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实用的教案可以让我们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和互动环节,增加课堂乐趣,我们都知道教案是教师们提前制定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绘本《蛋》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绘本《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对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2、懂得爱护自己的牙齿的重要性,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懂得勇敢地去面对看牙时的恐惧心理。
活动准备: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绘本和自制视频、鳄鱼玩偶及牙医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鳄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鳄鱼图片
2、提问:小朋友长过蛀牙,看牙医吗?你看牙医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医生会怎么治疗蛀牙?
3、幼儿交流分享感受。
二、共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一)第一遍阅读绘本
1、教师引导幼儿逐一看图猜测故事发展,重点引导幼儿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2、交流分享阅读感受
提问:
(1)为什么鳄鱼会怕怕?牙医会怕怕?
(2)后来鳄鱼去看牙医了吗?
(3)鳄鱼长了蛀牙需要去看牙医,还有哪些情况我们需要去看牙医?
3、师生共同小结:面对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的时候,鳄鱼也想过逃避,但是最后它还是很勇敢面对,并坚持把它克服。
(二)第二遍阅读绘本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人物的相同对话。
提问:
(1)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是怎么样的?
(2)心情是怎么样的?
(三)介绍这本绘本故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1、猜一猜绘本的名称。
2、介绍绘本故事的名称、封面、扉页。
三、懂得爱牙,保护牙齿
1、师幼共同欣赏完整的故事课件。
2、师生交流、分享保护牙齿的知识及正确的刷牙的方法。
小结:平时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用正确的刷牙方式刷牙,营养均衡不挑食才能更好的保护牙齿健康。
活动延伸:
1、师生共同制作保护牙齿宣传海报,在放学时布置护牙宣传展览,宣传护牙健康小知识。
2、将绘本放在班级区域语言区供幼儿自主阅读。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有趣的绘本,借助鳄鱼和牙医在牙科拔牙时彼此紧张和害怕忐忑的经历,让孩子们在阅读的丰富体验中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本次完整的故事内容由班级孩子角色扮演参与绘本视频制作,不仅童真童趣,也让孩子们玩转绘本的同时,了解爱护牙齿的健康小常识。活动中,孩子们对于绘本简洁夸张的画面很感兴趣,很喜欢鳄鱼和牙医夸张的表情和紧张的故事节奏,对于看牙医的经验的也比较丰富。但是,在拓展爱护牙齿经验的时候,孩子们的经验比较少,下次可增加保护牙齿和正确刷牙的健康视频,或者开展有关保护五官或牙齿的集中活动,深入挖掘绘本健康价值。
绘本《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倾听,理解故事中主人公心情转变的原因,学会合理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2.知道生气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了解经常生气会影响人的健康。
3.乐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保持自己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实物锅、排解情绪的各图片
ppt。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1.小朋友,这个小朋友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来?
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表情呢?
二、出示生气汤
1.这个小朋友他叫霍斯,他鼓起腮帮子、龇牙咧嘴的怎么了? (生气了)
2.那他为什么这么生气,我们来听听看!
三、倾听故事
1.出示ppt,讲述故事。
故事:霍斯在表演节目时同学带来的牛踩到了他的脚,可是他没有对霍斯道歉,霍斯很生气;今天放学,妈妈不守信用,请珍珠阿姨来接他,霍斯很生气;珍珠阿姨开车横冲直撞,一路吱吱嘎嘎,差点儿压死三只贵宾狗,霍斯很生气。
2.霍斯是为什么这么生气呀?
你们有生气的时候吗?什么事情让你生气?生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这感觉舒服吗?
小结:是呀,生气就像憋气一样,让人不舒服,经常生气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3.霍斯生气了都做了些事情呢?
故事:霍斯踩坏了花;妈妈跟他打招呼,霍斯叉着腰很没礼貌地发出“哼”的声音;妈妈想抱抱霍斯,他不要,生气地走开了。
4.霍斯生气了,他都做了什么事情?霍斯这样生气好吗?为什么?
小结:生气没有错,但是不能把生气了的坏情绪带给别人,生气除了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让身边的`人不开心,更会让你失去朋友。
5.妈妈看见霍斯生气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讲述故事)
6.霍斯妈妈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7.现在霍斯的心情怎么样了?
师:开心了!你们也有很多生气的事情,那我们也来做个生气汤的游戏,撒点盐,放点糖,
左三圈搅搅搅,右三圈搅搅搅,深呼吸,大喊一声:啊!我生气啦。最后把生气的事情大声地说出来,好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生气的事情说出来,心里舒服吗?你们生气什么呢?
8.今天老师也带了一个锅子,谁准备好对着锅子说出自己生气的事情了?谁来试试?你也来试试?
四、解决生气的方法
除了煮生气汤,我们还会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自己消气,让心情好起来?
总结:消气的办法可真多,其实生气很正常,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如果你碰到生气的事情可以用刚才发现的消气的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但是不能把坏情绪带给别人,更不能用坏情绪伤害到了自己。
五、活动延伸
现在我们到操场上玩纸飞机,把不开心的事情画在飞机上,让飞机带走坏情绪吧!
绘本《蛋》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绘本《挤呀挤》中小动物们形象逼真,动态鲜明,一个一个出场,挤到小床上的情景十分有趣。书中虽然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动物们滑稽搞笑的动作和表情以及图书对故事连续性、动态性的表现,都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幼儿乐于描述和模仿书中动物的动作,完成游戏性的学习。所以我们把绘本《挤呀挤》放在小班年龄段,设计了两个活动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一起拥挤玩乐的快乐情绪。
2.学习自己看书,乐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对图画的理解。
3.能辨别并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愿意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书,小床一只,绘本ppt,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经验反馈,游戏体验
1.出示小床,让幼儿反馈已有经验。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你家里有几个人睡在一张床上?
2.请幼儿由一个到一组再到全班逐一上床,体验越来越拥挤的`感觉,并让幼儿自由讲述这种感觉。
3.出示图书,请幼儿观察封面:上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呀?怎么啦?
二、自主阅读图书
幼儿自由自在地看书3分钟左右,鼓励幼儿找喜欢的一页仔细看看、自言自语地说说,并注意不影响同伴。
三、集中交流
1.提问:你喜欢哪一页,这页上有谁?在干什么?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播放相应的ppt,组织幼儿集体观察和讲述画面的情景,并及时组织幼儿用语言描述、用动作模仿各种小动物。
(1)如果幼儿反馈小床的信息,教师提问:这是怎么样的小床?床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数数有几只小动物?
(2)如果幼儿反馈小动物的信息,如“小狗来了”,教师提问:小狗是怎么样的?鼓励幼儿用各种词句描述小狗:汪汪汪、黄黄的、可爱的、吐着舌头等;并让幼儿模仿小狗的动作。
3.根据幼儿反馈信息的程度,可安排幼儿第二次自主阅读,补充信息。
四、表演游戏:挤呀挤
幼儿自选一个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教师播放ppt,根据画面提示,请幼儿扮演该角色表演给大家看。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感受小动物逐渐增多的画面变化,练习数数。
2.能根据同伴提供的信息寻找相关的书页,愿意讲述该页内容。
3.学说简单的对话,初步形成故事。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书,贴绒教具若干,小床一只,绘本ppt,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前次阅读的经验
1.出示图书,提问:这本书里讲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贴绒,在黑板上展示。
2.提出阅读要求:从封面开始仔细看书,谁先来?谁第二个来?
二、幼儿自主阅读
教师提醒幼儿逐页翻看。
三、集中交流
1.提问:谁第一个来到床上?它是怎么来的?
让个别幼儿反馈信息,集体寻找相关的书页,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有序排列角色顺序。
2.继续提问:小动物来到床上说了些什么?又有谁来了?它们是怎么说的?
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角色间的对话,自然形成故事片段,如:小老鼠钻进被窝,说:“真舒服啊!真暖和呀!”小鸭子“嘎嘎嘎”地走来了,它说:“我也要上来!”小老鼠说:“欢迎你!”两个好朋友一起钻进被窝。
3.同法讲述2~3个情节片段,根据幼儿的情况可组织第二次阅读,过程中组织幼儿及时数数,自然渗透点数练习。
四、表演游戏
出示小床,请幼儿自选喜欢的角色头饰,师幼一起,一边讲述自编故事(教师讲述串联部分,幼儿讲述对话)一边表演。(作者:费含英)
绘本《蛋》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绘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主要讲述了一只大老鼠帮助小老鼠克服恐惧,尝试独自入睡的故事。接近幼儿实际生活题材的绘本,能让幼儿产生共鸣,因此,我选择该绘本开展教学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我选取书中部分内容,采用集体阅读的方式展开,通过观察、想象、讨论、学习角色对话来理解绘本内容,并以启发性、针对性的引导,让幼儿主动理解画面,感悟作品的情感。大老鼠在每次声音释疑后鼓励小老鼠勇敢面对,让幼儿明白其实夜晚并不可怕,我们都能勇敢面对,进而理解大老鼠为培养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活动最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让孩子领会故事内涵,逐步实现克服胆怯,独自入睡这一理想状态。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次活动目标制定为:
1、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理解绘本内容,学习角色对话。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理解大老鼠为考验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理解绘本内容,学习角色对话,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理解大老鼠为考验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
因为是语言活动,所以理解绘本内容就显得比较重要,通过学习绘本中的角色对话,从而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故事后的深刻寓意也是本次活动的重心因此我把重点定位在此。
难点:通过观察图片,幼儿能大胆想象并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自己的观点。
由于是刚刚进入大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还不能很好的完整连贯地表达观察到得内容,所以我把完整连贯地讲述定为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活动准备:
自制ppt、《小老鼠的漫长一夜》绘本书。
五、活动流程:
(一)经验导入,引入课题"小朋友你每天晚上是一个人睡觉的吗?你们第一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教师的提问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能让幼儿产生共鸣,使幼儿有话可说,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二)欣赏画面,猜测讲述
1、出示ppt课件"小老鼠",通过让幼儿观察小老鼠的动作、表情,从而猜测出图片中的小老鼠正处于很害怕的状态。通过模仿小老鼠的动作表情,进一步体验害怕,更好地融入到活动情境当中去,进而教师设置疑问"小老鼠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引出绘本内容。
2、以逐页观看绘本ppt的形式,并且以音响效果出现各种声音,声形结合,让幼儿通过想象猜测,理解绘本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习角色对话。ppt中的内容色彩鲜艳,故事中的角色形象生动,表情动作丰富,再配上一定的音响效果,这样更能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幼儿大胆地想象,并能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在分页讲述的过程中逐渐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用先设想后揭示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讲述,学习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对话,体验小老鼠的不安心理,教师对幼儿讲述的内容进行及时梳理,进一步理解绘本内容。
(三)设置悬念,感受关爱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当上一环节,故事讲到小老鼠听不到任何声音的时候,会不会睡着?让幼儿进行猜测,以上一环节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幼儿一般会猜小老鼠睡着了,这个时候教师把绘本的最后一页拿到了这个地方,让幼儿看到了一个与自己猜测截然不同的一个结果,大老鼠之前一次次的不同意,最后没有任何声音打扰小老鼠了,最后为什么反而会跟大老鼠睡在了一起,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心里产生了疑问,对期间的情节有了极大的好奇心,把最后结果插到这里,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教师通过一个个的提问,幼儿猜测,到最后教师梳理绘本内容,并抛出问题:为什么之前大老鼠一次次的不同意小老鼠的请求,这次为什么同意了。通过幼儿之间的相互讨论,之后通过理解大老鼠为考验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以及感受到大老鼠对小老鼠的关爱之情,把这种大老鼠对小老鼠的爱迁移到幼儿实际生活当中家长会幼儿的爱,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四)完整阅读,加深理解这一环节是对故事的一个完整梳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而且绘本的封面以及故事的题目也是在这一环节出示,因为通过之前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体会到小老鼠那一夜的漫长,从而能更好地理解绘本故事的题目"小老鼠的漫长一夜",加深理解"漫长"的意思,之前的逐页讲述,都是零零碎碎的,通过这一环节的完整欣赏绘本,让幼儿能充分地自主讲述。
(五)活动延伸把绘本书放置在教室的语言区内,有利于幼儿的自主阅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贴近幼儿生活,设计理念也来源于幼儿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集体阅读的方式,利用声形结合、设置悬念的形式,使幼儿对绘本阅读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视觉、听觉都被深深得吸引到幼儿的活动中。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1、由于一直对教学活动的时间会延长一直存有顾虑,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给幼儿足够多的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也很少,一两个小朋友猜测回到后,我就急于把接下来的结果讲述给了幼儿听,导致整个活动,我讲得太多。
2、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我的提问过于零碎,导致幼儿不能完整连贯的讲述内容,可以把两个问题或者简单的三个问题同时抛出,这样能使幼儿有更多的话可讲,从而也能更好地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3、我选择的是绘本故事书中的部分内容,选的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很好的突出重点,在选择绘本内容上有待于调整。
4、由于时间问题,活动的第四环节"完整阅读"我省略掉了,之后我反思了一下,就是有充足的时间,孩子对在老师带领下的这种完整阅读已经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希望的是自己阅读,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个环节应该是幼儿每人发一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的绘本书,供幼儿自主阅读,因为之前的教学只是选择了绘本中的部分内容,这时让他们拿着绘本书自主阅读,幼儿可能会从绘本书中发现更多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反思。
绘本《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尝试带着问题阅读图书,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理解的老鼠太太想办法的过程。
2.发挥想象力,学着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大书一本,小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故事表演《老鼠太太请客》
1.你家里请过客吗?(幼儿泛讲有关请客的生活经验)
2.观看幼儿表演的《老鼠太太请客》前半段。
二、带着问题阅读小书。
1.看到些什么?这个有趣的.故事就藏在这本小图书里。(出示小图书)
2.能否在小图书里找到你感兴趣的情节?(幼儿翻阅小图书,找找讲讲)
主要提问:
图三:兔小姐能顺利地进老鼠太太的家门吗?(仔细观察兔小姐与老鼠太太家门的反差)老鼠太太是怎样帮助兔小姐的?(教师在兔小姐的旁边贴上字卡"挤",让幼儿在表演中感知这个汉字)图四:从哪些看出熊大哥挤不进去?(让幼儿观察熊大哥和老鼠太太家门的巨大反差)
3.幼儿带上头饰表演这段故事。
老鼠太太想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幼儿泛讲)
三、续编故事
1.除了老鼠太太请大家野餐这个办法,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讲讲续编的故事。
3.幼儿将自己续编的故事画下来(这个活动也可以放到延续活动中)。
绘本《蛋》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嘘!保密》是中班绘本教材,故事以守住一个秘密为起点,点燃孩子的阅读热情。在绘本情景中孩子发现原来王冠就在国王的头上,却不能说出来,眼看国王不停地寻找,却还要把答案藏在心里这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真是纠结,但就是以“守住秘密”为切入点开始了孩子最初的自我控制的培养。在绘本情景中,我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探秘与保密”为活动体验内容。创设了“猜密―保密”游戏体验、“探密―保密”阅读感受、“推测―想象”故事结尾等教学情境,支持和满足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围绕这一设计思路,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感知绘本故事内容,理解“保密”的含义。在观察、猜想、操作、讲述的过程中学习绘本语言方位的表述。在绘本情景氛围中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知绘本故事内容,理解“保密”的含义。
2、在游戏、观察、猜想、讲述的过程中学习用“在谁的什么地方”的句式准确表述方位。
3、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绘本方位句式的表述
教学难点:遵守规则,保守秘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绘本ppt、黑板、动物贴图、背景音乐。
2、学具准备:操作材料每小组一份:绘本人手一份、绘本动物卡图、王冠贴纸。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引出保密话题,参与保密体验)
1、讲述游戏名称《嘘!保密》,你知道保密是什么意思?你会保密吗?
2、游戏体验,保守秘密。
玩法:①一名幼儿背对同学蒙住眼睛,倒数5秒。
②5秒内,老师提供大象图卡标注猜测方位。
③5秒后,该幼儿猜测方位,其他幼儿要保守秘密。
二、小组操作,表述方位(通过猜一猜、贴一贴、说一说,感知体验绘本方位表述的语言)
1、在绘本情景中营造寻找王冠的紧迫氛围。(激发孩子的探秘兴趣)
代表国王身份的王冠不见了,到底是谁把它给藏起来了?
2、小组讨论,分享交流。(推测,猜想王冠的下落,大胆表达猜测的方位。为学习绘本语言做好铺垫)
①调皮的动物可能把王冠藏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呢?请你来猜猜看!
②分小组动手贴一贴王冠所藏的方位,相互交流说一说方位。
③小组展示,说方位。(引导孩子用“可能在什么动物的什么方位”的句式表述方位)
3、出示国王寻找王冠的图片,请你来说一说国王在什么动物的什么方位找王冠?和你猜的一样吗?
三、翻阅图书,自主阅读(老师以“探密―保密”为激趣点,引导孩子感受图书的作用,体
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1、再次在绘本情景中渲染寻找王冠的探秘氛围,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
国王的王冠到底在哪儿呢?我们一起看书找一找,找到王冠记得“嘘!要保密!”
2、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
①关注幼儿的观察能力――何时发现王冠就在国王的头上(给出大拇指表示鼓励)②关注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发现王冠后能否保守秘密(做“嘘”的动作示意保密)
3、回忆故事,巩固绘本语??
你们看完了绘本故事,相信你们都在书里发现了秘密,知道王冠在哪儿吧?嘘!先保密让我来猜猜!
老师问――是在绿大象的下面吗?
孩子提示――它不在绿大象的下面。
四、完整欣赏,感受绘本寻密、保密的阅读乐趣
1、我们都发现了王冠的秘密,可是着急的国王到底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王冠呢?我们一起
来完整欣赏绘本吧!
2、在背景音乐中欣赏绘本
五、课后延伸:交流故事结尾
1、最后,国王能发现头顶上的王冠吗?
2、国王用什么办法能发现头顶上的王冠呢?
小结:这本书里还藏着很多秘密,我们回去再一起找找吧!
绘本《蛋》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2、理解读本内容,能大胆想象并预测故事内容,尝试结合绘制的图画进行讲述。
3、学习将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学说句式“星期x,毛毛虫吃了x个xx”。
二、活动重难点:
1、感知毛毛虫变蝴蝶的奇妙过程,能大胆想象并预测故事内容,积极地进行表达。
2、尝试结合绘制的图画运用句式“星期x,毛毛虫吃了x个xx”进行讲述。
三、活动准备:
1、认识读本中的食物;
2、故事ppt、食物图片、星期标识;
3、绘画纸与画笔。
四、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毛毛虫。
——小小的身体到处跑,走起路来慢悠悠,浑身上下穿毛衣,看见小鸟就逃跑。
(二)理解读本内容,感知毛毛虫吃食物的`递增关系。
1、寻找发现,感知理解毛毛虫虫卵的初生状态。
——来找找毛毛虫在哪里?这是毛毛虫的什么?
2、观看pptp4—8,感知毛毛虫吃东西的递增关系。
——请你们来看看毛毛虫吃了一些什么食物?(有效提问)
——这些食物毛毛虫吃的是一样多吗?(有效提问)
——这些食物毛毛虫一天能吃完吗?怎么吃才好?
3、想象绘画,学说句式“星期x,毛毛虫吃了x个xx”
——你们猜猜接下来毛毛虫还会去吃什么?
——谁能拿着你自己的画上来用“星期x,毛毛虫吃了x个xx”来说一说?
(三)解决问题,预测故事发展。
——哇!毛毛虫吃了那么多东西,肚子痛了,怎么办?
——如果你是医生你会对毛毛虫说些什么呢?
(四)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1、观看pptp10—12,观察毛毛虫身体发生的变化。
——毛毛虫吃了那么多的东西,它的身体慢慢发生了什么变化?毛毛虫去哪儿了?
2、观看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五)尝试对故事进行整体概括,给故事取名字。
——我们可以给这个故事取一个什么好听的名字呢?
绘本《蛋》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