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断积累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反思过去的经历,我们可以提炼出有价值的心得体会,从而更好地前进,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疫情抗疫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疫情抗疫的心得体会篇1
这一次,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我没有一开始就回学校上课,而是开始上网课。老师在直播间给我们上课,刚开始没那么适应。毕竟不是在教室里,但是一周后,我也觉得这样我的学习动力更大,在家学习更自由。这个在线课程也让我发现,事实上,学习不一定只是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课。课后做作业很简单。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用来学习。
例如,在网上寻找信息。听了老师的课后,你也可以听其他老师如何解释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方式让我对学习有了更多的理解,我也知道我应该学好。事实上,有很多方法。主要原因是我应该有学习的动力,而不仅仅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我需要更加主动。这门在线课程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多的主动性。我也知道,如果我想学好,尝试更多的方法,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我也可以收获更多。在网络课上,我也和其他学生和老师交流得更多。在过去,在课堂上,虽然我也可以举手提问,但我更内向,没有问题。如果我这次不见面,我也可以通过文字在网上提问。我也觉得很多像我这样内向的学生也愿意交流,愿意提问,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以前学过一些我以前不懂的知识,我也愿意问问题。
老师的解释也让我知道,事实上,老师并不害怕我们问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问,我们就不会理解。这并不意味着老师解释了它。我还需要思考我是否学到了它,我需要问老师哪些方面学得不好。通过这个在线课程,我自己学到了很多,我也在这个在线课程之中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有时候自己也是通过提问学到了更多,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更多了,更了解了同学以及老师,自己的收获是很大的`,虽然而今也是回到了学校里面,但是也是怀念曾经上网课的那段日子,在那段日子学到的东西真的会在我的记忆里有不一样的地方,同时我也是要格外珍惜在学校的日子,继续努力的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成绩。
2023疫情抗疫的心得体会篇2
吴芬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中医医院”)做了3年行政工作,她没想到,有一天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救死扶伤——作为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她捐出的血浆有可能被用于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2月5日,紧挨着中医医院发热病区的办公楼里,一场特殊的“救助”正在进行,8份血浆袋共2600毫升血浆被采集。捐献300毫升血浆的吴芬从这一天起称自己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战士,编号“xg0002”,这是她血浆袋的编号。
作为一名晕血者,30岁的吴芬曾有过两次献血失败的经历,但这次她成功了。一个分离机将她的血抽出来并分离,再把红细胞等输回体内。“完全靠意念,如果中途晕倒,我一定又要哭,会自责,恨自己无用。”和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及治愈者一样,吴芬的味觉与嗅觉还未完全恢复,但为了克服晕血反应,她在来之前逼自己吃了很多饭。也是从捐完血浆的那天起,吴芬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截至目前,该院共有19名康复的医务人员参与了捐献血浆,共计捐献6600毫升,经过生物安全、抗体滴度等检测后,可用于临床治疗的血浆达3000毫升。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武汉市已有20名康复新冠肺炎医护人员捐献血浆用于救治病人,12名重症患者接受了血浆治疗。
“没想到她也来了。”捐血浆这天,吴芬看到不少熟悉的人,包括一位护士长,“她的症状在我们中间是最重的,连续高烧、情绪低迷,最严重的时候写好了遗书”。
1月17日,吴芬一看到ct结果就哭了出来,中医医院27岁的护士袁黎也在这天拿到了自己的ct结果,肺部有阴影。这之后,医院让每名医务人员都进行了ct检查。“有的医务人员虽然当时无症状,但肺部显示有炎症,之后逐渐都有了症状。”袁黎说。
2023疫情抗疫的心得体会篇3
#30后到00后的抗疫战士#、#90后00后占援鄂医护的三分之一#、#15岁少年国外独自背回1.5万只口罩#……一个个关于90后00后的“热搜关键词”横霸着微博热搜榜,一支支青年突击队奋勇向前,一个个感人瞬间,我们看到了90后00后刚毅果敢的身影。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如今,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新一代青年正在登场,他们的勇气、朝气、豪气,汇入全国各界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洪流之中,用肩膀扛起了责任,描绘了一股青春的“中国精神”。
#30后到00后的抗疫战士#在“传承”中挺起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
在抗击疫情一线,有一个数字特别值得关注: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当一场疫情如大考般来临之时,从84岁再战疫情的钟南山,73岁奔波一线的李兰娟,57岁用渐冻的生命与病毒赛跑的张定宇,到许许多多义无反顾奔向前线的80后、90后、00后,危难面前,我们看到每一代中国人都在行动,从30后到00后,他们用行动彰显着无畏、坚韧、奉献与坚守,“传承”着每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为大国战“疫“写下了精彩注脚。#30后到00后的抗疫战士#在这场举国战“疫”中,90后00后“绝不缺席”,他们或许还是父母和长辈眼中的孩子,但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看到“娇嫩花朵”变身钢铁战士,勇敢地担起社会责任,总被保护的“孩子们”不惧不退、无怨无悔,事不避难地守护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在每一代的“传承”中彰显了青年担当,挺起着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
#90后00后占援鄂医护的三分之一#在“成长”中筑牢前线青春的长城
护士朱海秀拒绝在镜头前向爸妈报平安,她说“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就不能做事了”;2000年出生的刘家怡奋战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她说“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00后护士郭诗敏,在进入隔离点工作30天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觉得自己不再是个稚嫩的孩子了。”……一场战“疫”,让90后、00后一瞬间“长大”,抗击疫情成为一次最好的“成年礼”,透过这些话语中令人震撼的胸襟和气度,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疫情给他们带来的“成长”。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双双消毒开裂的手、一声声无畏前行的呐喊,年轻的身影逆行一线、敢打敢拼,担起生命的责任、冲锋向前,用满腔的热血和无限的激情温暖了这个寒冬,在战“疫”中尽情绽放属于90后00后的耀眼光彩。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在热血青春、不负韶华中“疫”起“成长”,用责任与奉献在战“疫”前线筑起了青春的长城。
#15岁少年国外独自背回1.5万只口罩#在“选择”中书写伟大爱国主义情?
“妈妈,我已经是中学生了,我是中国人,这个困难时刻,尽我所能为国家出力,为家乡做点事,义不容辞。”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为了运送口罩,15岁少年上演了一出“千里走单骑”。不单如此,我们还看到为了返回工作岗位,历时四天三夜,骑行300公里的95后女孩甘如意;90后小伙付文杰卖车卖房捐赠300万物资;美国留学生赵颖婧得知疫情发展情况后,第一时间捐助了所有实习工资……90后00后奋勇争先,饭圈女孩、帝吧网友为爱驰援,一幅幅战“疫”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次次毅然的“选择”,将当下青春的“蝶变”生动展示出来,让我们每个人都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看到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青年心中高高飘扬。知国,才能爱国,才能更好地报国,这次疫情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一个真正的青春中国,前行路上,仍有重峦叠嶂,仍有狂风疾雨,但我们无所畏惧,因为新时代的青年定能在一次次“选择”中,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奔跑的英姿,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中国。
2023疫情抗疫的心得体会篇4
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进入抗击疫情的战役,“勤洗手,带口罩,多通风,不聚会”成了我们假期的行为规范,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宅在家,网络就成了我们对外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工具。
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受疫情影响教育部紧急作出延迟开学的通知决定,但停课不停学,各地纷纷开设了网上名师课堂,刚开始孩子听到网上上课甭提有多高兴,可能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第一节课清晨,孩子一早就起床,但受孩子们学习热情,网络一会就瘫痪,孩子急我们更着急,学校老师也着急,还有老师和热心的家长用钉钉对着自家的电视直播,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也算忐忑地上完第一课。好在网络还有个强大的功能,支持回放,过后让孩子又重温了遍。
第一节课虽然有些美中不足,但随着后来的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提高,以及后来学校老师们利用自己的时间,在钉钉群给孩子进行在线巩固和在线辅导,这很大程度上解决孩子学习上的客观因素。
好玩是孩子的`本性,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给孩子上课,这一方面激发出孩子对这些产品能探索和好奇,他们总是不经意间跑神去研究软件的功能和自己未解的迷,少了课堂老师的督促,孩子也会偶尔偷点小懒;回答问题时,少了同学们之间传递鼓励的眼神,总是感觉有点冷冰冰的!期待这场疫情能够早快点结束,让我们这群灿烂的孩子能够早点进入那个充满书香味的淮东校园。
最后我想对老师们说声辛苦了,但请你们相信,无论是线上·线下·网络·教室,最后我们都会让孩子能够做最好的自己!
2023疫情抗疫的心得体会篇5
深夜,原本安静整洁如今却拥挤不堪的医院内,你拖着早已麻木的身子,踉踉跄跄地走出重症监护室的密闭门,在缓冲室小心翼翼地摘下护目镜和鞋套,来到洗手台洗第一次手。你屏气凝神,试图努力打起精神,以便进行接下来更加危险的动作脱防护服,足足有三层厚的防护服,浸满了汗水,里层的可以拧出水来。接着,把外层乳胶手套脱下后,又洗了一次手,待各种不知名的防护用具都处理好后,你轻轻地呼了一口气。当然,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尿不湿,上面早已湿透了。你有点不好意思,赶紧丢进垃圾桶,又检查了一遍有没有把防护用具全部丢进黄色污物桶中,一定得检查仔细,不能对不起自己身上这件白大褂呀。你这样想着,走了出去。
看到接班的同事,你向她点了下头,她也点了下,医务人员的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回到办公室,你没有休息,又积极组织大家开会,研讨如何应对治疗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你似乎不知疲倦,即使在icu里连续工作了那么长时间,仍然为大家传授自己在治疗中发现的新方法,他们仔细的听着、记着。明天的情况一定会更好,你鼓着劲说。会议室里,清一色的白大褂互相辉映,洁白耀眼。
会议结束了,你又翻看起今天的各种数据,思索着怎样才可以提高治愈率;后半夜了,你第一次有了空闲的时间,拿起手机,想给儿子和妻子打个电话,但又放下了,担心惊扰到了他们。你翻开今天的网络疫情页面,发现确诊人数和仍在继续增长,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人人都说,你的白大褂总是一净如洗,比安第斯山脉的雪还洁白,比中秋的月光还耀眼,你的心不也是一样吗?我相信,有你们这样兢兢业业,舍己为人的白衣天使在,我们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担忧的东西了。我相信,中国和中国人,都会在这场历练中,像阳春三月的青草一样,重新焕发生机!
2023疫情抗疫的心得体会篇6
战“疫”一线党旗红,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强的“战斗堡垒”;每一个“战位”都是一份责任,这份责任熠熠生辉承载起最美逆行,为战“疫”输送着坚不可摧的“武器弹药”;每一次行动都是一种应援,这种应援源源不断彰显了必胜决心,为疫情大考汇聚起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我是党员”不止是一句口号,是行动,是承诺,是抗“疫”当前的“最强应援”!
“我理应冲在前线”“我不上谁上”——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就要出现在群众面前,这是担当更是使命。冲锋在前,抛去所有头衔,他们有一种共同的身份,就叫做共产党员,一个身份承担着一份使命,逆流而上舍小家,只为守护千千万万个大家。在这片神州大地上一直有一股坚强的力量,闻令而动,他们用行动和真情捍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疫情阻挡不了他们挺身向前的步伐,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在战“疫”一线肩并肩形成“钢铁防线”。当全国各地“人心惶惶”,这一群凡人“脱颖而出”,无惧肆虐无情的病毒,毅然决然奔赴“疫”区,主动请战不后退,连续作战不言累,为众人抱薪者,必将被世人所铭记,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疫”线战士。勇于担当是党员本色,扛起肩上的使命往前冲,用党员担当在战“疫”一线传递希望,哪里有艰难险阻,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冲上前,只因为“我是党员”。
“我愿意”“我带头”“跟我上”——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这是初心更是责任。“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句誓言、一份初心、一种责任,面对鲜红的党旗,从握紧拳头宣读入党誓词那一刻起,便成为了有着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要做好带头示范发挥模范作用,要带领人民群众冲出难关,要成为榜样凝聚起人心和力量。抗击疫情,党员干部带头捐款,“我带头”映照着中国共产党情之所系、心之所切,“我带头”彰显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记挂在心上,每一份捐款都汇聚成为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磅礴力量,“我愿意”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的拳拳真心和赤胆忠诚。当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跟我上”是初心永不忘,当祖国召唤的时候,“跟我上”是责任肩上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是党员”就是人民群众的依靠。
“别怕,有我在”“战位有我,请放心”——实事求是,一切向人民负责,这是承诺更是决心。有一种承诺,叫做“有我在”,没有什么比“有我在”更让人放心,有一种无私,叫做“奉献”,他们用坚守在抗“疫”一线点亮了温暖,他们怀揣着同一种信念,“我是党员,我会竭尽全力”。每一个岗位都是一个战位,作为共产党员,无论身处何处身居何职,都要时刻把任务扛在肩上,疫情当前,党员是什么样子,战“疫”走向就是什么样子。穿上防护服的他们,纵然汗水湿透了衣襟,脸庞布满了血痕,但是透过护目镜,那份坚毅的眼神给予了病患莫大的信心,那“笨拙”的舞姿更是传递着豁达乐观的心态,有他们在,再大的苦难都夹杂着一丝甘甜。“请放心”,字字千钧,并不是“百毒不侵”,只因为“职责就是勇气”,并不是“刀枪不入”,只因为“信心就是战斗力”,并不是“不苦不累”,只因为那一句“我是党员”!
今日我就观看了《在战“疫”中成长》这部短片。在这部短片中以敬畏生命、明辨是非、涵养美德、惜时如金、坚持自律、学会合作和心怀使命这8个词为中心,告诉了我们在这场无硝烟的战疫中我们该做的、该成长的、该学会的事。在那8个词中最让我印象深的是敬畏生命和心怀使命。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敬畏生命就是遵循自然规律,虽然我们人类在食物链的顶端,可是我们依然要敬畏自然。大自然受到了人类的伤害,人类最终都是要受到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保护动物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还有就是心怀使命,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使命:医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教师的使命是教育孩子……那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呢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文化知识,用所学的知识保护家人,这就是我们儿童的使命!
2023疫情抗疫的心得体会篇7
今天是3月5号,从官方公布的各种消息来看,闭关的日子应该是结束了。居家抗疫期间,除了听从指示,不出门、多洗手、戴口罩以外,还有不少感悟与体会和朋友们分享。
一、平时要多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形成强大的免疫力,才能抵挡病毒的袭击。报道中说有的人带毒二十几天都未发病,有的人打个照面就被传染,与抵抗力有直接关系。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看来以后要放下手机,多出门、多运动才是王道。要不然已经躲过两轮追杀的中年油腻男危矣。
二、要囤积点口罩。一罩难求,是这次疫情给中国人最大的教训。从1月底至今仍未通过药店这一正常途径购买到口罩,可见这种东西有多么稀缺。查阅口罩说明书,口罩的保质期均在两年,恢复正常生活后,建议家中常备两包口罩,才能躲过病毒的再次追杀,自救自保从口罩开始。
三、夫妻中至少有一人要在体制内。通过本次疫情可以发现,体制内不仅有可能分配到口罩,并且有各种官方信息让你耳聪目明。各种消息,均是体制内的人先知道,不在体制内的吃瓜群众不仅不明真相,只能乱传各种小道消息。一纸通行证不仅代表着你是公家人,还能保证你的基本生活。被门卫无情拒绝的你,完全证明了你混的怎么样的问题,作为中国人这样的心情你应该秒懂。
四、储蓄是一个好的习惯,要继续保持。要留点备用金,千万不要听银行的人忽悠,办一堆信用卡。更不要碰什么花呗、借呗,白条,切不可“寅吃卯粮”过度消费,要不然在灾荒面前,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武汉的教训太深刻了,有的人多花了几万元,多挺了一天,就赶上了医保免费的治疗,有的人没有钱只好回家了,阴阳两隔。多么痛的领悟啊!
五、平时要多学习厨艺美食。居家抗疫,全民神厨,看朋友圈里各种显摆、得瑟,你也心动,但平时连油壶都不碰的你,怎么能比得过人家,估计疫情结束后,新东方、蓝翔的厨师学校都可以开设一些短期班,不用多只用教会10个菜就行,关键时候就不会露丑了。
六、要有一个小爱好。不论是书法,画画,摄影,下棋,针织、太极、厨艺都行,不然的话你会非常无聊,手机快刷烂了,剧也追完了。在家转来转去却不知道干什么,无比尴尬。
七、房子还是大一点好。封闭管理以后,你会发现被束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是多么难受,从客厅到卧室总共七步,每天走过走过去,却也写不出“七步诗”。与老婆的吵架指数却直线上升。建议以后买房户型要大一点,物业管理要好一些,说不定还能给你送点菜。提前规划好影音室,咖啡间,台球室,瑜伽室,健身房,要不然非得活活憋死。
八、电脑打印机要备齐。电脑打印机至少各两台,随时钉钉上课,居家办公,修改公文、下载作业打卡,实在是居家利器。尤其是打印机,非常重要,老师“叮铃铃”一响,子女在一旁大声的催促,你抄作业的大手不停地颤抖,经过每天两轮的轰炸,不到半个月就会发疯。真的感谢打印机呀!还有电脑,谁当初说台式机已灭亡,经此一疫,估计联想股票都要上涨,前段时间连神舟这样的牌子都因分赃不均,开始吵架,说明夕阳产业又迎来了春天。
2023疫情抗疫的心得体会篇8
停课不停学,因为这次疫情,推迟了学校上课时间,但是学习无止境,我们不停学。
虽然我们因为这次的新型病毒而导致停课,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停止学习的热爱,我们不能在学校学习,但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合理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在病毒的高发期,我们可以待在家中,静心学习,避免自己感染病毒,也少给白衣天使添麻烦,从而既能促进学习的进步,还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中国加油!早日康复!
自己加油!别忘了心中的梦想,辛苦一点就离梦想近一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紧团结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疫情地图上的每一个地名、每一个数字,都牵动我们的心绪。屏幕上的真相与谣言,心中的无助与恐慌,泥沙俱下。书本上的知识、试卷上的习题,似乎都不能回答此刻的困惑。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现在是疫情特殊时期。我们应该老实呆在家里,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在家期间,好好学习,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做到听课不停学的措施。只要我们在家中自律,严格实施自己的计划,一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还有我默默在家中可以多干点零活,力所能及地配合国家控制疫情,并作好老年人的工作,同时,通过手机,电话等工具,向同学亲友宣传有关疫情的防护措施,积极宣传党的政策,确保人民群众战胜肺炎。
2023疫情抗疫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