。
根据老师的要求听音乐走迷宫,一句歌词走一步。
-----歌曲播放第五遍,听歌曲走迷宫。
三、观看视频,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看着视频对照你的迷宫图,都走对了吗?
-----播放动画视频。
刚才我们听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也知道了蜗牛和黄鹂鸟故事的顺序,看看你走对了吗?
2.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视频,你们想知道台湾的哥哥是怎么表演蜗牛和黄鹂鸟的吗?
-----播放舞蹈视频。
台湾的哥哥用什么乐器来表演这个故事呢?你们最喜欢哥哥们的什么动作呢?
我们再来看一遍视频,看看台湾的哥哥有哪些动作。
-----播放舞蹈视频,学习动作。注意观察舞蹈动作有哪些是重复的。
-----歌曲播放第五遍,听着歌曲表演舞蹈动作。
3.今天我们听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还看了台湾哥哥的视频,还用找规律的办法学习了哥哥的动作,今天我还请了我的好朋友来给小朋友们表演另一种动作的《蜗牛和黄鹂鸟》,请大家一起欣赏,跟着学习。
三年级音乐课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