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的观后感优秀7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观后感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表达技巧,还能增强我们的写作信心,写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培养语言表达的精准度和感染力,以下是笔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长津湖》的观后感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长津湖》的观后感优秀7篇

《长津湖》的观后感篇1

10月2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电影,和爸爸聊天中才知道,长津湖是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电影中哥哥伍千里带着弟弟伍万里一起去抗美援朝,当时,美国有飞机,坦克,大炮,精良的装备和后勤,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只有薄薄的棉服,吃的只有土豆,在零下40度的环境里打败了美军侵略者。

看到志愿军被飞机炸死,在冰天雪地里冻成了雕像,我的双眼充满了泪水。电影中有很多人物对我印象特别深刻,雷公,伍千里,伍万里有了这些英勇的英雄们,不怕牺牲,才有了我们这一代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要学习这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长大后一起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长津湖》的观后感篇2

国庆节假期,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伍千里带着他的弟弟——新兵伍万里上战场前线与美军战斗的故事。战场上的情景很惨烈,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

看完电影回到家,妈妈将一个土豆在热水中煮熟,把它放进了冰箱的下层冻了起来。冻好后又把它给了我,让我尝尝,我咬了一口,根本就咬不动,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我一脸疑问地问妈妈这是干什么,妈妈说:“你想想,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只吃这种土豆,却没人喊苦,还打了胜仗。你也要像他们一样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说完妈妈又给我们讲解了长津湖这个真实故事: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听到这里,我想到了电影上那副画面,那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一个美军侦察兵发现一队中国军人,赶忙去查看却发现是一尊尊蓄势待发的冰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被冻上了一层霜,脸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其中有一位军人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眼紧闭着,另一只眼死死地盯着枪口,似乎只要一个不注意,子弹马上就会飞出去。还有一位军人也趴在石头,手里拿着对讲机,一副随时奉命带军队冲出去的样子。美军队长看到了,郑重地给这群冰人敬了一个军礼,他说:“面对这样的敌人,我们是打不赢的。”这群冰人是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都被揪了起来,零下几十度,那么冷的天,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志呀?拥有这种钢铁意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怎能不胜利呢?和他们相比,我真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以后,无论怎样的困难,我都要克服。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中,我们应该感谢那些革命战士们,是他们奉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现在的和平,才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可以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建设我们的祖国,不辜负革命前辈的期望。

《长津湖》的观后感篇3

在我小的时候,爸妈常给我讲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故事,如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国庆期间正值电影《长津湖》上映,热爱抗美援朝故事的我当然不能错过,于是全家一起出动观看了这部影片。

?长津湖》真是拍的很好,它描述了建国之初为了保家卫国,志愿军战士奔赴朝鲜战场,与入侵者展开英勇斗争的历史,歌颂了志愿军战士无畏的英雄主义和强烈的爱国精神。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长,震撼人心的场景和与敌人你死我活的战斗场面,让我时不时屏住呼吸。寒冷的朝鲜冬天,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围着火炉吃着火鸡,志愿军战士却在冰天雪地里潜伏,一天只有一个冻土豆,两者的鲜明对比又让我禁不住潸然泪下。

在这部电影中,除了伍千里、雷公等人物外,还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句是“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我国的志愿军战士还能说出如此坚定、如此励志的话语,实在是难得。还有一句是“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在面对敌人进攻的时候,战士们不是不怕牺牲,可是为了他们身后可爱的.祖国,可爱的人民,可爱的大好河山,他们又不得不去打。他们抱着这些信念,最终粉碎了美军狂妄的计划。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走出影院,看到灯火阑珊的街道,看到和平宁静的城市,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的国家现在这么强大,人们的生活这么幸福,就是因为有无数的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啊!我现在是小学生,我们应当铭记历史,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要将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安宁继续传递下去!

《长津湖》的观后感篇4

?长津湖之水门桥》,让观众对此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回家的烈士,可能是个脾气倔强、从不服输的愣头青,可能是个希望早日和家人团聚的老兵,可能是个重情重义、时刻想着别人的好兄长……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和今天身边可爱的年轻人一模一样,就好像是我们的朋友、兄弟。

他们很“普通”,可在国家和民族面对挑战的关键时刻,他们又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护佑着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最伟大的英雄也是最可爱的“人”,这正是广大观众看完后红了眼眶的原因。

从“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到对复杂人性的刻画和塑造,这不光是电影叙事语言的转换,也是国产电影审美风格的不断更新。可感的电影艺术才能真正动人,宏大的叙事、伟大的时代应该投射在具体的人物和生活之中。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伍千里及时阻止了弟弟杀害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美军指挥官。他说得很清楚:有些枪可以打,但也有些枪可以不打。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中国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主动挑起战端。这个道理不需要过多的阐释,就隐藏在电影的镜头语言之中。

?长津湖之水门桥》正和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主旋律电影一起,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讲得越来越精彩、生动。

《长津湖》的观后感篇5

电影长津湖之所以感人,之所以能触动观众的心灵,是因为此次战役意义重大!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东线部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以巨大的伤亡代价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彻底逐出了朝鲜东北部,同时也标志着麦克阿瑟“圣诞节攻势”的彻底破产。

电影长津湖之所以感人,之所以能触动观众的心灵,是因为电影所反映的情景真实!在零下40度无遮无盖的野外阵地上,身着单薄的军装的志愿军战士,我们最可爱的人,为了战役的胜利匍匐在雪地上纹丝不动,成建制的被冻死。此情此景,谁能不流下泪水。

回归现实,我们该如何缅怀先烈?我认为,看了长津湖不能单单感动一阵子就完事,我们能学习的还很多!别的不说,单从文风这个小侧面来说起吧。

长津湖战役结束后,志愿军第27军几万人的总结才4页半,文风朴实、总结精练,敌情分析一句话就把美军战术特点高度浓缩出来了,并且还有优劣态势总结,非常务实。而如今,个别单位和地方,一个小小的处、科年终工作总结都10多页,有的个人总结也七八页,多是大话套话,华而不实。

文风和作风是成反比的,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而不是推字敲词,不能为了排比、对仗、华丽,浪费了一包又一包a4纸!

《长津湖》的观后感篇6

长津湖讲述的是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东线部队以钢铁般的意志,扭转战局,为长津湖战役做出巨大贡献的故事。

这里面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感恩节的时候,美国军营的士兵吃着火鸡,甚至还可以喝到咖啡,而中国的战士们却在雪地里啃着冰冷的土豆。在这种差距悬殊的战斗中,中国人竟然赢得了胜利。我们眼中看似晦涩的知识点,是他们风雨飘摇的一生,是他们连尸体都无法完整的交给亲人,却为革命献身的一生。这样的英雄是值得我们后辈一直铭记的,我们所崇拜的也应该是这样保家卫国的英雄。

在美国的士兵吃火鸡时,两个士兵的对话也让我感触很深:“明年感恩节一定请你到我家去”。“好,要是我们能活着回去的话”。

这让我想到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信》中的一句话: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那些美国的士兵肯定也不希望战争,肯定渴望光明与和平,但是在大的势力下,他们只能选择屈从。这可能是美军最后失败的原因之一,士兵们是因屈服统治者的野心而作战的,而中国革命者是为守吾土而奋不顾身,为了他们的下一代不再有战争,这种信念支撑他们无所畏惧的迎着敌人的炮火冲去,最终取得的了战斗的胜利。

《长津湖》的观后感篇7

从情感上来看,《水门桥》将爱国情、战友情、亲情、兄弟情、父女情全部展现出来。

不同角色身上有不同的情感,整体是爱国情,正如所有七连的战士朝着祖国的方向敬礼,那一刻那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梅生和女儿的约定注定没办法完成,但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女儿,却成为所有观众的牵绊。伍千里和伍万里的兄弟情,最能打动人心,特别是伍千里的最后一幕,看得人热泪盈眶。

如果说《长津湖》只能让你哭一次,那么《水门桥》会让你哭三次甚至更多,因为前作收敛的情绪,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隐藏。

人物结局来看,《水门桥》的整体基调是悲壮的`。

如果说导演在《长津湖》还有一点仁慈,不告诉你每个人的结局如何,那么在《水门桥》中,导演就夺走了这点仁慈,让大家面对血淋淋的事实。

?长津湖》只是介绍七连和五连的战士,但是《水门桥》却给每个人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这部电影中,每个人的结局都有相对应的画面和故事,为了不剧透,就不做多说。每下线一个人,影院就会传来啜泣的声音。

?长津湖》的泪点是雷公的离开,而《水门桥》的泪点是七连再次点名的时候:“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

不是泪点低,就算是汉子在听到这段台词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我想这一幕会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撼动的画面,会深深地记住这句台词。

《长津湖》的观后感优秀7篇相关文章:

电影《八佰》观后感500字5篇

2022高校组织示范微课观后感5篇

2022高校示范微课观后感6篇

狙击手观后感心得5篇

家庭家长观后感6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最新8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精选6篇

中国梦,劳动美观后感8篇

2023年天宫课堂观后感8篇

《八佰》电影观后感800字8篇

《长津湖》的观后感优秀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