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我们的作文写的优秀,一定要思路清晰才行,各位对于写作文肯定不陌生吧,以下是笔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李白满分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李白满分作文篇1
一袭白衣鎏金鞍,当年你倚剑出长安,酒入豪肠,七分诗意三分恣意,响彻盛唐几十年。
他是李白。
当年,他出门游历,四处结交好友。他挥毫使墨,写下了锦绣诗篇“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也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此扬名立万。活在山峦中,游在碧波间,探景色秀丽,品人生百味。
后来唐玄宗下诏令其征赴长安,他终于可以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了!殊不知,唐太宗对他的期望仅仅只是点缀太平盛世,取悦君王名动天下。但他却不甘如此。他在朝时要高力士脱靴磨墨,离朝时要放白鹿于青崖间,这是何等的自信洒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面对政治内里下的黑暗腐朽、不公无奈,他终于发现自己的人生不应就此在官场上谢幕。他有自己的一身傲骨,有雄伟的抱负,何必拘泥于朝堂?当年的入长安、探朝堂,失败了?不,他要继续探,去探人生,探世界,探自我!退官离朝,他成了世人眼中的那个“谪仙人”。
他在梦中探寻天姥山。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大梦初醒,不禁叹道万事皆如梦境一般不复返,何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对光明的向往,无一不展现了他勇闯世间、追求自由、不断超越自我的探险者精神。
或许你会认为他狂他傲,可是我却认为他只是不甘于就此沉沦在这盛世繁华中,整日里金纸迷醉,他有自己的骄傲,却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晋陶渊明不堪官场黑暗,选择出世,而周敦颐则借莲来表其洁身自好的志向。而他孑然一身,却洒脱不拘,我想他的一生是无悔的。他曾追求入朝为官,却又因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离朝,他一生在人生这个战场上探险,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能胜过他?
当我们回望这大唐盛世,多少名人墨客、帝王权贵,却鲜有能活得似他那般潇洒。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一壶清酒,一把好剑,执杖天涯笑看这人世间。
他的探险者精神至今响彻世间!
李白满分作文篇2
记得一句歌词“若是能重来,我要学李白;”是的,谁不想过李白一样有钱,有颜,有脾气,还放荡不羁的人呢?
李白不与那些名土的身家凄惨不同,他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若是就这样过下去肯定是妥妥一个公子哥,但他就这样被才华“耽误”了!
十五岁已赋诗多首,得社会名流推崇。
十六岁开始学习剑术。
十八岁在大匤山发奋读书。
二十四岁,开始远游,立志游天下。
二十五岁,“谪仙人”称号。
三十三岁,亲注《道德经》。
四十三岁诏“翰林院”。
读到这儿,你是不是想说“厉害了,谪仙!”
是的,一个早你千年的人已说出这句话;贺知章在读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时也是大吼一声“此乃谪仙人也。”
明皇爱诗也自然爱李白,没过几年便将李白诏入“翰林院”专门为他作诗,可李白性格高傲怎肯只作诗?但明皇又不让他参与政事,谪仙天人一怒之下,每日醉酒,做诗时让贵妃捧砚,有时借着酒性再戏弄力士脱靴。
这可好,便把整个皇宫的人得罪个遍,三年后就被赶出京城。可李白是谁?“谪仙”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说来也可笑,赶出京城的李白并没有因为“我太有才是我的错吗?”而困扰,反而饮酒,会友,吟诗,这一时期他又认识了杜甫,白居易,并和贺知章成为了忘年之交。
一日,路过华阴小县,因骑驴而绑入公堂,大笔一挥“天子殿前尚容走马,华阴县内不许骑驴?”这可把那贪官吓个半死,不得不说谪仙霸气!
李白,一个被才华耽误的高富帅,希望下辈子托生到你身上。
李白满分作文篇3
一朵艳丽的青莲,深深地扎根在历史土地上。偌大的唐朝,大唐诗歌的巅峰,有一朵青莲,是那么的耀眼,它散发着幽香,是那么的狂傲,那么的忧伤……
诗仙李白的诗篇,自然是非同凡响。诗圣杜甫曾称其诗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赵翼赞其文“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而刘熙载又言“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从古到今,朔回千年,文人骚客们对李白诗的赞美声此起彼伏。纵使是千年已经过去,他傲气腾飞的身姿依然在今人的脑海中若隐若现,他那荡气回肠的诗句依旧还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对于唐代大诗人李白,人们似乎只看见他的凌云壮志、豪放洒脱,却又忽略了他那如陈年的女儿红一般醇香的男子愁绪。
他又何尝没有受到过“此事古难全”的窘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而又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的诗文中饱含着苦闷与疑惑,他是一个满脑子情感的人,对于满满的愁苦,他只不过想浸在酒中,醉在心里罢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酒让他胜过了许多人,但酒给他又带来了什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酹的大诗人李白豪举高歌,面对人生的诸多不称意,他只好选择“醉”,醉在自己的忧愁,醉在自己的无奈。且又听“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太白在席上频频劝酒,又要“金樽空对月”。面对俗世红尘,他选择了独醉,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又有几个人堪称得上孤傲的心境呢?
李白,他又何尝不想在酒中找到自由,释放自己呢?可这皆是虚无飘渺的。他一次又一次地愤发感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虽然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虚梦,但他依旧拿着一壶酒,面不改色地乐在这困惑之中,于是大笔一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历史将记住他,他那寂寥而又狂傲的神情;历史将记住他那自由放达的洒脱;历史会记住他,记住他的万古豪情。悠悠历史长河,独一朵青莲花狂傲绽放……
李白满分作文篇4
唐朝不乏出类拔萃的诗人,我却独钟于你——谪仙人李白。钟情于你不拘一格、别具匠心的诗篇,钟情于你豪迈洒脱、自由奔放的性情。我心中的你,绝不止于课本上对你寥寥数言介绍的形象,而是另一番模样。
一首诗
我会背诵的第一首诗,便是你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让儿时的我百读不厌。正是这首诗,让我认识了你。
后来,我又逐渐学习了你更多的诗篇。“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连诗圣杜甫都对你有如此高的评价,我又怎能不为你折服?
一斗酒
你也爱酒,并为此挥毫了不少笔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杯莫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首《将进酒》,正是酒醉微醺时所作,“天生我材必有用”更是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同为酒后所作,《月下独酌》却写出了另一种意境。也许饮酒后,你诗兴大发,才让你得以写出如此精美绝伦的诗句。
一曲长歌
与你相处的时光,永远那么美好。你带我游遍大好河山,赏尽人间百态。你让我欣赏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险峻蜀道。你让我看到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杨贵妃,看到了“深坐颦蛾眉”的美人。读你的诗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尽管岁月悠悠,也冲不淡墨痕。
一剑天涯
你是诗仙,亦是剑仙。你既在文坛上才华横溢,也是一个侠肝义胆的行者。“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一首《侠客行》,充分的表现出你对侠客的倾慕与对游行江湖的向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厌恶权贵的你,在官场上道出了你内心的感慨。游行江湖的你,才是真正的青莲剑仙。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就是我心中的你,卓尔不凡、桀骜不驯、侠肝义胆的李白!我读着诗,细品那一千三百多年前,你那段略有遗憾的人生。
李白满分作文篇5
从古至今,诗依旧是让人所欣赏、所赞扬的。在古代,你无法想象出有多少人想要报国却无门时的悲愤与哀愁。“诗仙”李白便是其中之一。
当我们回望盛唐时,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李白啊!李白的诗构思奇特,富有浪漫主义,就连杜甫也对他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
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着我们多少人想要上进的心!我想大概也只有性格豪迈的李白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吧!天生我材必有用,让我明白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拥有一颗自信的心,但也并不代表要过于自信。
李白的一生,可谓是非常艰苦的。他向往为国建功立业;深切关怀着时局的安危。可在他进入官场时,却被里面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一腔热血。他的一生历尽坎坷,报国无门。可笑的是,际遇的颠簸和灵魂的煎熬却成就了李白。
或许用一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概括再合适不过了,人的一生想要平平淡淡、毫无波澜,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也全无可能。此时若不感慨,更待何时?
我想,一个人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散发其特有的光芒,李白大抵也是被世事磨砺罢了。是啊,每个人都会接受这一场特有的洗礼。
现如今,恐怕有许多人向利益权贵折腰。可,李白却感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无不显示出他对权贵之势的无限蔑视。
仰望诗仙,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所以,人们佩服你、铭记你,那是理所当然的!
学生时代有许多李白的诗伴随我们左右,就如曾学过的《行路难》,有这样一句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每当我们念起李白的诗来,都会有一种奇特的感觉,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名字、他的诗能流传至今,都是有价值存在的。
如今的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要摆正好自己的态度。切记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为了利益而折腰,要知道,人是有尊严的。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赞李白,叹李白,咏李白,让我们以傲然的姿态去迎接明天,让我们以自信的笑容向远方前进,让我们以一身傲骨奔向终点!
李白满分作文篇6
有月光就会有李白的身影。我想,月夜无眠的你有多少心事要对月倾诉,孤独寂寞的情怀有月作为听众,就会让你的内心少一些郁闷吧。
坐在窗前,月挂在树梢上,隐没的脸庞,被树枝编成复杂的形状。我想你对着这样的月亮,感情世界应该是最丰富的。你独爱月光,是因为享受夜晚的宁静和月光的纯洁吧。
生活在那个社会现实里,只有你用自己的一双眼睛看穿了世界。明月所装饰的世界似乎不是污浊的,但是清冷的月光让你的生活里又多了一份干净和纯洁。
酒似乎是夜晚陪伴你的另外一个朋友,对着月光痛饮一番,月光在杯子里,杯子也在月光里,而它们都在你的心里。喝下去,似乎多了两个可以谈话的知己,在酒的芬芳里弥漫着月色,你内心有一个诗意的世界,那个世界是不同于现实的世界,只属于你和月光的世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当你的内心终于裹不住“愁”的时候,还要对明月发出邀请,把对友人的祝福和担心借助明月去传递。借助月光去为好友前行的道路去照个亮,让月光给友人送去一盏灯,也在你的心中点上了一盏灯,那盏由月光做成的明灯,亮在你的头上,暖在你的心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虽然夜晚如霜,想家的情感也没有被寒夜的冰冷冻结。只要月光存在,家乡就存在。不管家乡多么遥远,有月光做一条船,就会载着你在梦中回家。月光在床前出现,不眠的你在万物睡去的时刻,独自醒着。抬头是明亮的月光,低头还是明亮的月光,怎样才会回乡呢?不眠的夜晚,高挂在天空的圆月,更让你感到人生的残缺。
你在夜晚也在思考世路的艰难,“行路难,行路难。”你对人生之路的艰难发出了呐喊,那是你一个人的呐喊,却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现实的艰难延续到夜晚的无眠,还好,月亮懂你的内心,有月相伴,现实的故事和心情被记录在你的诗歌里。
有人说你是浪漫的,想象的个性使你永远活在想象里,这是你希望摆脱现实的心态吗?那个社会的现实你无力改变,就在心中想象一个全新的世界来容纳自己,那里是你的精神家园,在那个家园里,让自己的理想之舟停歇。
在你的心中永远存在一个诗意的世界,但是现实远没有你所想象的充满诗意。
你让自己的灵魂在诗中行走着,呐喊着,你想与那个时代决裂。现实不会那么容易被改变,现实的社会也不会轻易去接纳你。就这样,你在夹缝中喘息着,用自己真实的文字写着自己真实的内心。你不会低头,不会谄媚。
活在夜晚的月光下,暂时能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片安稳的沃土,种植自己生命的文字。让后人看到你的真实,咀嚼你曾经的人生苦味。
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诗歌中为什么有月光,有明亮的月光,可见你是属于夜晚的。你用白天的现实触及夜晚那颗不能安睡的心,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明亮的文字,来照耀后人的心灵吗?或许你想手捧一盏淡酒,在醉意未消的时刻,尽力让自己活在清醒里吧。
夜晚,一轮明月犹如一枚金色的印章刻在漆黑的苍穹。那是李白的月光吗?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坐在窗前,月光逐渐明亮了这个世界。穿越岁月的红尘,李白的月光还没有睡,它依然清醒着。
月也是挑主人的,只有懂月的人才会被月光照亮。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月光,只要能够被李白的月光眷顾一丝光辉就足够了。
窗外的月还在明亮着,手中的唐诗继续在我的眼前清晰着。
盼望读懂月光那一刻的来临,更盼望读懂李白,在明月相伴的夜晚,李白,有你的文字相伴我就足矣了。
晚安,李白。
我依旧读着,月依旧明亮着,生活中那诗意的世界逐渐变得清晰了。
李白满分作文篇7
夕阳,收起了最后一丝光彩。
暮色将天边咬出一抹嫣红。天空微微犯凉,像沉睡了多年的纸张,一丝丝凉意袭来。
我坐在一所普通的小院里,手中拿着一本书,依稀可见的两个大字——“诗仙”。恍惚间坠入了沉思。
忆往昔,异域风格,漂泊情怀,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他一个人行走在这片大地上,饮他的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写他的诗,留下一篇篇不朽著作。他四处漂泊,没有故乡,在他看来,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又何必再多故乡这一牵挂呢?
李白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孤独,爱恨情仇,他的寂寞痛苦,豪气漂泊,在中国文学史上绝对找不出第二人。所有读书人心中神圣不可攀的偶像却未必是他所欣赏,敬佩或是看的起的人。这一点,谁能做到呢?
他的脾气像一匹脱了缰绳的野马,像天空中飞翔的雄鹰一样的放荡不羁,容不得羁绊,容不得约束,他要求权贵们尊重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两句诗便足以表现出他的特点,今权贵们惊叹的同时又受文武百官的羡慕。因为他上可怒骂皇帝,下可风花雪月。还让贵妃倒酒,不做官潇洒离去,还落下了一个美名。
李白还是位真正的朋友。他在与朋友吴氏游楚时,吴不幸病死,李白抚尺大突,他将朋友的尸骨背起,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一块葬地。不得不说,他有份超乎所有的痴情。
李白的诗句令所有文人为之一惊,他那般洒脱,那般自在。在他的诗中,这些简直被完美地刻画了出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如果他不是仙才,根本就作不出这样的诗。
然而,公元前762年,李白醉眼迷离,或许,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醉酒了,竟然举杯邀月,最后失足掉入湖中,得了名叫“镜花水月”,但是,从古至今,谁有像他这样的一生,连死都浪漫地像一首诗!
想到这儿,我将自己从遐想中拉回来,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李白,我为你点赞,赞的不是你那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才华,也不是那刚正不阿的脾气,而是你飘飘洒洒,浪漫肆意的一生!
李白满分作文篇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何等的豪迈奔放,志向远大、意气风发。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字里行间之中,表现出诗人多么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和品质。这就是诗仙——李白。
思乡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李白将故乡的思念寄于明月之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比思念以及热爱之情,诗人独自一人站在亭子前,仰天长叹,饮一口家乡酒,以借此来消愁,谁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天下虽大,可我李某何时能重归故乡?”一想到这里,他黯然忧伤,轻风微微地吹拂着,月光映照在水面上,他又将何去何从……
情深义意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体现出诗人对汪伦的感情。这就是天地间最宝贵的东西——友谊。友情,能抚慰人们那受伤的心灵,给人们以安慰,能促进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的信任,诗人李白对朋友那深深的感情以及至死不渝的信任,难道不值得我们所钦佩、所感叹吗?然而,古今多少人又能读懂他,看穿他,了解他……
豪迈奔放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多么恢宏的气势,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将庐山瀑布描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当然,另一方面,这首诗也体现出诗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特点。当然,这也与作者所在时期生活背景是分不开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当时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诗人由此也变得豪放开朗,乐观起来,他的诗主要歌颂国家的强盛,河山的壮美,这也是诗人当时所作作品豪迈奔放的主要原因。
李白一生作诗无数,被后人一直所传颂,不愧拥有“诗仙”这个称号。我读懂了李白,读懂了他的思乡之切,读懂了他的情深义重,读懂了他的豪迈奔放。我赞美他——李白。
李白满分作文8篇相关文章:
★ 国庆优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