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记录我们内心真实感受的文字,养成写心得的习惯对我们个人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感动中国2023心得体会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感动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1
感觉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没有以往那样的让人感动,但是仍有很多让我印象很深刻。
其中义薄云天的一位军人刘俊贵,只因风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为班长在天山守墓不知道多少个三年。还有格桑花开的最美乡村教师,一名西玛拉雅山下的园丁。她在一米多宽的山路并且泥泞不堪,下面就是悬崖的情况下,每天护送孩子回家,坚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间,与危险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亲,在自己患有癌症的情况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们将来的生活,将来的学费。病压垮了她的身体却没有摧毁她的母爱,她用她仅存的生命日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图刺绣,为的只是自己死后,孩子以后困难了可以买些钱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后会有她这般坚持与付出嘛。
还有一位龚全珍老人,当时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么来头。现在知道了,原来是一名将军夫人,放弃高官厚禄跟着将军当农民,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坚贞,将军离世了却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桥,良田。老阿姨继夫继续把温情留给乡村百姓。她说,日子虽清苦但是心里快乐,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诚意对大家付出,大家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也会牢牢的记住这些话。
今天的整个评选让我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学会坚持,学会爱人,懂得感恩,做一个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人。
感动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2
哪有什么永远安逸的生活,只是有人一直在负重前行罢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句话都适用。在过去,战士们为了保护我们的祖国不受外敌侵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不知有多少人曾为祖国受过伤,并牺牲在战场上,这些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1950年,在朝鲜长津湖250高地上,发生了令我们十分心痛的一幕。敌军仗着自身武装力量强横,对处于250高地的我军战士进行了疯狂的攻击。敌军的数次攻击使我军驻250高地的志愿军战士死伤惨重,到最后就只剩下一名战士站在战场上。
他望着前方来势汹汹的敌军,看着躺在地上不知生死的战友,这时的他没有退缩,只想继续战斗,他要为战友们报仇。擦干脸上的泪水,端起手中的机枪,他朝着敌军奔去,大喊道:“就算我死,也要把你们一起拉下去!”
听着这名战士如此洪亮的喊叫声,敌军被吓得一愣,他们停止了向前的步伐,转而往那名战士所在处扔手榴弹。随着几声巨响,这名战士也躺在了战场上。幸好,他活了下来,可他却生不如死!
这名战士就是朱彦夫。
幼年贫苦,长大后为国奋斗
朱彦夫出生于1933年,出生在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父母共育有7个孩子,可家中只有几分薄田,朱彦夫的父母只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不被饿死,其他的什么都保证不了。可就算是只管几个孩子的吃食,这也是一项非常难完成的任务。
为了能养活孩子,父母每日天不亮就出门,天黑后才回来。长此以往,父母的身体都有些病痛。更不幸的是,本就贫苦的生活还遇上了邪恶的日寇。日寇攻进了朱彦夫一家所在的村子,幸好父母及时将他们藏了起来,他们七兄妹才成功躲开了日寇的搜查。
可在之后的日子里,日寇时常造访张家泉村,村子里的食物都被抢光了。1943年某天,父亲为保护自家的粮食不被抢走,被日寇活活打死。被抢走食物的朱彦夫一家生活变得十分困难。祸不单行,这年村子又遇上了饥荒,朱彦夫的4位兄弟姐妹都因饥饿或疾病接连死去。
家中长辈也只剩了母亲一人,为了养活孩子,她只能在不种地时带着孩子上街乞讨。村子里的村民们在看到朱彦夫的母亲时,即使自家也很难,可也会分一点食物出来,这让朱彦夫家非常感谢。
沂源县于1944年解放。解放后,朱彦夫家分到了土地,且种植得到的粮食都能自己拿着,因此朱彦夫家的生活变好了许多。看着在街道上走来走去的八路军战士们,朱彦夫的脑海中涌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加入八路军。
某天,朱彦夫拉住了一名在街道上的八路军战士,他说:“我也想加入八路军,可以吗?”八路军战士见朱彦夫年纪不大,便说:“可以是可以,但是战场上很危险,稍有不慎小命可能就没有了,你确定要现在加入吗?还是等你长大一点再加入吧。”说完,这位战士摸了摸朱彦夫的头就走了。
朱彦夫对战士觉得自己年纪太小不让自己加入八路军的行为,感到十分气愤,他想着:“为什么我不能加入,年纪小不代表不能上战场啊,他这是偏见!战场上哪有那么多伤亡,肯定是在骗我。”之后的某天,朱彦夫得知战场上战士们的伤亡情况后,内心霎时陷入迷茫。
他想:“原来那位八路军说的是真的,战场上真的很危险,那我还要加入吗?还是在家陪母亲?”再后来,八路军走了,埋伏在附近的国民党军队来到了村子,将村子上的粮食和牲畜洗劫一空。看着自己养了许久才长成的家禽被夺走,听着大家的哭泣声,朱彦夫握紧了拳头。
1947年,他终于下定决心:他要参军。就算会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也要参军,他要让曾帮助过他家的村民们,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都过上好日子。他先是与母亲说了这件事,他说:“娘,我想加入解放军,把那些坏人都赶跑。”
可是母亲却说:“彦夫啊,你有这个想法娘很赞同,但是你的年纪还太小了。村子里去参军的人年纪都不小,你要么等过几年再去参军吧。”朱彦夫反驳道:“娘,我不小了,我已经14岁了。我就想去参军,我就想让娘和村子里的人过上好日子,不用每天都担惊受怕的。”
就算朱彦夫反驳,母亲也不同意他参军,朱彦夫对此十分沮丧,可他并没有因为母亲反对就放弃参军的想法。他认为既然母亲不同意,那他可以自己偷偷去。
某天夜里,朱彦夫拿起早就准备好的包袱,轻轻推开门,朝着一支解放军队伍的驻扎地前进,不知走了多久,他终于走到了。来到解放军驻扎地后,他对一名解放军战士说:“同志你好,我想加入解放军,我想让村民们和我家人都过上和平的日子。”朱彦夫在说这句话时,眼神中散发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坚定,这让那名解放军战士无法说出拒绝的话。
终于,他成功加入了解放军部队。在简单学习了一些文化知识后,他就跟着部队参加了孟良崮(gù)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朱彦夫勇往直前,不退缩,得到了部队战士们的称赞,他们都说:“你这小战士不错,要再接再厉啊!”听着战士们的夸赞,朱彦夫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朱彦夫在后来又跟着部队进行过许多次战斗,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合起来差不多有上百场。他的身体也因此多处负伤,可他从没想过退缩。此时,朱彦夫年龄虽不大,可他早已锻炼出了钢铁一般的战斗意志。
1949年,朱彦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这年他才16岁。看着敌人节节败退,朱彦夫心想:“敌人应该很快就能被击退了,我也可以回家了。不知道娘有没有生我的气,当时没跟她说就偷偷跑出来参军了,娘不会不理我了吧?”
怀揣着对母亲的思念,朱彦夫在战斗时更加拼命,他想早日回家看望母亲,跟母亲说一声抱歉。可他没想到,国民党被击退后,朝鲜战争又爆发了。为保护我国疆土,我国派出了一批志愿军前往朝鲜战场。
当时,朱彦夫有些拿不定主意,可最终他还是觉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因此他毅然跟着志愿军队伍前往了朝鲜。
感动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3
青春就是甘于奉献。黄文秀同志毕业于北京高校,本可选择更为安逸和舒服的工作环境和行业,2016年研究生毕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百色,用所学服务建设家乡。2018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敬业爱岗,心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她身上,青春代表着奉献,青春意味着付出,青春彰显着使命,青春书写着担当。
生命宽度更有价值。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很漫长,但就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而言,却是极为短暂的。有的人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有的人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有的人虽生命短暂,人生却无比绚烂。黄文秀同志在短暂的人生路上,用奉献延展了生命的宽度,让生命的价值光芒四射,精彩纷呈。
奋斗才是精彩人生。“无青春不奋斗”这句话用在黄文秀同志身上最为贴切不过了,她的人生定格在奋斗的30岁,脱贫攻坚忘我工作的30岁,人生最美好的30岁。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征程,为我们这些正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年轻干部树立了楷模,我们也将继续她的事业,用奋斗谱写精彩人生华章。
感动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4
今天,我观看了“201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锋。
王锋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我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感动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5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7颁奖典礼》终于在2017年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感动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6
近日,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鼓舞我们,深入学习了新时代的优秀先进事迹,激发强大的力量,让广大党员树立远大的目标,指明坚定前行的方向。向她学习,就要学习她满怀初心的赤子之情。
坚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个人能走多远,不要问他的双脚,而要问他的志向。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决定着事业的成败。黄文秀同志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说“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在他眼中,理想信念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绝不是口号,信了就要一心想着为党为人民而战,是终其一生的任务,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担当。
黄文秀说过:“长征中,战士们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她不畏艰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热爱,是她积极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硕果,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她掉过眼泪,但没有说过放弃,在她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撤退、没有后悔,作为一名党员,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在担任第一书记一周年时,她在手记里写下了一句话,“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这就是黄文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砥砺前行,谱写了新时代青年壮丽的青春之歌。
每一个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指路之灯,就像黄文秀同志,为众多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新时代的我们也是更多人的指路之灯,披荆斩棘,我们无畏前方的黑暗险阻,我们将以坚定的意志、顽强的作风、敏捷的思虑、团结的作风为更多更多的人民,为更多的后来者迸发出属于新时代的我们的光辉,将更多的希望留在中国的大地上,终有那么一天,雄鸡将啼鸣,迎来灿烂的朝霞。
感动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7
张桂梅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钦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学习她努力实践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彝良的职高教师,我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奋斗。
感动中国2023心得体会通用7篇相关文章:
★ 中国》演讲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