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尝试都让我们积累了心得体会,要是不能将内心情感做好深入的剖析,那写出的心得体会也就没有了价值,笔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护士支援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护士支援心得体会篇1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暴,由点点星火,“引燃”这座千年古城……自从新闻发布xx日晚“零点封城”的公告,我就一直在医院待命,终于在xx月xx日晚接到了支援我市核酸采样的工作指令。我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座被按下“暂停键”的古城开始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指令下达的时候,我们闻令而动,简单收拾好行李,给外地的父母打电话报声平安,迅速集结。怕爸妈担心从未告诉他们我即将奔赴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知道此刻是人民群众最需要我的时刻。“穿上白衣,我不上谁上”,这就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光荣。
xx月xx日一整晚的大雪覆盖了整个xx古城,让无比寂寥的街道显得更加落寞,寒意又浓重了几分,那一刻才真正觉得xx城真的生病了,那个从前带给我安全、温暖的城市此刻正痛苦的呻吟着,好像漫天飞舞的雪花都化作了它的眼泪,那一刻我们所有人的心都被牵动着变得无比沉重,但就算是夜晚零下几度的气温也抵挡不住我们炙热的心,此刻我们只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我的城,我来护。那坚守在各小区出入口的防控工作人员,那穿梭于各小区的“大白”无疑就是我们对病毒强有力的抵抗与宣战。
感恩理解
记得那天,一对年轻夫妇怀抱着4个月大的宝宝来做核酸检测,怕弄疼宝宝的我一直都小心翼翼的。宝妈可能是看出了我的顾虑,不停的说“我相信你们”,宝宝更是仿佛知道自己需要配合似的一直很乖巧地微笑着,使我顺利的完成了宝宝的采样。那一刻,我只想说谢谢你们的理解和配合。
收获暖心
年末的最后一天,即便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在夜深人静不能摘掉口罩自由呼吸的社区里、街道上,我们如往常一样,不停的重复着“放松、不用紧张,来张嘴-啊”的过程。在对一个小朋友完成采样后,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直接对着我做了一个比心的动作,并说道“大白,谢谢你们”,说完快速的放下手里的零食,还没等我看清他的脸庞就飞快的跑开,消失在茫茫夜色中……那一刻我突然就怔怔的呆住了,原来我们也叫“大白”,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大白”。
奔跑的大白
新年第一天的零晨4点,睡眼惺忪的我们收到紧急集合的命令——支援高风险地区长延堡街道的核酸采样工作。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的工作是要入户采集,大家立刻化身为奔跑的大白,一层层爬楼梯,挨家挨户为每个人采样,确保不漏一人,就连平时在我身边叽叽喳喳的连瓶盖都拧不开的女娇娃,身着白衣,也如战士一般决绝,没有丝毫犹豫的进入高风险地区居民家中,顺利完成任务。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样子让人欣慰和自豪,同时也心疼大家的辛苦,但是我想说群众在哪我们就会在哪。
大家都说我们是白衣天使,但我们并没有天使的神奇力量,大家都说我们是英雄,但我们仅仅是血肉之躯的普通百姓。面对肆虐而来的疫情,我们也会有惶恐,也会有胆怯。但在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那些惶恐、胆怯,全都化作泡影,不曾出现,没有一丝迟疑,义无反顾的冲往最前线。为了减少人民群众做核酸的等候时间,也为了最大程度降低防护用品不必要的损耗,大家上岗前都不敢喝水,怕上厕所耽搁时间浪费防护服。为了保障下一个核酸采样群众的安全,风雪中一遍又一遍给僵硬发肿的手上涂抹消毒液。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很珍惜和喜欢并十分努力的完成这项“临危受命”的工作,第一次切实感受到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能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而感欣慰,这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也是对我的一次磨砺,让我收获满满。面对病毒肆虐,我们没有胆怯,没有放弃,选择了全力以赴,选择了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与之共战,抗击病毒,让我们深爱的这座城早日恢复往昔热闹的形象,让它痊愈,变得生机盎然。
护士支援心得体会篇2
为进一步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打造安全就医环境。近日,我院分批次对全院职工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本次检测涉及在岗的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人员、规培实习人员、物业工勤人员、保安、食堂等外包单位人员。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对所有人员的`鼻咽拭子取样,未发现阳性结果。
采样现场,标本采集人员严格按照核酸采样要求,身穿防护服,保证现场通风良好,待检人员按照医院通知要求,以科室为单位,分批分组有序排队,确保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对全院全员开展核酸检测,既是医院紧盯疫情防控风险点、严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具体行动,也是营造良好就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有力举措。我院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严细落实,积极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让员工安心工作,让患者放心就诊。
护士支援心得体会篇3
金秋九月,感谢护理部和护士长给我机会参加此次临床护士授课核心能力提升培训班,心存期待,倍感珍惜。通过此次培训,知不足,奋前行,听了老师们的授课,方知教案设计的书写精华在于如何设计,如何把握课堂的节奏,如何让学生对你讲课的内容感兴趣,如何让学生能够记住你今天的讲课的重点,理解你今天讲课的一个难点,那么教案设计就至关重要了,也知讲好一堂课的不易。
从幻灯片的制作,图片及视频的处理课程也是收获很多,朱剑护士长的幻灯制作课件非常生动,也很实用,之前制作课件总会用上网上的模板,发现很多细节都没有注意,通过今天的课,我知道了如何更好地排版及文字的处理,方亮护士长引导我们要善于建立模型去设计课件的逻辑思维,如何运用一些比较好的网站上的东西,如何p图,如何拍护理的视频,发现自己很多不足,加强学习。
第三天的课程就是如何进行讲课,授课的一些技巧和礼仪,这是我最薄弱的地方,涂主任的授课和控场能力特别棒,虽然不能都学以致用,但是有一些地方确是我能够用上的,对以后在讲课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三天下来,围绕此次培训班的主题,安排了四天精彩的课程,收获很大,就如熊主任和涂主任说的,相信我能站上讲台,就是迈开了第一步,我就战胜了自己,我也希望以后我会越来越好,在此再次感谢四天培训班的老师,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郭婷护士长和朱浩源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感谢护理部给我们创造的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能够学习这么多,收获这么多,得以学以致用,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授课水平。
心脏介入室 周亮
护士支援心得体会篇4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又是一年的5月12日。
5月12日是阳历年的第132天(闰年是13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3天,是国际护士节(南丁格尔日)和中国防灾减灾日。
祝白衣天使节日快乐,愿疾病灾难远离人迹!
对于我来说,说到国际护士节,就一定会记起我的10多年的护士从业经历。而说到中国防灾减灾日,就一定会想到汶川大地震。
从我的10多年的护士从业经历来看,护士工作不简单。
学生时代我之所以选择护理专业,应该说是受了爸爸的影响。爸爸是一名医生,加上当时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爸爸就说大学选择护理专业吧,当了护士至少可以照顾好自己。我看爸爸医院里的护士也就打打针,发一下药,似乎也不那么累,就没多想,那学就学吧。然而,待我毕业实习真正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之后才发现,护士的工作远比我看到的更为复杂。
我实习和后来工作的地方是重症监护室(icu),收治术后危重症患者,不同的患者往往需要重点不同的监护治疗,因而不可能制订一个适合每个病人的,统一的监护方案。但这些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病情危重,除特殊监护外,都需要起码的基本日常监护,即一般监护。因此,重症监护室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每位住进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支持、沟通和健康指导以及喂饭、喂水生活照料等全过程都是由护士完成。可见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士的工作之繁重,任务之艰巨。
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士,是白衣天使,更是随时待命的白衣战士。重症监护室门外面是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属,门里面是危急重症的患者和兢兢业业的医护人员。作为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需要有强大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前瞻性思维,从而维持重病病人脆弱的生命;还必须应对焦虑的家庭成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以及经常看到病情最严重的病人时所面临的极大的情绪压力;当然也能看到病人从濒临死亡到好转,再到康复出院,这是非常值得庆祝的。
护士这个职业说平凡也伟大。哪有灾难和病痛,哪里就有护士的身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里氏8.0级地震,北京、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等将近半个中国有震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出现在汶川,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向震区集结、挺进。所有的悲痛,被化作救援的力量。
再后来的新冠疫情,也是白衣天使在第一线。白衣为袍,驰援前线,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数不胜数的护士被派到抗击疫情一线,写下了人类医疗史上的独特一页。护士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当中,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付出了很多专业的努力。他们制定的病房护理标准操作流程,不仅对保障医生和患者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全球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了经验。
综上所述,护士群体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他们用心呵护每一名病患,本身需要也值得全社会尊重和善待。再次祝白衣天使节日快乐,请尊重和善待身边的护士,愿疾病灾难远离人迹!说了这么多,是有感而发吧。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了护理岗位,但毕竟也在护理行业待了10多年,还是有感情的,也会关心护理行业发展。
有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千人拥有护士数达到3人。数据显示,欧盟、美国、日本、挪威每千人拥有护士数分别为8人、9.8人、11.49人、17.27人。这差距还是很大的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我国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将达到4.7人。以此计算,还需增加约240万名护士。社会加速老龄化,对护士的需求不断上升,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一行业,是全社会面对的考题。
护士支援心得体会篇5
12月中旬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新华医院”)所有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奔波在急诊、门诊、icu、手术室、病房,以及互联网医院的空中诊室。
目前,新华医院急诊每日救护车来院数量100余辆,急诊日接诊量最高每日达1200人次,每日留观患者近200人次,急诊内科新增的阳性icu共10张床位,持续收满了病人,另外留有一张重症床位,给每天最需要的患者急救所用。
截至12月27日,新华医院已有不少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近半数感染人员已陆续返岗,刚完成各项新冠外援任务的医疗队,来不及休整就奔赴医院,但成人和儿童两个急诊、发热门诊,成人与儿童两套重症监护室均面临人手紧缺而患者激增的局面,很多人发着高烧,持续在阳性诊区工作。他们说:“这是医院的至暗时刻,熬一熬就过去。”
成人急诊:夜班护士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这轮疫情以来,新华医院第一时间做出了资源的调度,增设成人内科icu、成人外科icu、儿童急诊icu、新生儿阳性病区以及发热门诊第二诊区,但即便如此,急诊量的陡增与医护人员的减员同样快速的增长。
成人急诊抢救室。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 供图
大批的急诊医护人员被感染了,但看着急诊工作量的成倍增加,他们感染后仅休整2天,就返岗上班,急诊中班6名护士,夜班4名护士每天都忙得连上厕所、吃口饭的时间都没有,大家互相体谅,互相扶持。
由于急诊内科诊室到处是人,“最艰难的时候,连脚也迈不进去”,有一名护士在工作中被诊床挤得脚骨折了,可是她还坚持上班,不下火线。
成人急诊阳性患者重症监护室。
为解决急诊紧张的医院也紧急形成转运通道,由新华医院医务处每日向各临床科室报需要收治的患者人数,疏通转科通道,尽量为急诊留出空间。各临床科室也积极克服人手不足的问题,尽可能将急诊患者收治入病房。但即便是这样,患者数量还在增加。
儿科急诊主任:有医生上班时晕倒,对不起我们的医生
儿童急诊和发热门诊同样如此。
12月12日,新华医院的发热病房迎来了第一个新冠感染的阳性宝宝,新生儿科立即派出医护进行收治。
儿童发热门诊。
12月23日,由于阳性新生儿的增多,医院将设置在发热病房里的新生儿病房搬迁至儿科综合楼11楼,迅速扩大了收治的床位数量,而且还设置了有陪病房。有陪新生儿阳病房的设立满足了众多新生儿家长的需求,既让宝宝及时得到了专业照护,又能24小时陪伴在宝宝身边。可为了做到这一点,新生儿科护士一个班需要坚持12小时,齐心协力照顾患者,新华儿科变成患者温暖的“家”。
新华医院儿科医生和护士们排着队备班,上去一批就病倒一批,有时,只值一个班,医护们就发高烧了。一开始从其他病区抽调,没两天就调无可调了,发烧上班不得不为之。
儿童急诊。
12月18日感染后,儿急危重症科的医生夏昊仅在家休息了4天,就返回医院顶在第一线。12月26日中午,他在儿科急诊上班时突然晕倒,送至成人急诊检查。儿急危重症科主任朱晓东很自责:“对不起他啊,真的,这是非常棒的医生!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发烧不下火线,成为医院新常态
随着感染人数逐渐攀升,新华医院各临床科室及职能部门都面临更大的接诊压力和保障工作,但是为应对患者的救治,各科室医护人员积极主动要求返岗参与值班和开展医疗工作。发热却仍坚守岗位的医护不在少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区护士长柏雅瑾发热仍坚守工作岗位直至39.8℃;血透中心护士们全部带病坚持上班,高烧暂休2天后立即返岗……
同时,新华医院互联网医院的空中诊室不曾停顿,“阳康”中的医生都值守在电脑那头,继续为线上患者提供医疗咨询与复诊。
12月16日,新华医院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有优势,新华护理团队开设“新冠病毒居家管理护理师咨询门诊”,为新冠患者及有相关需求的大众提供在线咨询,对个人自我防护、居家清洁、环境消毒、休息睡眠等居家期间自我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
目前,新华医院互联网医院在原有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增开了儿内科咨询、皮肤科咨询门诊,延长在线复诊挂号时间至19时,减少交叉感染,优化便捷就医,为患者提供咨询问诊及复诊配药服务。
护士支援心得体会篇6
5月11日,我参加了xx社区的核酸采样志愿者服务,从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大家相互勉励着,相互感动着。我们维护秩序、信息登记、教大家正确的戴口罩方式、科学地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确保核酸采样环境的相对安全。尽管采样期间人数较多,但我们不辞辛劳,脚踏实地做好采样维护工作。
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才知道穿脱防护服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仅仅是顺序要严格遵守,而且步骤也比较多,比较繁琐,真正体验到医护人员的辛苦。在核酸采集和运送标本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核酸采集时,医护人员要保证采集到标本的同时,不能与被采人员接触,且每次都需要严格的洗手;在运送标本时,要保证标本的低温、直立和无菌。
护士支援心得体会篇7
通过这次学院组织的核酸采集学习和考核,我对核酸采集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
在我之前的认知里,以为测咽拭子就是将采样拭子在口腔两侧的黏膜上“涂”几下。但事实上,采样拭子擦拭的地方是有严格要求的,擦拭的地方应该是咽扁桃体和咽后壁,并且擦拭过程中不可采样拭子不可触及舌头、牙齿、牙龈等。我觉得通过详细地学习,我可以向身边的人普及有关核酸检测的知识。例如,我身边有很多人都害怕鼻拭子,觉得将那么长一根棉签伸进鼻孔很可怕,那么我就可以和他们解释鼻腔的解剖构成,以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之前,总在网络上看到医务人员们穿着防护服,看到他们脱下防护后满脸的勒痕和浑身的汗水,觉得他们很辛苦,但并没有什么切身体会。通过这次学习,我穿上了一整套防护设备,整个穿完后,我的第一感觉是焖,然后就是觉得做事情很不方便。我平时戴几个小时的口罩都觉得很闷,很难想象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长时间的穿着一整身的防护设备会有多么的不舒适。
致敬最美的战士们,谢谢你们的无私付出!谢谢你们把黑暗照亮,变成一道光,致敬所有的医护人员,感谢你们的守护。
护士支援心得体会篇8
(图片摄影/大海)
2019年2月28日)
早上母亲不愿吃饭,上午十点左右,二姨和表妹赵冰来看妈妈了,二姨是妈妈姊妹中离妈最近的亲人,先前已看过妈妈一次了,二姨在王耐日夜思念着母亲,这次见面,二姨握着妈妈的手流下眼泪。二姨说,母亲是他们姊妹中身体最棒的,这次也一定能好起来。康复科的护士又来给妈妈治疗了,妈妈说:不知素涛出的什么主意,老是给我扎针灸,我不愿扎。没办法,只好叫大夫停了针灸。
下午一点喂了母亲一个蒸鸡蛋,半纸杯西红柿鸡蛋汤,半个苹果泥,点个赞。
输液一直到凌晨三点结束。妈妈又不睡觉了,几分钟喊一次我的名字,直到早上七点母亲又睡着了。
晚上去买饭看到茄子炖肉很烂糊,我买了半份.直到晚上十九点我才劝妈妈吃饭。这次表现不错,把半个馒头泡在茄子里,吃了36勺泡馒头,满满一碗,喝了九勺水,九勺菜汤。今天是吃的最多的一次了,棒!棒!棒!奖励母亲十朵小红花。
今天血压、血糖基本正常,又开始冲洗膀胱,王主任查房说从昨天停了输红霉素,今天停了一天两次的胃复安的小针,喂莫沙必利,复合维生素b,健胃消食口服液,早上妈不想吃。中午12点,喂两个水蒸鸡蛋,六口酸奶,9勺西红柿鸡蛋汤,9口水,第一次吃了两个蒸鸡蛋,母亲真棒。我自我感觉不久以后就能出院,到出院的那一天我一定送个锦旗给大夫护士。给母亲记五朵小红花。
下午17.00吃一个苹果泥,喝水12勺。晚上20.30.茄子土豆,泡馒头20勺,一小碗。 22.30翻身一次,大便一次。
晚上妈妈对我说,你不要去卫生间上厕所了,今天下午有个女的掉到厕所里淹死了。我问掉到哪个厕所呀,就是屋里这个厕所。我说没事,我不害怕。晚上我到卫生间去洗澡,刚洗了一半护士就来敲门问你没事吧,我说没事。护士说杨奶奶叫我来问问你。我知道妈妈还在想着那个幻觉,怕我掉进厕所里。唉,老人呀,无论是生病还是正常,都想着保护自己的儿女,这是老人的一片苦心呀。
护理体会:常听到朋友说在护理老人时明明是好心,但是老人不理解。遇到老人责怪自己的时候,不要马上反驳,要学会埋藏在自己的心里,慢慢消化,要学会理解老人的病态心情。对不是抢救生命的一般性的治疗。老人实在不愿意先顺着她来,不要给老人心理上造成阴影。
作者简介:杨素涛,苏州丝绸工学院大专学历,曾任下乡知青、淄博丝织二厂党委秘书、车间党支部书记、厂工会主席等职,2007年退休,淄博市诗词学会会员。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护士支援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