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籍的主题和内涵,通过书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深入思考书籍的主题和内涵,笔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师说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师说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

师说读后感500字篇1

在国内的几位大腕级导演中,陈凯歌原属于我不太喜欢的导演之列,而且是越来越不喜欢的那种。陈大导演的早期作品有几部还是不错的,尤其喜欢那部《霸王别姬》,整部电影充斥着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戏里戏外不分情境的纠缠挣扎令观众揪心。而这部电影也可能是主演张国荣悲剧的引子之一。但从《无极》开始,陈大导演的电影除了恢弘的场面和炫目的色彩,找不到多少思想与内涵。但2008年拍的《梅兰芳》改变了我的看法,陈导的电影又列入我的观看计划中。

近期的贺岁片一部接着一部上演,导演、主演的牌子一个比一个大,前期炒作的热浪更是一个盖过一个。老谋子的“山楂”炒的最凶,但其中味道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冯导的“地震”震动了观众的心,可说是催人泪下,但“非2”却成了“戏不够、噱头凑”的大杂烩;而姜大明星的“子弹”则飞的让人眼晕……。那么,陈导的《赵氏孤儿》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说实话,这部电影比同档期的那几部贺岁片要好些,不再那么“无极”。当然,电影好看与否,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这部电影对《史记-赵世家》中的记载动了较大的“手术”,说是“篡改”可能有点过,但若说是“改编”又有点不够。虽然改动很多,但故事的主线和故事里的主要角色那是绝不能变滴,毕竟还有“尊重历史”的原则在限定着。电影与历史记载相比,改动之处有很多,但差别最大的、最值得评说的应该是两处:一是程婴换孤的起因与过程,一是程婴抚养、教育赵氏孤儿的方式与过程。本人认为:这两处较大的改动,正是影片“得”、“失”之所在。

?史记》中记载的“程婴换孤”这一情节是程婴与公孙忤臼商议的计策,是程婴忠义气节的体现。而在电影中,这一情节被做了较大的修改,“换孤”的起因不再是程婴的仗义,而纯属陰差陽错和被逼无奈。这样的改动令程婴少了些“假、大、空”的英雄主义气概,多了一份儿温情,添了一份儿人性。这多少可算是电影改变中的“亮点”,应该属于“得”的部分。只是在整个换孤过程中,程婴显得过分懦弱,过分被动,有悖于历史上这个人的本性。

而救下赵氏孤儿后的程婴,原本该隐居深山,独自抚养教育赵氏遗孤,直至晋王幡然悔悟招其回宫。但电影里却让他不甘于深山的寂寞,反而带着年幼的赵氏孤儿投奔到死敌屠岸贾的门下,且让赵氏遗孤认贼作父。这一情节的设计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电影中,赵氏遗孤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屠岸贾诸多的恩惠,而他的养父从未给他哪怕一点点复仇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可能一下子聚集起满腔仇恨而手刃仇敌呢?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试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人若没有君主的首肯而随便刺杀重臣,焉能不受到制裁?不受到追杀?因此,这处改动该算是影片中最大的败笔,最大的“失”了。

另外,电影里韩厥的角色设计也令人感到诧异。历史记载中,韩厥将军并没有参与程婴救孤的过程,但他同情受到屠岸贾陷害的赵氏忠良,也多少知道一点关于程婴与赵氏遗孤的事情。是他最后让程婴和赵氏孤儿重新回到了“人间”,光明正大地走进了社稷。但在影片中,韩厥基本上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角色,除了在深受震动而放走救孤的程婴外,看不出他有任何存在的价值。

说到底,陈大导演又犯了他一贯的老毛病——虎头蛇尾。陈导又一次开了个轰轰烈烈、颇为引人的好头,接续上一段平铺直叙的过程,最后却毁在了让人莫名其妙的结尾上。

师说读后感500字篇2

早上一大早妈妈和我吃完饭带我到易俗大剧院观看舞台剧《皇帝的新装》。

一到剧场我就看到一些装着彩色衣服的阿姨和叔叔们在忙碌着,妈妈告诉我那就是一会演出的人。他们打扮的很奇怪。十点半准时开演了。

故事内容讲了一个皇帝不关心自己国家老百姓的生活;也不关心自己的朝政大事;更不关心国家的未来;他只关心自己的新衣服,很爱美。他派他的大臣到全国各地购买最漂亮的新衣服。他都不满意。他要在国庆大典上穿上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他命令大臣招聘世界上最厉害的裁缝,给他织出最美丽最豪华的布匹,然后做出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因为招聘条件很优厚,所以吸引了两个骗子,为了得到更多的金币,骗子根本织不出布匹,于是他们谎称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看到他们织的布匹,大臣们还有皇帝都害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人,所以都谎称自己能够看见他们织的布匹,结果国庆大典上皇帝就穿着他们织的“布匹”做的衣服,巡回游行,这时有一个小孩哈哈大笑喊道:“快看,皇帝没穿衣服呀!皇帝没穿衣服呀!”只有小孩说了实话。

后来皇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规定以后在他的国家,讲实话的人会受到奖励,说谎话的人会受到惩罚。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任何时候都不能讲谎话,都要讲实话,讲谎话会受到惩罚的。做人不能太虚伪,一定要实事求是。

师说读后感500字篇3

这两天,我读了一本书《烟》,其中讲了三点。分别是:烟中有什么对人体不好的成分、世界上有多少人吸烟、吸烟导致了什么。

1、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醉类、酚类、烷烃、醛类、氮氧化物,多环芳烃、杂环族化合物、羟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范围很广,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2、目前全世界约有11亿吸烟者,其中70%以上的烟民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全球约有47%的男性和12%的女性吸烟,每天还有8至10万年轻人成为长期烟民,到2025年,全球吸烟人数将达到16亿。我国是世界上烟草生产和消费最大的国家,吸烟率在37%以上。有资料统计,世界上的吸烟人数正在下降,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烟民队伍却在不断扩大。据调查,我国现有烟民3.2亿,比美国的人口总数还多。

3、现在一般来说,抽烟会引起咽喉癌肺癌,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减少寿命,如果一次性抽烟过多(一次三四根一起抽,反正就是超过自己能承受的范围)有一定的几率会尼古丁中毒,女性抽烟还会影响生育,增加畸形儿生产的几率和不孕不育怀孕时女性抽烟还可能让婴儿油先天性哮喘,男性抽烟过多同样可能导致阳痿早泄……多数人都是得肺癌的。

感受:吸烟是多么可怕呀!许许多多的人都知道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很大,但是却不顾家人去吸烟,还让家人吸二手烟。我看到这些,多么庆幸我有一个不抽烟的爸爸呀!

师说读后感500字篇4

读完《童年》,作者高尔基根据他的童年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示了俄罗斯沙皇的黑暗、残酷和非人的生活。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受到折磨和羞辱,身心都遭受巨大痛苦。

但是高尔基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原来的名字是阿列克谢·麦克西莫维奇·斯科夫,他的绰号是阿莱莎。他年轻时失去了父亲,随父亲和祖母来到祖父家。所有这一切只是英雄阿丽莎艰难哭泣命运的开始。我祖父的家庭与其说是一个家庭,不如说是人间地狱。祖父负责家里的一切。他脾气很坏,像狗一样照看钱。英雄阿莱莎经常因为犯错误而被痛打一顿。这两个叔叔经常争吵并为分离而斗争。这个女人在家里没有地位,让丈夫打骂,发泄。所有这些都给阿丽莎年轻的头脑留下了阴影。

此后,阿丽莎离开了祖父的房子,独自一人踏上了社会。他曾经在许多地方做过零工,在此期间,阿莱莎遭受了很多屈辱,但他活了下来。因为他一直被自己坚强、不屈、艰难的精神和信念所支撑。

但是现在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是否被祝福了。我们不担心食物和衣服。另一方面,小阿莱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被殴打和欺负。一幕接一幕的悲剧,我不禁想:如果我们生活在俄罗斯沙皇时代,会发生什么?你认为那根本不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吗?

时代在进步,但是人们变得越来越懦弱。遇到困难时,他们想退缩、逃避或走捷径。屠格涅夫说:“要想快乐,你必须首先学会吃苦。”一个好的生活只有当你付出时才会持续,只有当你为某事而奋斗时,你才会得到它。

师说读后感500字篇5

有人说贾宝玉前世是一块“顽石”,而且说宝玉生下时嘴里所衔着的宝玉为女娲补天时遗留下来的石头。也许是这块石头的原因吧,家中的人都以为宝玉和这块石头是一条命,当玉碎了,宝玉也就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又因宝玉天生长相俊美,也就都更加宠爱他了。

当然,穿戴也更为华丽,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长得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再一看又是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又由于宝玉生长在贾府,贾府中大部分都是女子,所以也就对宝玉的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红楼梦》中有贾宝玉说过的一句话:“女子都是水做的骨肉,男子都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子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就是体现了贾宝玉非常喜欢和女孩在一起玩耍,讨厌世俗的那些男子。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写“宝玉摔玉”,可见,宝玉“摔玉”这一举动是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表现了他追求平等,反对封建尊卑等级制度的思想,体现了他“行为乖张”的叛逆性格。

而且在历人《西江月》中有写道: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誹謗!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揭示了贾宝玉叛逆的性格,不愿受封建统治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要求独立不羁,个性释放,不服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

从《红楼梦》这篇小说中使我们学到了贾宝玉的人无贵贱之分,要敢于与现实生活中的不美好的事物作斗争,不能让不好的事物影响到我们,要分清真善美、假恶丑。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美好品质。同时,也使我们懂得了人不能勾心斗角,贪图名利,要打败封建传统,使时代进步。

师说读后感500字篇6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这封家书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尚,才学渊博的父亲,家书中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这是一位富有智慧的父亲对儿子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

在这封家书中,有修身养性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修身养德的力量:“俭以养德”;有淡泊宁静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静学广才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精治性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敬业奉献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的时代,凡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是依靠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宁静以致远,是一种修身养性之道。人生在世,能保持一颗平常之心,胜不骄,败不馁,何其难得?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活得充实、轻松。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静下心来,潜心苦学,冷静的观察世事的变化。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而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珍惜,善用每分每秒,不能蹉跎岁月!

师说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相关文章:

小学培训心得500字6篇

申请奖学金自我鉴定500字6篇

2023年天宫课堂观后感精选5篇

师范自我鉴定500字6篇

毕业生自我鉴定表自我鉴定500字6篇

德,智,体,美,劳自我鉴定500字最新6篇

记一件难忘的事作文500字6篇

关于诗的演讲稿500字最新6篇

国庆演讲稿500字6篇

《八佰》电影观后感800字8篇

师说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