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7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能帮助我们整理思绪,将书中的精华提炼出来,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记住和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以下是笔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7篇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篇1

?人间失格》是躺在书架里好久的一本书,翻了几页,深感压抑,便再没有读起。直到前几天学弟说他在读,又恰好成立读书小组,便又和这书重逢。

坦白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是在看叶藏的故事,而更像在回顾和剖析过去的我。这一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却也是刺激而痛快的。以至于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问自己: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假若你也曾有过一段晦涩孤寂的时光的话。

对于有的人来说,相比活着,死亡真的不可怕。

读《人间失格》,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作者的挣扎与痛苦。然而却丝毫不觉得同情,因为“同情”总是给他人,而《人间失格》里的种。种阴暗,总有一款适合你。就像张国荣先生在《异度空间》中所饰演的心理医生,以为看到的是“他人即地狱”,殊不知,自己才是地狱。

我们每个人苟活于世,除了见诸于朋友圈的种。种正能量,总还有更多的阴暗情绪缠绕着我们。有时候你隐隐的感觉到了它,却又难以具体描摹,甚至不敢面对,便放它匆匆溜走,如果你不幸并非生性乐观之人,那么诸多颓丧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在你内心肆虐。后来那些游离的阴暗情绪在深夜流出你的脑海,幻化成一本《人间失格》。

我很遗憾,叶藏没有和这个世界和解。叶藏最后感慨他失去作人的资格,是他在做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发现,他终究还是无法做一个正常人,他的灵魂依然无法得到救赎。更可悲的是,这些并非是别人的过错,而是他自己。是他的灵魂出了问题,难以修补。这无疑是最绝望的事情。就好像一个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忽然残缺的身体,难以挽回的那种悲恸。他再也没有勇气,也找不到办法去融入人间了。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篇2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无意中翻到的一本书,封面上《人间失格》四个醒目的字吸引了我,人间失格,意为丧失为人的资格,精简的标题也渗透了这整部小说,文章篇幅并不长,却足以让人震惊。我陆续地看完了这本小说,还是觉得无法彻底明白小说所表达的情感,内心的困顿和挣扎可能还是需要多次的阅读和精神生活中的体会才能明晰其中的情感。

?人间失格》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第一次知道作者的名字是在且听风吟的书腰上,太宰治的名字对着一句话,彻头彻尾的绝望,从对这个作者的好奇到翻阅他的作品后才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文章字里行间颓废渴望解放的情感,《人间失格》中的男主角叶藏就是以太宰治本人为原型,太宰治一生多次求死,最后求死得死。他童年被侵犯,又深受战争的影响,父母、朋友、女人,这些对他而言全是不可信任的。有人说他是社会的废物,有人说他是抑郁症患者,也许,他只不过是一个伤心过度的人,一个充满忧思、感伤、怀疑的人,也许生活在某一个瞬间击垮了他,让他从此再也无法直视生活。

小说开头以“我”看到男主角叶藏三个时期的照片为线索,叙述了叶藏悲剧可耻的一生。从童年那张强颜欢笑的照片,再到二十五岁时却仿佛老人的死相,再到八年前青年时表面的美丽和从容,“我度过了可耻的生涯。”这段话之后,就展开了主人公大庭叶藏恐惧生活和抑郁的人生,虽然出生在富裕的家族中,但是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是展露无遗的,也注定了他后来的人生结局。叶藏虽然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因为被侵犯,还有父亲的原因,从小就缺乏自信,不善言语,和别人呆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感到不安、害怕、恐惧,叶藏由于太看轻自己,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太低,一味的想去讨好别人,于是想尽办法去逃避内心的恐慌。

他通过扮演丑角来取悦他人的方式,来掩饰内心的恐惧,表面上看起来跟普通人一样,诙谐幽默,率真善良,而把忧郁和恐惧深深藏在内心深处,当他这种试图掩饰内心恐惧的行为被同学发现后,便更加的不安与恐惧,结果只是加重了对心理上的伤害。成年后的叶藏被自己所谓的朋友带上了歧路,但叶藏又偏偏生的美貌,无数的女人为他倾心,而叶藏也自甘堕落,去享受抢夺钱财,在女人堆里生存,再有一次叶藏尝试了吸毒的快乐,他发疯似上了这种让人沉沦的愉悦感第一次,叶藏感受到了快乐,最后叶藏慢慢沉沦,像一个无赖一样,但内心又像是一个孩童,渴望被救赎,却又恐惧这生活,他是矛盾的,他是至真也是至恶。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一部悲剧自传,一部为单纯的生活增加悲剧色彩的添加剂,有人说《人间失格》全篇都是呻吟病语,矫情且不知所云,但我认为,这是一部真正灵魂深处的自白,相信很多人在阅读过后都会有沉沦于灵魂的懦弱和悲伤,可能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在其中必定会有一些共鸣,无论是灵魂软弱的人还是对故事主角的同情和悲悯。

在网页查阅的时候看到,有一个患有抑郁心理的人说,抑郁是生理性病变,不是说你要积极要乐观就能改变心态,这基本上是不能的,没有药物治疗是连调节心态情绪都难以做到。

而在这个悲剧中也不是没有婉转的余地,其实主角由头到尾都只是想获得父亲的认同跟爱,主角痛苦的原因是因为从小就被自己所畏惧的权威,父亲教育方式剥削感情,杀死了自我,主角本身真正的感官是对周围的感情较淡漠,最在乎的只有父亲的认同跟爱,但父亲认为主角对事情的淡漠定义为“不正常”,连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哭都要依照他的想法去做,这种死板的指令就像程式一样深深移植到主角的.意识中,如果他的父亲在叶藏小的时候去肯定他,保护他,叶藏的一生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在叶藏浑浑噩噩的一生中也并不是没有阳光挤进去过,他的妻子良子,善良纯真,人间的至真至善,但良子最后被人玷污,懦弱的良子选择妥协,内心的阳光消失了,让叶藏彻底丧失努力成为“人”的坚持。

对于这部小说,我觉得不能是说生命可贵努力的活下去,积极的生活就能改变,活着生活就会有希望,“胆小鬼连幸福都会感到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事还被幸福所伤。”叶藏恐惧的就是这样会给他带来希望的生活,活着并不比死亡快乐,同样的死亡并不比活着快乐。每一个人所在的社会条件都不一样死亡是简单的,死亡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活着你却要面对很多很多。“做你自己,然后承受为追求个性而付出的代价。”很多人尝试过第一步,摆脱不了第二步,却再走不出第一步。

我觉得《人间失格》这本书带给我的,是对自我的剥削,没有一个人是没有心理障碍的,世间能看到的只是碍于生存能不能给人便利。曾经光鲜的表面下,内心可能颓废可能抑郁,就像叶藏的一句话“所谓的世人,不就是你么”努力的成为自己眼中的世人,成为自己眼中的“你”,我们来到人间,来到此处,就是为了触及存在主义的真谛,了悟世间的真理。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篇3

人活在这世上,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到处都有枷锁来束缚住你,哪怕稍微动一下,也会冒出血来。——《人间失格》太宰治

稀稀拉拉的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它的是那种灰蒙蒙的,看的人心情复杂,有点压抑。

这本书的主人公大庭叶藏说:“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他小时候为了讨大家欢心,通过看似不经意间的出丑来博得大家一笑。久而久之,他开始怀疑自我,怀疑人生,通过酗酒,出入风月场合,等各种行为追寻刺激,寻求快乐。可这些行为却最终让他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常常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想法在徘徊,一边的我,羡慕叶藏他过人的虚伪之道,不仅能引起他人的注目,还能在讨好别人的时候,又能掩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时候我觉得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至少现在社会就是如此,在做不了被别人拍马屁的角色时,就去做一个阿谀奉承的“小人”。

可是另一边我又觉得叶藏无能到让自己恶心,因为他的懦弱超出了我的想像,除了讨好他人,骗钱骗色,空有一身好的才能却不加以施展,妻子被人玷污时,却能自我安慰这是“无条件的信任”所导致的罪恶的诞生,所以,他和社会的蛀虫也无异处。

人们总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叶藏二十七岁,就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从一个富家公子到一个无人管束的浪荡游子,嫖娼,自杀未遂,参加党派活动,吸毒,然后被亲人朋友哄骗着进入了精神病院,这些于我们来说,似乎都非常遥远,可是人就是一种奇怪的生物。读后感·居安的时候思危,处危的时候却很少抱有希望,生活越糟糕,就越喜欢把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强加到自己身上,觉得自己原来过的这么惨,人为的雪上加霜,只能让自己更加的一蹶不振吧。

虽说,我们没有叶藏他过人的天赋,但看完叶藏的一生之后,再看看自己,其实我们也没有那么糟糕,至少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远没有叶藏所生活的时代动荡,至少我们还会抱有期待,以后的自己,或许也能把那些失败的经历,甜蜜的喜悦,用轻松的语气说出来。人吧,总归不能丢了自己,否则,也就失去做人的资格了。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篇4

留在我的眼中《人间失格》可能是唯一一本,对于我来说,如果你看不懂,或者是刚看过之后对此嗤之以鼻的人,说实话我反而是羡慕你的。

或许你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有多少人曾经抱着这本书在深夜哭泣,一次又一次的指着封面的太宰治告诉自己“不要极端”“不要抑郁”“不要像这个人一样”的说教。你们可能会对此嘲笑、讽刺、讥讽、讨厌甚至是怨恨这样的人。但是,我只想说如果你不曾跌入尘埃里,你们又怎么会了解那种被世界击倒在地的绝望。

?人间失格》是主人公叶藏在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为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分别介绍了叶藏的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写了主人公叶藏为了逃避现实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其实,读完《人间失格》我一瞬间的反应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被救赎般的快乐。那时的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仅仅是只有我自己拥有这样的消极想法。我并不认为读书一定要从中学到什么才是好书。我反而认为在一本书中能从作者的笔锋中看懂自己。才是读书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

这也是我愿意在自己高三毕业在准备再次踏入大学前,再一次品读《人间失格》的原因。

初品《人间失格》这本书任何一名读者都会发现,这本书给人的代入感极强,它拥有一种让自己代入去发掘自己问题的能力,甚至是在读的过程中引发自己的共鸣。

至于我们在书中发现的问题,是抑郁悲观,还是下决心去解决问题,这些都不是小说可以解决的。

在书中,我认为叶藏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压抑自己的内心去讨好别人,这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是完全不同的。松子的讨好来自自己的内心,无比的炙热和忠诚。然而叶藏却并不是这样的,叶藏的内心战栗不已,脸上却强颜欢笑。这种心理和行动上的失调无时无刻不消耗着叶藏的精力,让叶藏精疲力竭。同时,他认为世人对他的友善全部建立在他搞笑的基础上,所以一方面他压抑真实的自己,另一方面他也为自己这份压抑、欺骗感感到可耻。

就像在《人间失格》中的每个人都期待着融入这个世界,但是在积极参与这个世界的同时,却又深深的恐惧着人类。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本书会帮助我们挖掘出我们心里面那个最黑暗的自己。但是,它并不会帮我们净化掉,它不会做任何事情,这之后你要怎么处理,全部都要靠你自己,你要如何消化这种不良的情绪。太宰治讲的是自己的故事,揪的却是读者的心。

如果你没有与作者相似的经历,那么你大可不必担心自己沉溺于悲伤的情绪,因为你不会有一丝一毫的代入感,你看到的终究也只是别人的故事而已。

我不觉得《人间失格》是一个怎么样的好书,在我的眼中,能对我起到醍醐灌顶的书无非就是好书,他黑暗、阴郁、没有光泽但是它起到了属于它的作用。就像《人间失格》中女老板形容叶藏时:神一样的好孩子。可能是对叶藏或者说对太宰治最真实的解释了。

在写完这一部作品的那一年,太宰治终于用了自己一生中的第五次自杀,成功给予了自己永久的解脱,留给了无数读者和文人永远的谈资。

所以,我们需要感谢太宰治,感谢一个和自己抗争了一生的人,用最后的勇气,为所有在未来或许将投入这漫长战争中的后来者们,下来了这样的一篇挽歌。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篇5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作者太宰治借由主人公叶藏的人生遭遇,巧妙的将自己一生的遭遇与思想刻画其中,并且借此提出身为人真切的痛苦问题,从带涩的行文中更能体会其内心深处的苦楚。

如果你发现这个世界残酷、复杂以致难以忍受的时候,你是否会选择这种“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的颓废性的人生哲学?作者通过故事情节揭露了人的阴暗面,揭露了每个人所展现的不真实的自己的虚假的一面。在作者看来,自己被认定是颓废的。在世人眼里“我更像一个丑陋的怪物,虽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个人,但社会却一直将我当做一个怪物。”他那样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谓的处世之道教养出的做戏的习惯,伪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应该讨好的人,这个碰着棉花仿佛也会受伤的谦卑的人,只能用这种做戏的方式,保留他那颗圣洁纯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间失格》描述的不是颓废的精神,而是极度的理想主义、因太过高尚而迎来破灭的理想主义。

读完此书,才真正理解了书中的一句话“懦夫,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让他受伤,他甚至会被幸福所伤”,作者敏感脆弱及纯粹的内心,让他终其一生都在试图迈向完美,注定了其孤独,注定,他迈向毁灭,被他的纯粹致疾生亡。他清晰的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冰冷,他说:“人啊,明明一点儿也不了解对方,错看对方,却视彼此为独一无二的挚友,一生不解对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还要为其哭泣,念诵悼词。“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也许他的看法太过偏激,世人么,总是相信时间有真情和温暖的。可是我们都知道,一路,走走停停,所有人,聚散离合,最终,仍旧是孑然一生。没有人会将胸膛剖开,将躯体内的阴暗秘密全数交予他人,只是为了一生中那个短短的瞬间能够感到丝毫的被在乎的温暖,略微带些自弃意味的选择轻信。叶藏不愿意轻信,脆弱单纯的心灵岂能接受随时而来的打击。面对阴暗、扭曲、脆弱,固执的呆在自己的领域里。这可能就是作者最终选择投水的原因吧?

这本书说到底我觉得并不是倡导悲观主义,更多的是理想主义。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篇6

你说,你是一位彻底的搞笑分子;你说,人活着没有太大的乐趣;你说,人间失格,你也失格。

可在我心中,你所诠释的,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人性。要知道,你,从未失格。

在《人间失格》这本书中,我领悟今生,叹惋人生。作者按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此书,书中道尽了人间的不公与人性的腐败。在第一篇,作者写下了这样的一件小事:他为了使自己受到关注,故意捉弄着自己,如在上课起立后坐下时故意摔倒,上完厕所出来时故意没穿好裤子从而引发了同学们的大笑,吸引了他们的眼球,主人公也得到了归属及关注。我想和主人公对话。此时此刻的你,将嘲笑化作为了自身的归属。又是什么引发你再次质疑呢?

你认为是自己精神上有问题,认为自己像一个小丑。不,你不是。这,是人性。

人的性情,自身是控制不了的。他们就如同电影里的男主角女主角,希望得到比其他配角多的镜头及大众的眼球。我们又不妨问问自己,当第一次接触人世时,是否也希望自己能够受到关注?还记得八岁时的一次钢琴比赛,为了更受关注,我让妈妈为我买来隆重的裙子;为了更受关注,自己一整天泡在琴房里仔仔细细弹熟每一个音节。人性,呵,又不妨说是累的自身;人性,呵,又不妨说是个人内心中的虚荣与虚伪

总有人说,人间繁花似锦。可若不去努力,度过那一个又一个黑暗的夜,又如何换取成功后的似锦人间?

作者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伪装、捉弄,他累了不,他的心累了他最终不愿面对自己,那个虚伪,却被真实的自己看透了的自己。他选择了远方的一处光明,年仅39岁。

这,也是人性。勇敢后的人性。

读完此书,我习惯性地看了背面的评论,众所周知,无非都是夸奖、赞扬,我不禁叹惋;多少名人,是死后才得名;多少赞扬,又是当事人所不知?

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是又是人性。

你,已离去。而我,会珍惜。

所以,大胆地去做每件事吧,那些自己喜欢、热爱的事。每当遇到质疑,千万别在意,也千万别停下前进的脚步而去关心起他人眼光,努力冲向自己的似锦人间,努力拥有人间似锦。

因为,你,从未失格。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篇7

本来想再看一下名著《人间失格》的,却无意间在藏书馆里,查到同名的小说,把序看完了才发现并不是同一本书。所以这本书并不是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但还是一口气看完了,心情有些压抑。

那些生活在灰暗和阴郁里面的人,遭受迫害却无力反抗的人,除了像中学时代看完《悲伤逆流成河》那样感到悲哀和难过以外,我没有办法体会他们对生活深深地绝望。

并不是所有的率真和善良都会被温柔以待,却因为率真和善良,才会毫无防备地被伤害致唯有死才是幸福和解脱。看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面不时在想,有着怎么样经历或者创伤或者心理扭曲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却还是忍不住喜欢书里的大场和留加,极度地懂事善良和孤独,才会那么脆弱又敏感。当然我没有资格去评判书里任何一个角色,因为如今的他们也是被从前的伤害的造就的。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如果你了解从前的我,你会原谅现在的我。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的一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所以对于里面大多数人人性的极度扭曲,只是觉得唏嘘与悲哀。所以,在这个世界里生存,不要独善其身,只有不断地付之善意和感知善意,才能生啊!

书的前面一大部分我不大喜欢千寻单纯到近乎无知的样子,保护不了学生甚至没有一丝察觉,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一种冷漠吧。书的最后写千寻在大会上发言说:你们一定没有活着的感觉;你们迷失在大潮流之中,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比较有感触,就像最后回来的十几个学生,虽然后来能够觉知的人很少,但是至少还有人是清醒的。善恶原本不是对立的,每个人骨子里都有多重人格,每个人也都会行善都会做恶。所以不要从别人口中去了解一个人,因为一个故事至少有三个版本,你的,我的,和真的。

在工作过程中我常常遇到温暖的学生,他们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工作的意义,哪怕一句贴心的话,也会给我很多力量和快乐。当然,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我也并不恼他们,因为一定也有我没有做好的部分,只是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一句话:生而为人,都不亏欠,愿你善良。把矛头无止境对向别人的时候,事实上,自己一点都不会开心。解决问题远比加剧冲突更能让事情尽快好起来。

也许我们,所有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孤独,有的人因此更加强大,有的人因此抑郁。如果可以,尽可能地温暖身边的人吧,强大的人其实也有软肋,抑郁的人其实也有铠甲。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7篇相关文章:

对心理培训的心得体会800字6篇

毕业前的自我鉴定800字参考5篇

党前培训的心得体会2022年800字6篇

读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7篇

大一的自我鉴定表800字6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5篇

2023年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5篇

大学本科的自我鉴定800字6篇

关于鲁肃的演讲稿800字精选6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500字5篇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800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