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情况下自己的内心有了新的启发之后,都是要认真写心得体会的,对待任何文本的写作,都要保证诚恳认真的态度,心得更不外如是,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浪费心得体会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浪费心得体会篇1
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才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每一粒米,绝不能大手大脚地浪费粮食。
有一次,我在学校吃午饭,因为饭菜不爱吃,就把它们都倒了。到了晚上,竟然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我把饭菜都倒了的事儿,农民伯伯知道了,他们竟然来我家找我,我心里有愧,腿都软了,就哆哆嗦嗦藏在衣柜里面。农民伯伯倒没抓我,就在衣柜外面谈话,他说:“你知道不知道一粒米一根菜是我流了多少滴汗,费了多少心血才换来的吗?”我吓得都不能思考了,就结结巴巴地说:“您,您在说什么呀?”
这时,老师走过来,说:“你是不是把今天的饭菜都倒了?”我一听老师都知道了,只好对农民伯伯道歉。我说:“农民伯伯,对不起,我不该不节约粮食,更不该撒谎。以后,我一定不会再浪费粮食了。”农民伯伯听了我说的话,笑眯眯的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老师走过来,把我拉出衣柜,说:“你以后一定记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也笑着点点头,看样子已原谅了我。我高兴得说:农民伯伯,谢谢您能原谅我。”说完,我们都高兴地笑了。笑着笑着,我的梦醒了。
现在,我还记得那个梦。我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因为我怕农民伯伯在找我。有了我的这个梦,大家都知道浪费粮食的后果了吧?我要告诉大家,节约是一种美德。如果一个人能节约一粒米,那么一般人,就能节约一百粒米,我们一定要节约啊!
浪费心得体会篇2
“节约万岁,浪费可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几乎每一个餐厅都会贴上类似的标语。但现在的浪费行为仍然随处可见。
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但却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嘴上说要节约,但不体会劳动的艰辛,怎么会去节约成果?有许多孩子没有下田割过稻子,所以他们不能体会劳动的辛苦,他们也不会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当然也就不会去节约了。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水和电的珍贵。其实,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是非常紧缺的。是缺水国之一。但有些人却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经常一边放着水,还一边做别的事,让水源白白浪费了,我们应该要养成节水意识,让水循环使用,不让水龙头独自流泪。还有节电,现在科技进步,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但浪费电的地方也越来越严重。有的孩子一边开着电脑,一边玩手机,另一边还瞅两眼电视。但大人们也只是视而不见。这也就促成了孩子们的浪费行为。其实,我们应该节约用电,最起码要做到人离灯灭。不同时使用不必要的电器,因此,我们一定要节约。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的继承和发展。文明餐桌在行动,校园掀起节约风!
浪费心得体会篇3
为了让我们体验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学校决定组织我们班里的同学去农村参加收割稻谷的劳动体验生
下午,艳阳高照,我和其他同学在崔爷爷与老师的带领下坐上了去郊外的汽车。
在路上,我们兴高采烈地问崔爷爷什么是“打禾”,崔爷爷告诉我们,“打禾”就是把长在田里金灿灿、沉甸甸的稻谷割倒后,再把谷子打下来,谷子里面就是米,米煮熟后就成了饭,我们吃的饭就是这样来的。
终于到了,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下了车。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金灿灿的稻田,颗粒饱满的稻谷预示着丰收的信息。
来到田边,原本以为很好玩的我们,顿时傻了眼。看到那黑乎乎、脏兮兮的泥田,我们望而却步了。在老师的吩咐下,我们不情愿地脱下了鞋袜。脚踩在茂盛的草丛里,很痒,时不时要抬起来抓几下,而且我很害怕小虫子,时刻都要提防着虫子爬到脚上来。
年近80的崔爷爷为了让我们不害怕,率先脱掉鞋袜,下到田里为我们做了割稻谷示范动作,看到崔爷爷这么大的年龄都下到田里去了,几个大胆的同学马上脱掉鞋袜也跟着下到田里去了。我在上面看着他们,仿佛觉得他们很好玩,忍不住想下去,可是一看到田里在爬的虫子,脚又缩了回来。在同学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足了勇气踩了下去。可是田里软绵绵的,有一种踩在上面就往下陷的感觉,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就不用说收割。
通过这次收割稻谷的体验,使我深深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正含义,也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他们年复一年辛勤地劳动,为的是让我们吃到香香喷喷的白米饭。我们就要更加珍惜粮食,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浪费心得体会篇4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老师和父母就教育我们要节省每一粒米,农民伯伯太辛苦了,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地将过去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抛弃,而悬着了奢侈安逸的生活。人们似乎已忘了,今天的美好的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血汗、拼出来的。许多革命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__所有衣服中竟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敬爱的周的睡衣穿了几十年,破了就补,补了又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整个背部换掉也不肯买件新的;无产阶级战士雷锋,脸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丢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便是为了替国家省下建设的资金!
有的同学会说,那时国家底子薄,所以需要勤俭,现在人们富裕了,应该享受一下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仍然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同学就有铺张浪费的坏习惯,他们专挑高档、名牌的文具相互攀比、炫耀,没用一两次便又扔掉了。有一些同学一直嫌学校的饭菜不好吃,时常倒饭菜。要知道我们的一顿饭,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啊。农伯伯顶烈日,冒风雨;食堂叔叔阿姨,买菜、拣菜、洗菜、炒菜,热腾腾的饭菜送到我们手中时,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呢?
生活贫困要勤俭节约,生活富裕也要勤俭节约。俗话说:坐吃山空。历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讨过街头”的例子屡见不鲜。我国五代时期有李存审“赠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审出身贫困,40年为国征战,100多次被敌箭射中骨头,后来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们整日吃喝玩乐,从小娇生惯养很不放心,他就把过去从骨头中拔出的箭头送给孩子,告戒他们不要忘记勤俭节约,并说“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俭意识,“让节俭成为习惯”、“让节俭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俭,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浪费心得体会篇5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这种美德是每位党员干部的义务所在。
当好“领头雁”,在思想上树牢“勤俭节约”的观念。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毋庸讳言,一个人的品德是由思想所表现的,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大意义与重要责任,才能在工作生活中一以贯之地践行、传播。党员干部要从思想深处当好勤俭节约的“领头雁”,树牢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节俭意识。反观当下,不少党员干部的思想已然蒙上“奢侈”的灰尘,盲目追求“面子消费”,处处以“攀比奢华”为荣,时时以“朴实节俭”为耻,浪费“百姓的粮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把“反对铺张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从思想上、意识上自觉抵制奢靡浪费、腐化堕落不正之风,常怀“饱时不忘饿时饥”的观念,扫去思想“尘埃”,对“奢侈”说“no”,对“浪费”按下“终止键”。
当好“领头雁”,在行动上立牢“勤俭节约”的标杆。“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党的建设中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坚决有力的执行和不折不扣的落实。“光说不做假把式”,党员干部必须在行动上立牢勤俭节约的“风向标”,以上率下,由己出发。在党的历史上,党员干部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事例很多,例如,开国领袖毛泽东,一件睡衣穿了20多年,打补丁73个;“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被子上42个补丁,褥子上36个补丁,衣服袜子总是缝缝补补等等。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勤俭二字,擦亮了党员干部勤俭的底色。对党员干部自身而言,尤其是在餐饮、办公用品、日常购物等消费面前,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自觉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浪费之风,用实际行动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正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
当好“领头雁”,在细微处筑牢“勤俭节约”的防线。袁隆平在一次采访中曾说:“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一粒粮食”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也是能维持无数人生存的口粮。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明确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浪费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前,仍有部分党员干部不注重从细微处筑牢勤俭意识,下班不关电脑和空调、未改好的文件随意打印、追求吃喝精致化、住宿豪华化等等,都是浪费可耻的行为。党员干部必须警觉铺张浪费,必须清醒地记住我国还有43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困苦,我们还在众志成城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我们还在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党员干部必须当好“领头雁”,厉行勤俭节约从细微处起、从经常严起,用实际行动引领“勤俭为荣”的时代新风尚。
浪费心得体会篇6
我是粮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xx年调入新单位。在领导的重视和亲自安排下,我和同志们一起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业务技能学习。重点学习了《粮食行政执法实用手册》上下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三本书,在学习中,我作了读书笔记,并就一些疑难问题请教了单位的老同志,然后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通过学习,我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粮食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目前的粮食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规定。逐步理解和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的关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明确的行政执法职能。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认真落实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工作,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国家粮食调控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
在《粮食行政执法实用手册》一书中,我主要学习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基础理论及粮食流通监督检查。
行政执法实务两大块内容以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依据。通过第一篇的学习,我初步了解了什么叫行政执法(包括行政执法的特征及种类以及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执法的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什么是行政执法的主体以及行政执法的特征和种类。接着我们又学习了行政执法的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行政执法监督(层级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通过第二篇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程序,明确了我们粮食行政职能部门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两个抓手,一是执行宏观调控的载体,包括企业和市场。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机制,包括发挥载体调控作用的机制和市场监管的机制。认识到新时期做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意义有以下五点:
一、维护粮食市场流通秩序,保护种粮农民、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打击不法经营者的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国家粮食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三、保障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
四、保证粮食流通统计数据的真实,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
五、检验粮食流通法律、法规、政策效果和反馈完善政策的建议。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我愿和同事们一道继续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行政执法技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为下一步尽快的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浪费心得体会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