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梳理好写作框架,才可以写好自己的心得,写心得体会是为了记录我们内心当时的收获和想法,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对美术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对美术心得体会篇1
参加社团活动的孩子大都没有经过任何美术训练,一切都从头开始。按着往年,我都是一边在画板上示范,一遍口中念念有词地讲解,从来就觉得比较别扭:通常在解说的时候示范得不够到位,而在示范的时候又很想全心投入其中而不要分心去给孩子讲解,但我又不能不两者兼顾着。虽然别扭,但却从没有想过办法解决它,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踏着自己的脚印走着,这路自然就是一个圆形的结构——走不出去。
今年,又是如此。在这困厄中,我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既然两者不能兼顾,就得寻找解决途径,使两者都做到完美。于是,讲解与示范分开了,我现在采用先讲解给孩子们一个整体印象,然后给孩子示范以直观感受。而讲解的内容我打印出来张贴在画室里,题目就叫做“铁梅说画”。
现在我发现,“铁梅说画”真好,一方面解决了前面提到的问题,另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了学习的便利——孩子可以随时去了看看一提醒自己该具体怎么做。
任何一个孩子都要想做到最好,只是有时候他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所以,老师可以给出一个个具体的指导准则来帮助孩子做好他自己。《出类拔萃》的作者克拉克老师不就有“做好学生的51条准则”以供孩子在学习、礼仪等方面参考吗?我也可以学一学。
当然,我也跟孩子说:艺术讲究特立独行、标新立异,“铁梅说画”只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参考,你完全可以在这基础上有你独特的理解,但是,一旦你选择了独特,我就一定要听到你的理由——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并达到你所说的艺术效果,我会照单全收。
听起来前后有点相悖,但前者是给孩子指明方向,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给予孩子自由——审美自由。
这是我审美人生教育的一个佐例。
以下便是“铁梅说画(一)”:起稿
恭喜你,你的第一幅作品即将诞生了。
1.一般情况下,所画对象要全部画进你的画面中。
3.所画对象的重心通常不安排在画面的中线位置上,最佳的位置应该是黄金比例的位置。花木还要考虑叶片的朝向问题,通常花叶多的方向空的位置偏多一些。
提醒:
1.运笔:通常空心握笔比较好。细节的地方可以用写字的方法握笔。
2.坐姿:腰板挺直很重要。这不仅使你的眼睛与画面之间保持最大距离,也可以使你的身材更挺拔。
3.画架:画架不是用来搁脚的,而是用来有力支撑你的画板的。
对美术心得体会篇2
20xx年7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县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当接到这个通知,我即激动又担心,激动是因为能有这次学习的'机会,我感到高兴,担心是因为我们这次培训完后要和全镇的教师进行交流,这次肩负着领导和老师们的重托,我要做好了思想准备,把握这次学习机会,完成这次培训任务。
今天我们培训的是美术教学,虽然天气炎热,但丝毫没减老师们培训的热情,老师们带着相机、电脑、笔记……做好了一切学习的准备。
上午是闫老师的讲座“美润心灵美智成长”,闫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了解了现在美术教学的现状和误区,让我们对美术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目标和方向。开始闫老师给我们出示了几幅画让我们看,我们看到的每一幅图画中都有房子、小鸟、太阳、花草并且每一幅画上的这些事物都是一样的,当闫老师问我们是多大的孩子的画时,我们感到疑惑,难道这不是幼儿园孩子的画吗?接下来闫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们惊叹,这几幅看似一样的画分别是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孩子们的画,孩子的画已经严重的模式化、图案符号化。从幼儿园到初中孩子的想象在画中已经找不到,孩子们已经脱离了生活,他们懒于观察、懒于发现、懒于创造……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扼杀了孩子们想象力?“一辈子只画一幅画”多么可怕的现实,我们恍然大悟,我们该怎么办?在闫老师的引领下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让孩子画自己眼中的画”,让孩子们亲自走进生活,走近自然、去体验、触摸、观察、感受……..让他们在绘画中感受到真正的真善美。
下午是县园的三位老师的精彩的讲座,他们各有千秋,从不同的角度讲了怎样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现在的美术教学并不是单一的用笔画,而是用各种形式、各种材料、各种方法作画。通过学习让我们领略了内容丰富、材料多样、作画形式独特的美术活动,创意版画、流动的色彩、撕贴想象、拓印想象、临摹写生、水粉涂鸦、文字想象等,我们身边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孩子们作画的工具,如:土豆、白菜、树叶、鱼等等,在现场我们亲自体验了‘纸浆甩画’‘实物拓印’从中感受到了那种成功的快乐和新奇,今天我们看到了,只有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善于去创造、发现、创新才能使孩子们在绘画中找到快乐,找到兴趣,找到自信。最后李彦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各种笔的涂色技巧,让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在教学中应该怎样的去指导孩子,同时观看了她们幼儿园举办的美术展览,让我们大开眼界。
虽然一天的培训时间短暂,但让我感触很深,也收获很多,不但增长了专业技能知识,还提升了教学理念,我深刻的体会到,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孩子才能在美术中找到兴趣找到快乐,只要我们认真、用心去做,我们的美术教学就会越来越精彩!
对美术心得体会篇3
我有幸参加了这一次由市教科院组织的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这次的学习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内涵丰富的、而又极具启发性的学习。
在此次培训中左杰老师结合我们本地区特色,深入生活,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间特色的校本美术课程资源,给了我极大的冲击感受,看到了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对我们地方传统的继承、发扬及创新。在周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她扎实的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她能够轻松的驾驭课堂。从他们两位老师身上,我感受到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
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不仅是一名美术人,还应该是一名文化人。
对美术心得体会篇4
11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小学美术教学研讨会。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与了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来推进我本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有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提高。
本次参加美术研讨活动,听了5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从精彩的5节课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实在”,授课教师在讲课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的距离可谓是近之又近,没有花架子,他们注重利用身边的生活注入教学,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开发学生思路,以便达到教学的目的。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进行探究和研讨教学。通过这次学习,也让我有了一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挖掘美术课的价值
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学生在美术课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通过本身具有的美的造型,表现生活,传递信息,一名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造型中外在美以及内在美,并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里,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
二、美术课程逐步“多元化”
进入“视觉文化”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当今科技、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美术不仅仅是审美和创造,它和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一样是人类文化中各具特色却又无可替代的语言系统。现在学习美术的目的并非是涂涂画画产生一件作品而已,而是让学生能从“人文性质”的高度更深刻地理解美术和运用美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要重视培养学生观赏美术作品的爱好和习惯。
视觉艺术的冲击,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科技的发达在美术中得以应用以及所取的视觉效果,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观摩学习虽然结束,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可心里有些意犹未尽,自己在教学中应该有新的创新,对教材和学生多琢磨,使自己的美术课有新的提高,以此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对美术心得体会篇5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在美术课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创意的美等等。此次培训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欣赏课的欣赏方法和六堂精美的教学示范课。分别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进行教学,既有专业性又不失综合性,使我们收益匪浅。经过综合评课、消化、学习,我有以下三点感悟:
感悟一:关于教师。
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上课的老师自身的素养,语言的功底,思想的修养,文化的积淀,心态的调整,课堂的掌控,提问的技巧,意外的处理,都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是否对学生是真正的关注和尊重,及对美术真正的热爱和投入。而这些,恰恰是作秀作不出来的东西。所以无论是偏于传统的课还是偏于前卫的课,都可以由老师上得十分糟糕或者十分出色。
感悟二:关于课程。
很多专家对新课程下的教材,教法及课堂实施的情况是担心的,因为作秀成分太多或许是很多公开课的通病。新课程没有让我们反对传统,应该意识到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是要继承和发展的。太多所谓华而不实的探究活动是一种浪费,没有必要再让学生通过一些乱七八糟所谓的游戏和活动去探索,太多的活动又难免忽视课程最主要的难点和重点设计。时间有限,一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一定要简要而明确,关键不在多而在于有效而巧妙地解决。如《认识图形标志》的设计简洁明了,没有什么特别花哨的活动,通过欣赏“旺仔牛奶”的图像,让学生来猜“这是什么标志?”这个标志是学生所喜欢的,一时间炸开了锅。用它作为引言,导入课题独具匠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所期盼出现下一个标志。在老师准确、温和的语言和细腻的引导下,使课堂内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标志的规律(如:警示标志、公共标志———),重点突出和难点明确,解决起来又似乎水到渠成,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
感悟三:关于学生。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这需要老师细心的发现和巧妙的挖掘。作为教师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就是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使用肯定,使用赞扬,使用引导,使用评价,使学生的情感和灵感激发。比如《民间玩具》一课中,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设计资料,让学生去思考、感受设计的定义、方法,并抛出很多包袱,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设计日用品,这当中教师做的只是引导,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力。
学习是很广阔的概念,听、说、看、想、做都可以包括。老师和学生一样需要不断通过各种类型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这次活动给老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这个机会的含义不只是听课那么单一。根据实际情况,取我所需,为我所用。
聆听专家准确,坦诚,幽默,犀利的精彩讲座使人受益匪浅。专家对如何做一名教师的整体思考,对教书育人的诠释,对人生的感悟,为我们开启了思维,使人深省。
对美术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