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后感记录阅读时脑海中闪过的灵感片段,这些都很珍贵,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把阅读时的情感体验转化为理性的思考,以下是笔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篇1
这次读书活动发的稻盛和夫的《活法》,《活法》是稻盛和夫在70岁高龄写的一本书,集结作者一生成功的经验,有句名言“30岁人写的书看,50岁人写的书读,70岁人写的书品”一本书如果是作者在古稀之年的时候写的书,会是其人生的经验,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都是值得后人去慢慢品味的,但是稻盛和夫作为一个创办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领导者,分享更多的是成功经验,《活法》这本书里的经验都是很简单易懂的一些道理,从我们懂事起,长辈就在教导我们,但是很少有人能去一辈子去坚守,因为这或者那的原因就放弃,但是稻盛和夫坚持下来,所以其人生是辉煌的,是值得回忆的。
今天我所处的企业也因为社会和外部经济发展遇到一些麻烦,企业的效益暂时在下降,很多人因为暂时个人经济收入的原因离开公司,使我想到稻盛和夫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一家陶瓷企业,已经几个月发不出来工资,很多和他一起到那家企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离开,稻盛和夫也想过离开,但是外面没企业要他,就选择留下来,并把自己的卧室也搬到实验室,住在实验室,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研究出一款新产品,得到老板的赏识,并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并后续自己创建京瓷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四大经营圣人之一。而那些选择离开的人,没有一个人记住他们的名字,这就是社会对失败者和成功者的最大区别。同样,今天很多离开企业的人,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选择离开,在人生这样一点小的波折面前,都不能去担当,人生或者事业是很难走上很高的高度。
人活在世上就一辈子,就像小沈阳讲的小品:“人一睁眼一闭眼再一睁眼这一天就过去了,一闭眼再不睁眼这一辈子就过去了”人一生是很短暂的,肉体随着人的离去而离去,物资随着人的离去而归属他人,只有思想是可以传递的,人要证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次,就必须把自己的`思想传递下去,失败的思想是没有人会去关心的,人们只会学习成功人的经验,所以我要立志当个成功的人,去传播我的思想,稻盛和夫传递给我们的思想都是很简单的,就像成功的经验都是简单的,但是能坚持就是胜利,我也会坚持下去。
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篇2
通过阅读稻盛和夫的《活法》,我深深被他的哲学观和人生观所折服。对这本书感触颇深,更知我们的人生需要更多的“精神粮食”,我们的精神需要不断的提高才得以升华。稻盛和夫是两大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公司和日本第二电话电信公司创始人,是日本唯一在世的“经营之圣”。他很善于总结,他通过其亲身的经历为向我们阐述了简单人生的有价值“活法”,并希望其毕生总结出的人生哲学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最正确的人生道路。
稻盛和夫在书中说:“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所谓能力是指才智、健康等先天因素,而热情是指工作努力和干劲等后天因素。先天的不足可以通过后天来弥补,而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决定了人生的结果。我们需要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而这本书全面地讲述了他以何种思维方式去实践了他的一生。
磨练意志,提升心志。里面讲到日本人为什么丢失了“美好的心灵”,这里说的是谦虚这种美德正在被日本国民遗忘。说实在话,谦虚不光在日本被人遗忘,在中国也慢慢被遗忘,不知从何时起,受西方国家的影响,更多的是强调自我,坚持自我的主张。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来不及深思,变得有些急功近利,道德观渐渐丧失,更多是追名逐利,强调金钱至上和物质享受。这样的社会催生出能力优先,而不是道德至上。其实,越是高速发展的社会,越需要我们停下脚步,去静观细想。我们想要在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我们想要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以利他心度人生。做人要一颗美好、纯净的心,就是利他之心,要有爱心,与人为善,就是为家人、为社会尽力。要为家人努力工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为家人和公司多作贡献,同时帮助朋友、亲人、孝敬父母,为社会多做好事、善事,但要量力而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会更美好。以利他之心度人生,社会更加稳定,人生会更加美好,家庭会更幸福美满。
最后我感悟到努力勤奋地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诚恳地反省并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磨炼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义。
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篇3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的人生我做主。
我们生活在21世纪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时代里,我们的物质是充裕的,但是我们的精神却是空虚的。
在这个时代,只要我们肯努力,那我们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可是大部分人却是消极悲观的,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没有明确的价值观。
图片
所以我们必须要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活着,只有自己才能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的答案。
我觉得人生就像一场修行,修炼的是我们的行为,修炼的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每一天遇到开心的不开心的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锤炼我们自己。
我觉得我们今天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以及别人的嘲笑打击都是我们未来成长的“肥料”。我们勇于面对克服打败一切阻碍我们成功的道路,全部踩在脚下奠定我们的未来的成功。
有一句话我非常的喜欢:我们不能决定我们的生和死,但是我们能够决定生死之间。在我们活着的这个时间里,我们必然要尝尽人间的苦乐。
我们唯有不懈的努力,顽强的奋斗,才能够更好的磨练我们的心性,我们才能够让今天比昨天做的更好,明天又比今天做的更好。
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更比一天好,这就是我的人生目标。
只要我相信,并且一直坚持做下去,我就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绽放属于自己最辉煌的光芒。
当然在这21世纪这个大染缸里面,我们可能会被磨练的更高尚,也可能被污染的更卑微。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取决于我们的人生态度,正所谓损人利己者不为、利人利己者为,我们必须要有属于我们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简单纯粹,有正确的思想和理念,这就是我们人生不可动摇的指南针,这样我们才能够不停的升华自己。
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的发挥我们个人的才干,最终取得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相反,如果我们利益熏心,唯利是图,徇私舞弊,那么我们的人生必然走向失败。
就像我们今天的公司企业文化一样。
公司一直秉承“做人的文化”就是最好的文化,"義、孝、忠、悌、信、礼"是我们为人的准则,也是我们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的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准则,我们只有时刻坚守我们的做人原则,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大舞台上立足释放我们的光芒。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具体执行的方法一直是困于我们自身,提升我们自己是有专门的特殊修炼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惑,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我倒觉得重复就是最好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如此。
在工作中,我们大部分人会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觉得索然无味,疲倦不堪,其实也恰恰是他们没有领悟。
正所谓精益求精,只要我们时刻全身心地投入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对于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都用心思考,反复去琢磨和推敲,一次又一次的行动和总结。
他就能够磨炼我们的心性,磨练我们的心智,提高我们的智慧,在不知不觉间就会成就我们自己,我们也必然会做出一番属于我们自己的事业。
就是所谓的一念生死,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们今天竟然明白了人生的真理,我们就更要珍惜父母赋予我们的生命,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我们都应该极度的认真,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时间,每一个瞬间都将一去不复返。
只有我们极度的认真,坚持这样的人生态度,我们就能够从一个平凡的人脱胎换骨,改头换面,成就非凡的人生。
奋斗的一生就是幸福的一生,悲观的一生就是痛苦的一生,所以我的人生我做主,我要时刻铭记提醒自己,此生一定要成就伟大的人生。
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篇4
?活法》一书,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对他的生命哲学的讲述。书中的文字虽平实无华,但却足以撼动人心。
可以感受到,稻盛和夫先生内心深处,有着最简单的人生观。
稻和盛夫很善于总结,他用自身经历的事情向我们阐述,人生最简单有价值的活法,并希望其毕生总结出的人生哲学,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最正确的人生。
当阅读书本时,你会发现,《活法》一书中很多道理,其实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贴近,甚至有些道理我们都能倒背如流,但就是这些简单的道理,需要我们去融汇,去理解,才能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也正是这些道理,影响着稻盛和夫的人生道路。
而我对书名的理解是:所谓“活法”,就是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人。
书中提到,“有一个感恩的心,乐观的接受,充满善意,有理想........”,其实就是做人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是非凡人生成功的七点,一个人的心态乐观,生活也会跟着阳光;
而消极的心态则是失败的源头,更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人会在悲观中,越来越受制于自我的阴霾里,畏缩在狭隘的角落。
这一点让很多时候处于工作、人生迷茫时,可以豁然开朗。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工作和生活感到彷徨,或找不准人生的导航方向,这时候其实我们是很容易处在一个悲观的自我圈禁中,这时候我们只有走出自我的阴霾,胸襟才会开阔,心态变得阳光,凡事往好的方面想,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每日的朝阳,你会发现在工作中,你已经在慢慢的进步。
稻盛和夫还认为,做人最基本的规范,就是坚持行善。学会感恩,是我们毕生该学的。当我们觉得周围的一切对自己不公平不优待的时候,请想想我们为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社会做过了什么,是否这一且都是理所当然的。每个人都应该对生活心存感恩,学会拥有一个善待他人、懂得感恩的心。
总而言之,书中围绕的几点,其实就是
1)真心:做人认真、做事认真;
2)诚心:诚信、诚恳,做人诚实;
3)虚心:谦虚为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4)恒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5)爱心:善良的心,懂得感恩。
希望这些做人的简单道理,我们都能懂得。
与君共勉。
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篇5
每日忙忙碌碌,不时感到茫然,更有些许莫明的焦躁,偶与朋友聊聊,却也难解心中的疑问。不惑之年已过,可心中仍有诸多的疑惑和烦忧。然而,看完稻盛和夫的《活法》,却忽然有一种久违了的豁然开朗的感觉,使我更加明晰了人生的意义。
平日里我们大都忙于生计,却很少停下来思考,究竟怎样的活法才能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物质生活固然重要,可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更使人心明眼亮,使人生更有意义。因此我必须要说,感谢公司领导为我们烹制的心灵大餐。
?活法》一书的前言是这样写的:我们现今生活在纷乱如麻、前途未卜的“不安分时代”。富裕却不知足,丰衣足食却礼节不周,充分享受自由,有时却倍感闭塞。的确,生活好了怎么还会感到空虚呢?作者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人生的意义在于提高修养,磨炼灵魂。说得真好,人活着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把人生各种不幸都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经历一次考验人格就得到一次升华,就会获得一笔莫大的人生财富,从而使得自身修养不断得到提升。有时经常觉得工作压力大,有许多的担忧。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很大的自信。我会把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化为动力,发挥自己最大的热情,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着就是幸福的,工作着就是快乐的。这在自己付出努力得到回报的同时也是对国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这本书对我触动较深的还有作者所写的磨砺心智的“六个精进”。当我们真正能做到付出最大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一心一意坚持做下去,不骄不躁,不断净化灵魂,并做到自省自戒,我们将会变成另一个脱胎换骨的自己。另外,作者还告诫我们要感谢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可是我们都在追求什么?房子再大也不算大,越大越好;车子再好也不算好,牌子越亮越好。我们早已迷失了自己,却浑然不知。心怀感恩,这是最基本的美德,然而也需要我们去一遍遍重温。如果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行善积德,心怀感恩,可以想象,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的美好。
读一本好书,不但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还会改善到自身的行为举止。读罢此书,我们便会不自觉地去三省吾身,然后在不断完善自身修养的过程中成为像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心怀感激少有愤怒的君子。是啊,有个平和的心态,心中少有太多欲望和抱怨,我们才会处事坦然。无论书中有多少的真谛和教诲,最终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体会。我相信自己已经在读书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坦然。正如作者所期待的那样,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乐趣,也坚信自己会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幸福人生!
如果你真正走进了稻盛和夫的心灵世界,那么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活法:坚持、宽容、勤勉、热情…其实活法,本不应该成为困扰我们的话题,不是么?
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篇6
?活法》这本书,非常质朴,不管是思想还是描述。
以前并不知道稻盛和夫,是在看了王育琨《稻盛和夫的强者思维》之后,才知道原来稻盛和夫就是kddi的创始人,kddi这个名字是在看《大奥》的时候知道的,在片尾的广告中,一个甜美的女声,念出这个名字。尘世间的关联是这样,在不知道的时候,它们存在,但恍如不存在,因为不了解前因后果,充其量,只是一种埋伏,在把相关事物关联起来以后,仿佛其中自有因缘,不管迟早,终究要知道,应该知道。《稻盛和夫的强者思维》是这样,《活法》是那样得。
稻盛和夫形容现在是乱世,这是一个有趣的形容,诚然,现时代,科技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阶段,网络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物质前所未有的丰富,但是,我们并不一定比过去更加快乐,成长的过程也许意味着越来越少快乐,这是一种悖论,但似乎是一种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乱世,并非指战乱,而是思绪的茫然。这在查尔斯汉迪《饥饿的灵魂》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我们也许曾经拥有或者向往田园诗一般的生活,但随着我们的漂泊,越来越遥远,遥不可及。
身居乱世之中,重新审视活法,意图告知人们,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从商道到人道到佛道,稻盛和夫所走的道路,也许与常人不同,在成功之后,似乎才能够去探寻人生真谛,而如果说人人都要走这样的道路,那么,世界太拥挤,而时间太短暂。
所以我的方式是看书,看电影,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探求和学习。快乐,仍然是我的目标,或者说,对我,是一种人生真谛,它最终的实现,也许是适当的自私,也许是忘我的无私,但无疑的,当我在阅读,在倾听,我可以拥有快乐,真实的触摸到。在这个意义上,努力地工作和努力地娱乐,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我来说,原本工作也是娱乐的方式,一如娱乐也可以视为工作,如果说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智慧宝库才能够释放无限睿智,从而拥有坚定的正确的人生观(当然正确因人而异)和不可动摇的人生指针。藉由这些,也许可以使成长的过程拥有越来越多快乐而不是反之。
自今年开始,我如稻盛和夫所说的,从根本上去思考生活方式,纠正了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对于喜欢的东西不加节制从而可能影响到健康,高品质成为我所追求的目标,不管是高品质的时光还是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把质量管理从工作融入到生活,对世界的看法也因此不同,如果说这是换了一种活法,那么它应当也是一种积累的结果,很多年的积累,从量变而致质变。这也并非只是《活法》一书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算是导火索。关于人生的意义,即使我深知,上升到哲学意义也许让人痛苦,但并没有停止思考过。
人生单纯而又复杂,生老病死是我们无法避免之事,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涸?答案是让它流进大海。我们的归宿已经既定,要做的就是在进入大海之前寻找到正确的路途,清晰自己的流向,而不是在找到大海之前就蒸发。——我习惯性地用我们,但其实,我当然知道,更贴切的形容是我,我从不勉强别人,尤其是在生活方式方面,人也许不是生而自由,但为什么要对别人横加干涉呢?尤其,是以爱的名义。昨晚看李敖的访谈,提到他的女儿,李敖说,他对女儿不干涉,女儿有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父亲,非常之少。如果缺少这个土壤,李文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不得而知。
世上千人千面,各有各的活法。稻盛和夫写这本书,应当是本着大乘的想法,不仅自度,而且度人,自然,度人要讲缘法,佛度有缘人。我也不知道自己有缘无缘,只是在读书的时候,心头如清水流过,清风拂过,仍是套用汉迪饥饿的灵魂(真喜欢这个说法),对于灵魂而言,它们应是好的营养。
稻盛说,“我坚持了一种单纯且强有力的信念——追求人间正道的做人准则”,这也是我的信念,不过我这样做的缘由却是因为懒,谎言使人疲惫,因为一句谎言需要不断的谎言累加去圆谎,单纯的、始终如一的思想和行为,对于懒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一如说白痴是最快乐的一样,因为单纯而快乐,在复杂的商业社会里,这也是一种方式,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靠义谋利,正大光明。
不过我做不到稻盛说的“要竭尽全力、真挚、认真地活着”,可以真挚、认真,但是竭尽全力就太累了,我还是更喜欢一种游戏的态度,不是指打游戏,而是在认真和不认真之间把握好度,不必用力过度,凡事适中就好了。中庸,是我向往的境界。
稻盛和夫描述宇宙的意志的句子非常动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让一切更加美好,使一切进化发展的力量,这也可以说是宇宙的意志”。这种描述,类似于席慕蓉说的永远的美,永远的爱,永远的信心,相信和希望,生命才能够永不凋败:即使年华老去,躯体衰弱,在心中,会有常开不败的花朵。这迹近神话了,但是,世上有人做到,那么,就是可以企及的。
也即是因此,在探究生命真相的过程中,当然是会因为残酷的世相而震惊,但不会因此放弃信念。“不渴望的东西,就不能靠近自己”,这需要钢铁般的意志,洞悉世相而仍能保持热情,才是真正的勇敢。
美好的未来孕育于正确的活法之中,我相信。
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篇7
我每次乘飞机习惯带本书以便无聊时打发时间,一天出差前向同事借书,他随手拿起一本稻盛和夫的《活法》,感觉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倒方便携带。阅读本书如身边一位长者语重心长的对我讲解人生的真谛。曾经我也为哲学老师讲人生观价值观如何重要而觉得可笑,可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遇到一些人遇到一些事,愈发觉得自己年幼的无知和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而本书每一标题的内容都值得我们深思,反省。
稻盛和夫的哲学就是要我们懂得,人类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练灵魂,要课以自己比他人更为艰苦的人生,并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努力、诚实、认真、正直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学会知足,以利他之心生活,不断积累善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并贯彻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成功和辉煌,同时也是人类走向和平幸福的王道。
追求正确人生态度和人类应有的状态已经不是我们个人问题了,稻盛和夫的哲学为了把人类引向正确的方向,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有义务认识自己的责任,终其一生去努力磨练灵魂,使灵魂更高尚,一点点反复精进。努力勤奋地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诚恳地反省并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磨练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人生意义,才是稻盛和夫哲学阐述的真实的活法
稻盛和夫提出以原则思考,化繁就简是做人和做事的原则,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作为个体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一把尺子,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度,就要明确告诉自己不能做。
真理是一根线织成的布。所以,所有事情越单纯越接近它本来的状态,也就是说越接近真理。于是用简单的方法去对待复杂的事情,这种思维方式很重要。其实用最朴素的原理却能解决大问题,很多问题是我们想复杂了。人生的原则如此,工作的原则亦相通,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认真分解,然后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从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往往遇到的难题也能解决。
该书以稻盛和夫本人的成长历程来给予劝告,当我们用他的哲学观来看待事情时,所有的困难都会突然出现简单有效的解决之道。他认为:工作现场有神灵之声。当我们工作中遇到困难无论怎么想办法、反复试验不断摸索、处处碰壁,无计可施,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时,此时事情才刚刚开始,此时,应该恢复冷静,然后面对现实对产品和现场,重新审视、体察、倾听,才能听到产品对我们的私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其实我工作亦经常遇到困难,面对困难百思不得其解,而此时我一贯的做法也是不作为,认真反省自己,把思路方法过滤一遍,如有可能尽量去现场,在现场中仔细观察、善于分析,以现场发生的现象及收集的数据来分析问题,难题往往也能解决。当我们遇到困难仅凭想象和经验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尤其当我们面对的产品有其独特性时,这种面对 产品,亲临现场掌握该产品的特性变得尤为重要。08年,我负责太仓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在提供试验大纲时心理很害怕,因为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试验且对该类型超临界机组不了解,但项目立了总要做吧,多方查资料并向前辈学习还是心理没底。在做试验前一个礼拜我去电厂熟悉情况,每天对着ip系统看,与运行人员交流机组运行情况,慢慢的了解了该机组的特性,到做试验时也就有信心了,项目可以顺利进展。
通过本书的阅读,感觉与智者进行了一番长谈,对此受益颇多。
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篇8
人的一生究竟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才会真正做到保尔柯察金所说的那样: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之前我一直对这句话感到迷茫,直到现在读了《活法》才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通过看这本书对自己之前的人生观及生活方式深感惭愧,从而也坚定了自己以后的“活法”。
记得以前的自己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生活中没有激情,没有目标……而这种日子也可谓是度日如年!看完《活法》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自己不仅仅是缺乏热情,更为重要的自己本身的态度有问题。稻盛和夫认为人生的成就等于努力,能力与态度三者相乘,而这三者中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态度。因为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今后的成就,只有先端正了态度的人才会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当然或许在努力的道路上会有风有雨,但是我们要坚信坚持下去风雨过后是彩虹。或许你才智一般,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样可以走向成功,又或许你才智过人,但是如果因此而骄傲自满导致整天高人一等飘飘然最终不求上进一样不会成功。我们要时刻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因为一个只只索取而不知感恩的人最终会陷入欲望的深渊不能自拔,一个人只会追求个人私欲最终会什么也得不到,甚至严重的还会把自己逼入绝境,现实中的贪污官吏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么?人们通常会对别人的错误了如指掌,对于自己却往往是“当局者迷”。实际上我们应该不断反省自己,切不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只有不断反省自己,才会不断完善自己。
看了《活法》真是受益匪浅,感触良深。而我从现在开始也会不断完善自己,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活法稻盛和夫读后感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