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加深对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总结和成长记录,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隔离点工作人员心得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隔离点工作人员心得篇1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对今年的农业生产都做出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全力推进春耕备耕工作,为全面赢取“战疫”胜利鼓足底气,为脱贫攻坚垒好基石。
“防疫、春耕”两不误,是我们赢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我们既要看清到当前疫情形势做到不盲目乐观,又要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奠定坚强后盾和持续活力。为此,各地政府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同时,又积极投入到了春耕农忙的热潮中。
一方面各地基层干部要坚持不懈的抓群众思想工作,做到对疫情不轻视,不盲目乐观。既要对下田种地的群众巡查到位,发现集中耕种要提醒、发现没有戴口罩要教育,看见聚众闲聊要“驱赶”;发现“幺店子”抬头人增加要制止……只有不断加强宣传、巡查,让群众切实形成“战疫”战斗思维,以时刻警醒的状态进入春耕备耕,让群众明白无事不闲逛,忙完农活就各自回家各自安好。对于基层疫情情况要实行动态化管理,做到每日每报,时刻对“疫情”知根知底。
另一个方面,基层干部也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着力解决群众的迫切难题。众所周知,春耕生产离不开农资农具,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农户无法及时采购到相应的物质,加之各地政府在前期将所有工作重心都放在“防疫”工作上,春灌用水、沟渠是否畅通都是摆在群众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的干部要当好勤务兵、跑腿匠,积极帮群众对接各经销商备足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联系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积极运用广播、qq群、微信群等线上方式加大对春耕生产的技术知识的宣传。
我们的基层干部,只有将工作做实做牢了,既能让群众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又能让群众理性看待疫情不恐慌;我们的基层干部只有将群众的心声放在心上,才能够将工作做到点子上。我们不能一边喊着防疫要戴口罩却不顾百姓是否能够买到口罩;我们也不能一边督促农民要给果树施肥、浇水,却不管水源是否畅通、农资是否到位。只有将群众的所思所想放在心上,看在眼里,我们才能够将工作做实做好,只有将群众的事情当成是天大的事情,群众才会愿意听干部的话。
2024年隔离点工作人员心得篇2
在防控新冠肺炎的斗争中,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这种壮举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时代闪光,是医德精神的时代闪光,也是红医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
所谓红医精神,即“红色医生精神”,它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专业技术等多维度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了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技术优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他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红医精神的本质内涵。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在无数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奋战中,在人民生命安全的危机时刻,红医精神依然映射出它固有的时代价值、精神力量。红医精神为战胜疫情提供精神引领。红医精神所蕴涵的不怕牺牲,坚定理想,追求胜利的。信念,是战胜疫情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
红医精神为战胜疫情提供道德支持。广大医务人员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道主义的初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顽强拼搏,与时间赛跑,挽救人民的生命,维护人民健康的价值诉求,体现了弘毅精神,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道德内涵。红医精神为战胜疫情提供精神动力。广大医务工作者汲取先辈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激励自己,努力拼搏,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竭尽全力,坚守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疫一线,直到最后胜利。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医务人员的顽强阻击下,病魔必将被降服,胜利不久将会到来。
2024年隔离点工作人员心得篇3
12月6日,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龙泉驿区组织召开了集中隔离酒店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常务指挥长、区政府副区长王旭涛同志出席会议,区卫健局、各包点街镇分管负责同志,集中酒店点长、酒店负责人和综合组、卫生健康组、安保组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专业疫情防控组副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王伟同志主持。
会上,博瑞花园酒店和星光花苑酒店分别就如何做好集中隔离酒店服务管理工作和配合做好集中隔离酒店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专业疫情防控组、区计生协会副会长胡艳玲同志对国内集中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感染和违反疫情防控工作纪律的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专业疫情防控组、区卫健局副局长黄小影同志对集中隔离酒店疫情防控相关规范性文件再次组织进行了学习。
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所有工作的前提,各街镇、部门和集中隔离酒店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务必树立“红线”意识,要坚持安全第一,在全面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切实保障隔离点、工作人员及隔离点周边环境等安全。要严格按照集中隔离酒店工作要求和操作流程,紧盯重点环节,以强有力的措施坚决抓好隔离酒店规范管理,坚决消除漏洞隐患,确保隔离酒店绝对安全可靠,不出任何纰漏。要注重团结协作,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到位。要坚决克服松劲、厌战、麻痹思想,积极应对近期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坚决打赢打好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
会议要求,一是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隔离点规范管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要强化责任落实,做到管控责任到人、工作任务到人,切实加强集中隔离酒店的规范化建设,确保“三区两通道”设置规范。二是要按照职责任务认真开展工作,综合组、卫健组、安保组等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知责、守责、尽责,强化服务意识,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管控工作高效、规范开展。三是要严格落实隔离酒店工作人员闭环管理规定,加强酒店的问题整改,以最严的标准、最坚决的措施实施管控。四是要加强对集中隔离人员的人文关怀,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要保障好一线工作人员健康安全,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坚决阻断外部传染源输入途径。五是要有序进行消杀、人员消毒、信息登记、入住办理等流程,做到风险管控到位、安全管理到位、服务保障到位。
2024年隔离点工作人员心得篇4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织牢了一张又一张的疫情防控网,终于让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随着疫情防控的向好态势不断延展,个别党员干部开始出现了麻痹大意情绪,有的人甚至还产生了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越接近成功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可能会越多,越接近成功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可能会越大,干大事者如果不能认认真真地走好“最后一公里”,将有可能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所以,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越到最后,我们越不能掉以轻心;越到最后,我们越不能放松警惕;越到最后,我们越不能麻痹大意。必须坚持不懈继续认真仔细做好疫情防控的每一项工作,不轻视、不忽视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不放过任何一点小小的疏漏和失误,认真走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排查再过细,把疫情形势判断得更精准。要坚持认真抓好网格包保不松懈,在前期拉网式排查的基础上,紧盯重点区域、关键部位,继续认认真真摸排辖区内人员结构情况和流动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和可疑之处,努力查找出任何一个小小的疏漏或失误,确保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底数清楚、情况精准,为上级组织正确决策、精准施策、科学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措施再强化,把防控网络编织得更紧密。要更加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台账和问题台账,认真梳理问题清单,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和信息反馈。要继续认真做好防控政策宣讲、防治知识宣传和各类人员的体温检测和流动监测等工作,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在及时报告上级组织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努力让疫情防控每一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坚决堵住疫情防控中的任何一个漏洞,进一步精心编织好一张张严密坚韧的疫情防控网。
组织更有力,把防控责任落实得更具体。要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守初心、担使命,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他们勇于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要进一步抓好责任分解,进一步细化责任清单,让责任分工更加明确具体。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正向激励,抓好严督实导,严格考核考评,强化规矩意识,严格责任管理,强化执纪问责,以铁一般的纪律和强有力的管理促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尽责履职、担当作为,认真走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后一公里”,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2024年隔离点工作人员心得篇5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对卫生条件、防控基础相对薄弱而人员流动频繁的广大农村而言,让群众戴上口罩是第一步。
出门佩戴口罩,是一个人科学素质的体现。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尚未被完全认识,对于它的来源、传播方式、危害程度、防治措施等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它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因此,最简单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物理隔离,一是减少人员聚集,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去,二是出门佩戴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机会,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三是加强个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由于疫情的消失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人总要有一些外出活动,绝对的隔离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佩戴口罩就成为一种简捷有效,人人都能做得到的防控手段。
出门戴口罩,是一个人社会公德的体现。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遵守社会秩序,尊重公共利益,关爱他人利益,是基本的道德品质所在,是社会公德的体现。尤其是在诸如疫情暴发的突发性事件的非常时期,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卫生,不光关系着自身的安全健康,而且对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肆虐,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和传播者,而佩戴口罩又是公认的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也是各级组织和社会公众普遍的吁请,这种情况下,戴不戴口罩,就不是一个人的卫生习惯问题了,而是一个人社会责任心的表现。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就能够限度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社会成员被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疫情阻击战就能尽早获得胜利。因此,戴不戴口罩绝不是不关别人的小事、私事,实则是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要事。一只小小的口罩,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决定着当前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反映着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反映着社会公德建设的状况,决不可等闲视之。
出门佩戴口罩,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家国情怀。2020年,是我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无疑给我们制造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个困难,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不辞辛劳,为科学施治提供科学依据。不少医务工作者牺牲春节休假,纷纷请战。这些动人的事迹,是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爱国情怀的体现。作为普通公民,不可能人人都像他们那样,奔赴灾区,听从专家的建议,出门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卫。这既是自我保护的需要,也是爱国情怀的体现。
2024年隔离点工作人员心得篇6
当下,全国各地正陆续开始复工复产,人员流动密集,相互之间的接触更为频繁,全国疫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世界各地新出现的确诊病例时刻提醒我们,感染风险仍然潜伏在身边。在此关键时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铆足亲劲、拼劲、恒劲,担负起共产党员的责任使命,在内防输入、外防扩散的“硬核”战“疫”上贡献智慧和力量。
弘扬“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亲劲营造决战决胜的气氛。“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有充足的底气,来自扎扎实实的群众工作方法。身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常在人民群众身上使使“亲劲”,常问问群众需要什么、有哪些困难,杜绝“形式主义”的“作秀”。只有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知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困,才能做好人民群众思想动员工作,强化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
厚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拿出决战决胜的气势。“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还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但是,“疾风知劲草”,越是紧要关头,越能考验共产党员担当尽责的精神、驾驭工作的能力。“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身为共产党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更不能歇歇肩松口气,要以激情昂扬的斗志、积极饱满的热情、不胜不休的拼劲,真正扑下身子,确保各项防控工作落实、落地、见效。只有像绣花一样,把一针一线都压实,我们才能一鼓作气在这场疫情防控战阻击战中一往无前、披荆斩棘、久久为功。
夯实“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的恒劲形成决战决胜的气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万众一心,一以贯之,就没有跨不过的坎。“行百里者半九十”,身为共产党员,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克服“厌战”情绪,铆足一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恒劲,擂响战鼓、发起冲锋、奋勇向前,持续汇聚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逆水行舟,一篱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只有树立疫情防控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的信心、保持越是吃劲越不松劲的定力、形成不获全胜不罢休的奋战状态,才能咬紧牙关交上一份不负党和人民的合格答卷。
2024年隔离点工作人员心得篇7
“曾经”我是一名社区康复治疗师。
“现在”我又多了一个“角色”——隔离点的“班长”(负责管理工作)。
初来乍到的不安
初来时的我是忐忑的,性格上的慢热生怕拖累团队里的队友,同时又挂念着平日里病友们的治疗。但我明白,只有自己快速融入才能完成任务。
作为当班“班长”,需要不断的对工作进行调整,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做好分配。虽然经常在夜里两三点前难以合眼,甚至有时一抬头天都亮了,但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做好上传下达,使工作流程更顺畅些,并尽可能实现精细化精准化。
一位特殊的“客人”
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82岁的老奶奶,由于年纪大,眼睛不是很好,又有糖尿病,所以刚来时,老人很抗拒。冲着我们说道:这不是哪儿都去不了了。原来老奶奶平日里都有每天去公园散散步的习惯,现在却只能待在房间里。
考虑老人年纪大,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紧急商议,最后约定每个人在工作之余,陪她聊聊家常并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作为康复治疗师的我,建议她可以在房间里做做操、动动腰、看看窗外远眺,饭后记得房间里走一走,避免因长时间不运动,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老奶奶的紧张情绪很快就缓解了,临走时不停地跟我们说着感谢!
重庆“辣妹子”
隔离点中有着这么一位“客人”,刚开始大家诧异,为什么每次发放的餐食总是原封不动的放在门口,最后还是信息员在身份证上发现了“细节”——重庆“辣妹子”。通过沟通了解,她是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14天的隔离时间,实在吃不惯天天带有甜味的上海本帮菜。但因为性子急,她在入住前也没有细看告知单上的内容。
随即,我和厨师商量给她开“小灶”,她的饭菜不加糖,另外在餐盒上放了一瓶辣椒酱。就这一个举动,深深触动了她。“等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一定要来重庆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热情的邀约回应了我们的付出。
类似的小故事还在隔离点不断发生着,这里面有被隔离人员的理解,更有与我并肩作战小伙伴们的辛苦努力。作为定期驻扎在隔离点的队员,我们始终把守护大家的健康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忙碌的工作让我忘记了时间飞逝,我也不再是初来乍到时的手忙脚乱。此时此刻,我更能体会到“时刻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摆在第一位”的责任。我为能成为抗疫集体中的一份子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2024年隔离点工作人员心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