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精心撰写的读后感可以准确地描绘书籍的特点和亮点,吸引更多读者关注,读后感是读者与书籍的对话,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思维的共振,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篇1
这几天在读李娟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不得不承认,写作这东西,确有“天赋”的存在。而天赋这东西,又未必人人都乐于或善于应用——有些人钟情写作,却未必懂得去体悟和探索人生的壮美,写出来的文字不免陷于空洞苍白;有些人有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却不屑或不擅长以文字去表达他们的所感所想。而李娟却同时是一位擅用文字又具灵秀触觉的女子。她写的都是她身边熟悉的环境,自己经历的人和事,但她的视觉是如此的敏锐独特,竟然可以在平凡不过的世俗琐碎里探寻出那样鲜活的人生趣味;在那样广漠孤清的寂静里发现大自然如此惊心动魄的美……
就象大地上会长出麦子,长出苞谷和其他灵秀的植物,李娟的文字也象从她身上“长”出来的那么天然、那么纯粹,看不到修饰的痕迹。这种文字是教不出,学不来的。读着这本书,你会感叹,作者是有着一颗多么贴近大地的心灵啊!追随着她的眼光,你会发现深藏在这片大地肌肤里的种种有趣的秘密。读着那样的文字,你甚至会觉得,任何试图评价她文章的文字,都显得有点蹩脚和尴尬。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篇2
若无意指认那在伤感中徘徊、欲望中沉浮的生命就是我们本来的生命,那么,总还有别样干净明亮的生命,等着人去认领。
我从没有读过这样的书,书里没有什么逻辑,平平淡淡的叙事,却在我的眼前为我展开了一幅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那个美丽的地方的生动、自然的画卷。没有什么悲悯的话语,却总能带给我感动。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书荒的季节,图书馆看到阿勒泰直接拿着去借了。后来翻开的时候,读了两页便被其中的文字所吸引。作者李娟所描写的每一件事都能找到画面感。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风沙肆掠的荒漠里喂养的金鱼……无论是可爱的孩子,还是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都显得那么纯净。在那种厚重,贫瘠的生活中。透过作者的文字、作者的眼睛,我看到了那个纯净、干净明亮的阿勒泰,看到了白雪和阳光,青草和牧林,优美而明亮。我能感受到那别样的温暖、丰盈和喜悦。
正是因为很久没有读到这么优秀的书籍,所以才会激动。看书的好处就是在作者的叙事中结合自己的想象形成自己脑海中那独一无二的那个胶片集。读了几遍,每次都能带给我新的感动。每当我想写下一些感想时,总是在想下一次我是否又能从书中感受到新的世界。我现在写是不是还是太早了些。最终,我写出来的仍然只能是我在读这本书的一些小小感受,对于这本书,任何的评价可能都是多余的。不敢写,也写不来。只能读书的人自己去体会。
我已经很久没有去享受过写作这件事,因为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不管是我的心还是我的语句都处于一种束缚当中。这种束缚来自于我所接受的、我读的书、我的见闻阅历、我所处的环境……我无法越过它们。而我想说的,想表达的都似曾相识。好像这世界的所有的见解、情感都已被人抒发到极致。而我的那些像风一样的细微感受,总是难以捉摸。
最后,节选一些段落,我希望未来自己无论是处于人间的角落还是都市的中心,我的心都一样游牧在广袤而孤寂的荒野上,能够去享受那清辉月光落在身上的美丽,能够抓住那些难以捉摸的细微感受。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篇3
去书店,看到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翻看,发觉不错。购买一本,25元,时逢西博会期间,曰:85折,格算。
回家后,翻看,断断续续的翻看。这,又是一本不用记页码的书,也是一本不用一气看光的书。闲暇时打开来,读几节。读着,便会将心绪平静下来,便会想,那些遥远地方的风景和生活里的情趣。这一切,来源于作者的文字,干净、明亮、可爱、温暖。与安妮的蔚然不同,但也是够好的。
如她是这样描写男人喝酒的:
我家的柜台下的角落里至今还堆着一些无法处理的宝贝,包括五件皮夹克、几顶皮帽子、几根马鞭、一副皮手套、两三个手电筒,还有一个摩托车头盔、一大堆匕首、一叠身份证、一个户口簿、数不清的手表(有一半都不能走了)。更可笑的是,还有一双皮鞋……全是赊帐的酒鬼随手抵在这里的,估计酒醒后就忘掉了。
更可气的是晚上,那些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毅力,冰天雪地里能连续敲几个小时的门。他们越是这样,我们越是不给开;我们越是不给开,他们越是要坚持到底,不烦不躁,一直叮叮咚咚敲到天亮,就回家睡觉去了,一觉睡到晚上,吃饱了饭,再来接着敲。
经常是干活干到半夜,一出门,就给门口堵着的东西绊一跤。低头一看,又是一个醉趴下的,不知在冰天雪地里倒了多久了,于是赶紧把他拖进房子,扔到火炉边搁着,让他自己醒过来好回家。可气的是,这种人醒了以后,往往第一件事就是要酒喝,根本不为自己刚刚俭回一条命来而稍有害怕。
奇怪,为什么要喝酒呢?酒到有什么好喝,那么辣,而且还得花钱。
一个做裁缝的家庭,常年在那片土地上流动着,做着裁缝,所以对钱自有一点单纯的意识,写来也可爱。
来这里做衣服裙子的女人们,一个比一个可爱,可爱的简直都不忍心收他们钱了。哪怕是五六十岁的老妇人,撒起娇来,也跟小姑娘一样动人。她们会像念诗一样哀叹自己的青春,满脸难过,眼睛却狡猾地笑。
年龄小的就更难对付了,她干脆紧紧搂住我妈的脖子,拼命亲她,让她气都透不过来,再口口声声地喊她“妈妈”、“亲爱的妈妈”。
到了后来,我们的价格降的和“小上海”家的一个档次——实在是没有办法呀……
价格一降,我们的生意就更好了,也更忙了。冬天的是候,经常是深夜过去天亮了的时候才开始休息。
爱情会在任何地方发生,她写妹妹的恋爱亦是可爱的。
十七岁、十八岁,虽然只相差一年,但差别太大了。去年还是一个倔强敏感的少女,今年一下就开窍了似的。虽然这件事上我们都瞒得很紧,但她自己肯定感觉出了什么,并且还有所回应呢!第二天,赶在卢家小伙子过来接她之前,我们看到她把各破三个洞的球鞋脱了,换成压箱底的新皮鞋,还欲盖弥彰地解释:“噢,昨天汗出多了……那双打湿了,……湿透了”
到了第三天,又把灰蒙蒙的运动服换成了天蓝色的新外套——干活去穿什么新衣服啊?但我闭了嘴什么也没说。她自己都舍得我还多什么嘴。
一拍篷土的头发也细细地洗净了,从此做饭和倒煤灰时,头上会小心地包着头巾,下地干活也不忘包着。
不写了。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篇4
对于这本书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给我的感觉就是优美、清新,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李娟用朴实的文字将我们带进了她的阿勒泰生活。生活给人的感觉是千头万绪的,而在李娟的世界里,是一种清净、自然的生活。阿勒泰的风景在李娟的笔下让我向往,而我正生活在一个充满喧嚣的世界里,到处是人流与汽车的轰鸣,每天有缕不尽的烦恼,这些在李娟的生活中似乎很少见到,似乎她的生活永远那么美好。
看完了这本书,发现李娟写的最多的事就是睡觉了。库委是个好地方,到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场,加上李娟平时也不用太管小卖部的事,所以总喜欢一个人来到山野里,往草场上一躺整个人陷入大地。我想,那种闲适是每个生活在喧嚣中的人所向往的。可是那终归太过孤单,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想李娟或许是已经适应了那种生活,如果让我们去到一个语言不通,没有多少朋友交流的场所,我们能过静下来,在草地上睡上几天吗?她那些优美的文字或许就是在睡觉的时候蹦出来,跳到了她的日记本上。
哈萨克族人的友善与质朴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可爱迷人的江阿古丽、漂亮温和的麦西拉、天真活泼的努尔楠。生活对于他们来说那么平静,玩的时候,高高兴兴的穿上漂亮的衣服,弹起优美的冬不拉琴音,跳起热烈的哈族舞蹈,干活的时候,换上旧衣服就会夯起土坯或是骑上大马牧羊。哈族人的生活很简单,简单给人的感觉是美与幸福,没有那么多的烦劳,没有那么多生活中的琐事,不用担心下岗,不用担心失业,不用担心什么时候会涨工资。当一年工作完成的时候,族里的人们可以聚起来办一场盛大的拖依,让欢快的舞蹈与琴音消除一年中的疲劳。
李娟一家人的生活态度也让我有所感,三个女人,包括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新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为生活拼搏确实很不容易,但是三个人却从没有被任何困难打倒。虽然小卖部赚的钱并不多,但是一家人生活的却很快乐。书中写道当她们一家人随牧民转场来到沙依横布拉克,刚到的时候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天还下着连绵不绝的雨,帐篷刚搭起来就被掀翻,夜晚雨水会灌进被子,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她们一家人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想只要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快乐的生活,那就是幸福了。
李娟的文章我还会继续读,感受她平静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篇5
开篇的《一个普通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仅仅缚住一个人。
?外婆的早饭》中写道: 于是每天的清晨,在荒野里的火炉旁,总会围过来很多寒冷的行人烤火取暖。还有人在路上远远地朝这边打招呼,急急忙忙往这边赶。他们以炉灶为中心紧紧围坐一圈,高兴地说这说那,不时帮忙往炉子 里添一块柴。稀饭沸开了,就赶紧帮着揭一下锅盖。每到那时,外婆就会进帐篷捧出一摞碗出来,为他们一人匀出小半碗滚烫的米汤,他们连忙感激地接过,谢个不停。然后在热气腾腾的水蒸气和炊烟里,很幸福地小口小口啜饮。这时,远处的天空越来越蓝……突然,大地"轰"地一片金黄,太阳从群山间升起来了!
似乎也在同一时刻,羊群的咩叫声和牛哞声突然密集起来,一声声长呼短应。整条山谷都热闹起来。听着这声音,我们倦意更浓,犹在梦中。只觉得枕边一片透亮,被窝更加温暖了。偶尔眨开条眼缝,从帐篷缝隙里瞟到外面炉灶边的人们正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远一点的地方有他们的牛羊,在朝阳里耸动着点点金黄。
外婆早饭的火炉多亲切啊,它砌进了多少寒冷行人最幸福的时光啊…… 但是,正在最感动着的时候:"大懒虫小懒虫快起来! 太阳晒屁股啦!都睡一晚上了还没有睡够?……"
真是窝火!也不知是谁让我们睡一晚上都没法睡够的……
?三个瘸子》中母亲责怪李娟:老人给的东西怎么能拒绝?哪怕是五毛钱也应该收下。
读了李娟的文章,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人与人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是暖暖地关心么?是美好的祝福么?是真诚的相处么?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