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通用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想让教学内容更具条理性,教师需在教案中列出详细的教学步骤,教案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故乡,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故乡,教案通用6篇

故乡,教案篇1

(一)课前自读,感知“观察”

常言道:“有的放矢”。学生课前自读,不能没有目的地读,应该是心中有“的”。可设计如下问题:

1课文是写什么的?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

2哪一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杨梅果有什么特征?

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

4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课内自读,学会“观察”

1抓住特点观察

作者为了赞美杨梅树,抓住它的枝、叶、果的特征进行观察。

如写杨梅树的枝和叶,用了“四季常绿”、“一片片”、“狭长”等词语,以及“吮吸”、“舒展”、“欢笑”等人格化的`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杨梅树的外形美。

再如为了赞美杨梅果,作者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经过多次细致入微的观察,从形状、颜色、滋味三方面突出了它的特征。

形状: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柔软

颜色:淡红→深红→黑红。

滋味:又酸又甜→甜津津。

2突出重点观察

作者写了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其中重点观察了杨梅果,这段内容写得十分详细,是课文的重点段,而写杨梅树仅用几笔带过,做到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按顺序观察

作者观察杨梅,先从整体上观察(杨梅树),后从部分(杨梅果)进行重点观察。根据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文章的思路,全文可分三段:

作者赞美故乡的杨梅,是为了表达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因为作者在观察和描绘时,能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并做到了“言之有序”,才使得文章“言之有物”,很好地表达了中心。这样,学生不但领会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还学到了不少的写作知识。

(三)课后习作,指导观察

在学生领悟了课文的观察方法后,应该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实物观察和写作训练,更好地巩固、运用“观察”,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习作训练时应该注意:

①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果树进行观察并仿写。

②在仿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如既可写植物,也可写动物,还可以状物。

故乡,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杨梅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3.抓住要点展开想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口语交际,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抓要点进行有感情朗读。

2.指导学生抓要点展开想象,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抓住一点,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生动拓展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

1、 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 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 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 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 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 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 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 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 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 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 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 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学习第一段:

1、 指名朗读。

2、 读了第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五、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想:

(1) 这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贪梦、甘露:是什么意思?

(3) 杨梅树的叶子会欢笑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说明什么?

2、集体讨论思考题。

3、 指导朗读。

六、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 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 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七、作业:

搜集佛山特产的资料,准备向同学们介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课文开头写了杨梅树的什么特点?

二、习三至六自然段。

1、朗读课文,认识杨梅。

2、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对杨梅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谁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3、你们说的真好,那你们想不想亲口尝一尝杨梅的味道呢?现在老师要分给每个小组一盒杨梅果,虽然这些杨梅果经过了加工,没有刚采下来的新鲜,但是我还要请同学们看一看,尝一尝,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你手中的杨梅与课文中描述的是否一样。

4、(观察 品尝杨梅果 朗读课文 小组内交流意见)

5、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向大家汇报一下?

6、从你的语言中,老师可以感觉到你特喜欢这段文字是吗?那么请你把这段内容读一读好吗?

7、你读得真很棒,连老师都被你感动了,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自然段,你们想听吗?(师范读)

8、你读得确实棒极了,老师要向你学习。

9、既然你们喜欢书中描写的杨梅,那么就请你们再默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一划、抄一抄,愿意背诵的,就练背一背,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10、(默读课文、动笔划、动笔抄写、练背)

三、口语交际:

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江南的特产杨梅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做为佛山人你能不能把你知道的佛山特产也介绍给他人呢?

2、那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你熟悉的特产,通过各种形式介绍给小组内的同学,好吗? 生:(组内交流)

3、现在我们就开一个小型的博览会,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特产介绍给大家?

故乡,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的歌唱《大海啊,故乡》,在歌声中表达对大海,母亲,故乡的爱。用对歌曲的演唱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带表情的优美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节奏2拍附点后十六,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类型。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见见大海好吗?学生回答。

接下来看看老师给大家提的几个问题。播放多媒体。4个问题。大家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觉?说道大海想到了什么?大家是否向往大海?

分组(小组内讨论)一分钟后点同学回答。

师:老师点同学回答问题,播放幻灯片看是否和同学们说的一样,围绕大海展开。同学们今天看了这些图片对大海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海啊,故乡》

二、探究新知

1、聆听歌曲《大海啊,故乡》。

2、幻灯片出来作者介绍,老师介绍作者。

3、听完歌曲同学们认为歌曲节拍,情绪是什么样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

4、主导节奏的练习节拍3/4 xx x.xx | xx x-|| 3/4 65 411 65| 5 -- ||

5、全班有感情朗读歌词。

6、老师弹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7、同学们用wu来模唱歌曲,节奏不对的地方老师及时改正。

8、带歌词更加完整的歌唱。注意唱到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情绪要越来越激动。注意流畅。

9、听范唱再次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变化。试着用这样的感情完成歌曲的.演唱。

三、巩固操练

1、分小组进行。交流演唱。

2、小组进行表演,跟琴进行合作完成演唱。最后评出唱的最好的组。

四、课堂小结

大海的辽阔让我们羡慕不已,我们热爱大海,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了《大海啊,故乡》,那么关于大海的作品你能举出例子吗?歌曲《大海》 《海鸥》 《深深的海洋》文学作品《海的女儿》 《老人与海》 《大海的歌》。

故乡,教案篇4

教学内容:欣赏《大海啊,故乡》。

教学重点:

能感受《大海啊,故乡》中所寄托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能模仿xxxxxxxx的节奏,并即兴哼唱两小节旋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

2、请你分别模仿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选择你喜欢的声音,我们一起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3、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这样美丽,请你来汇报你查找到的关于大海的资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谁能说一说大海的物产有哪些呢?

6、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听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二、新课教学。

1、初听这首歌曲,请你的身体随着音乐做动作。

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

2、复听歌曲,你对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欢的声音哼唱出来。

3、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乐器进行模仿演奏。

4、感受这首歌曲的拍子,并随着节拍用打击乐器伴奏。

5、再听歌曲,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

三、编创与活动。

1、分两组,排练节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击乐器和器乐演奏的同学。组长负责分配每个人的职责。

2、两组同学排练的节目进行汇报表演。

3、评价一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更好,为什么?

4、老师今天还带来几首歌曲,听一听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似之处。

5、听《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绍歌曲作者王立平。合唱歌曲《牧羊曲》,并加入武术动作。

四、课堂总结。

王立平爷爷写了这么多动听的歌曲,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人,希望你们也能热爱我们的家乡,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故乡,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前交流。

你去过大海吗?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通过课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

三、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

仔细听:(神秘)图片、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1.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

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

——师示范(师肢体语言表现,出示强弱弱的规律)

x.|x.|

哗哗哗哗哗哗

2.起立,我们来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

交流:大海有美丽、宁静的时候,这时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妈妈怀里会唱响欢乐的歌。

——师唱;(强调附点音符的唱法)

出示:5 6 5. 3|5 6 5 —|

啦啦啦啦啦啦啦

——请你也来唱一唱

这样欢乐的歌声是用什么音符来表现的?

——出示附点音符,

——有这个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长些。表现出朵朵浪花荡漾开来,延伸进了大海妈妈怀抱的感觉。

——让我们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再唱

四、新歌学习,唱响大海。

揭题:《大海啊故乡》

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所以人们赞美它,歌唱它。今天老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听!

(一)欣赏范唱。

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曲。

要求:边听边看歌词内容。

——揭题:老师最喜欢的这首歌是(齐读:《大海啊故乡》)

师:作者为什么把大海叫做故乡?你能从歌词中找到答案吗?

——交流,歌曲的情绪如何?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可以轻声跟着哼唱,同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2.第二遍欣赏轻声哼唱,试着划分歌曲的段落。

交流:可分两个乐段。

出示段落标记:a b

(一般来说相同和相似旋律可归为同一乐段。)

(二)分段学习。

我们先来学习a段(出示)

1.a段学习

请你用lü轻声跟老师的琴声哼唱。

1)跟琴声用lü哼唱。

2)这段旋律中也多次出现了什么音符?——出示附点音符

3)再次哼唱旋律,唱足附点音符的时值。

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有感情把a段歌词朗读一遍。

4)请生朗读歌词。

——评价,你觉得他的朗读能表达大海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故乡吗?

老师觉得我们的声音如果再甜美、亲切一些就更能表达大海是故乡的情感,让我们用这种声音来唱一唱吧。

5)演唱歌词,发现问题纠正。

6)再唱a段。

从同学们的歌声中我已感受到了那种真挚的情感,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b段。

2.b段学习

1)跟琴声用lü哼唱,熟悉旋律。

通过刚才的哼唱,同学们觉得b段与a段相比,它的音区位置是高还是低?

交流,音区的位置;

让我们齐读b段歌词,感受歌词中的情感怎样变化的?

3)齐读歌词。

——交流:歌词表达的情感:依恋、热爱。

歌曲情感的表达取决于歌词情感的表达,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再读歌词。

带着这样的情感让我们唱一唱歌词。

5)唱歌词。

学完了歌曲的两个乐段,让我们有感情地完整的演唱歌词。

(三)跟琴完整演唱歌词,唱出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

五、歌曲处理,情感升华。

(一)力度处理。

1.大家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b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能不能去掉?

这是为什么呢?——交流

2.这里是作者情感的升华,不一样的情感在力度上可以怎么表现呢?

——力度(依次出示mf f)

第一次演唱时声音强一些,我们用mf来表现;第二次演唱时声音更强一些,我们用f来表现。

就让我们用不同的力度来感受这段的情绪吧!

3、用不同的力度演唱b段歌词。

前面我们分析歌曲时提到a段是叙述的语气,我们可以用什么力度来表现呢?

出示mp

3.用不同的力度跟音乐演唱歌曲。

(二)乐句处理。

1、长音处理。

大家听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正确的?(正确的.先唱,老师强调长音的唱法)

——交流

——第二种错在哪儿?

它忽视了长音,我们来正确地唱一唱第一句。

歌曲还有哪里有长音?找一找。

我们唱的时候可不能犯第二种唱法的错误哦!(课件中显示长音)

2.换气处理。

要想唱好这些长音,我们可以运用腰部力量有气息的演唱,同时还要统一好乐句的换气。

——出示换气记号

我们两小节换一口气,唱时吸气要深一些。

师范唱第一句,加上手势。

下面我们再把歌曲连起来唱一唱,注意长音、注意换气。

3.再唱歌词。

(三)巩固演唱。

刚才我们是一起唱这首歌的,这种演唱形式叫齐唱,除了齐唱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演唱?

——交流:领唱、齐唱

——这首歌曲哪一乐段适合领唱?

哪些同学愿意来领唱?

(唱两遍,请不同的学生领唱)(课件音乐)

要求:演唱时让我们随着音乐的节拍左右轻轻摆动自己的身体。(师提醒摆动)

六、课堂延伸,拓宽视野。

?大海啊故乡》是王立平先生为电影《大海在召唤》专门谱写音乐。

(一)作者简介。

王立平——我国当代著名词曲作家,生于1941年,吉林长春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代表作品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影故事片音乐《红楼梦》、《少林寺》、《潜海姑娘》、等。

(二)影片简介。

电影《大海在召唤》是我国第一部反映远洋轮海员的电影,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代水手的不同生活经历。重点叙述了一位经过战争洗礼过的陈海威船长,一次带领“上海号”海轮执行任务时,在沙鱼岛附近遭遇了海上强大的风暴,海轮的机器发生了故障,这时又收到航行灯塔上的求教信号,一边是等待抢救的一生坚守在航行指挥灯塔上病重的外国老灯塔员,一边是急需维修的机器故障。

让我们来欣赏影片中的部分片断,感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

(三)欣赏视频:朱明瑛演唱的《大海啊故乡》

(四)再唱歌曲,感受“爱”字,升华。

师:听着熟悉的旋律,看着影片中的人物相信大家都会被感动。王立平先生曾深情地说过,歌曲《大海啊故乡》的归根结底是一个“爱”字——爱童年、爱母亲、爱家乡、爱大海、爱祖国……

我们的生活就因为充满了这些爱而充满希望、无限美好。

(五)情感体验:再一次演唱歌曲。

最后,让我们深情的唱响《大海啊故乡》,再一次感受这个“爱”字吧!

故乡,教案篇6

一、知识与技能

一道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一个一个的或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一百以内的数的必要。

进一步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以及十与百 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一个一个的数,几十九后边是多少

一、 铺垫导入

师:呈现图,问: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这些图给你留下什么感受? 估计:生:有这么多的鸽子,有那么多的花,小朋友能数清楚吗?

师:那你们能够数清楚吗?快试一试。(估计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数出) 师:看来,我们只知道20以内的数行吗? 生:不行。

师追问: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也遇到过数数的困难? 生举出例子。

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大的数,好不好?

二、学习新知

1、出示鸽子图

问:谁有好的数数经验介绍给大家。

估计:

⑴数得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⑵数数时要用手指着。(或做标记)

让我们来实际数数吧,(随便用什么方法都行) 指名c等生数,估计(一个一个的数) 指名a、b等生数补充(二个二个的数)

对策:采访你为什么这么快就数完了?小组同学互相数一数 你们觉得的这种方法怎么样?

师:那你们就来数数咱班一共有多少人?

估计:这回就会两个两个数,因为课前我特意安排两个人一桌。

对策:表扬大家有个很好的动作(两个手指一掐) 问:我班一共有多少人?

2、数花盆

问:你来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盆花?(解释什么叫估计?) 指优等生说说怎么估计的。

师:所以你在回答时应用一个词大约。

3、看来为了更快的得出有多少个可以估计一下。先数出10个,其他的与他差不多也看作10个。

练习数数:你能从1数到100吗?自由的试一试。

对策:师拿小棒演示:29再添上1就是3个十是30。 让学生自己拿出小棒,摆一摆。

师再问:99添上一是多少?不用口说,用小棒摆一摆。用小棒来告诉我。

估计:摆10个10捆。再次强调10个10是100。

师引导:在学20以内数的时候,满10就要进一,那么,这也够10捆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估计:

⑴也进1。

⑵把它捆成一大捆。

对策

⑴向哪一位进呢?引出百位。

⑵对,你的方法很好,那是多少呢?(100)

填空:100个一是()

一百里面有()个十

一百里面有()个百

一百里面有()个??

三、数物品

师:书上有一幅图,就是想考考你们的眼里,怎么样想看看吗?打开书4页。

1、(1)自己小声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支笔?

(2)汇报你是怎么数的?(一十一十、一个一个) 让数的快的介绍方法,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听,比较和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可以再请一个一个数的同学,数一数,其他同学一定要耐下心来听。

择优:你觉得哪种方法又快又好,哪种好就用那种。

反问:34里面有( 个十和( 个??

2、数墨水瓶之前,让学生先思考用什么方法数,然后再去数。

四、巩固练习

1、数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有多少人?

2、连续数出5个数 师说26,生往后连续数出5个数。用手指记着。

同桌做这个游戏,师随时指导后进生。

计:左图的豆子有50个,右边有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用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故乡,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让一让教案通用8篇

大班桥的教案通用5篇

中班语言梨和泥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鱼教案通用7篇

音乐活动长与短教案通用7篇

中班幼儿游戏教案通用8篇

幼儿舞活动教案通用7篇

六上劳动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小班关于水的教案通用8篇

故乡,教案通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