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教学指导,减少课堂上的不确定性,突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能让教案更好地激发课堂活力,,笔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动物歌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动物歌教案篇1
一、设计思路: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动物是幼儿的天性,但幼儿缺少和动物接触的机会,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同时通过饲养和管理几种小动物,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让幼儿有一种对生命的体验。
二、活动目的:
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动物所采取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2.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萌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
3.知道人睡觉的一些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和动物午睡ppt
2、地面游戏棋,筛子活动过程:
一、昨天中午小朋友午睡了吗?你知道自己午睡的姿势吗?观看ppt,幼儿讲述
讲诉孩子们几种睡觉的姿势:趴着,咬被角,蒙着头,蜷着……
二、人需要睡觉,动物需要睡觉吗?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边看边猜,并模仿)
1.观看ppt,观察动物特殊的睡觉方式并讲述。
蝙蝠:倒挂着睡,蝙蝠是倒吊着睡觉的。睡觉时,后肢钩住屋檐,身体倒挂,头朝下,一旦遇到敌害,便可松开脚爪展翅飞去。
丹顶鹤:单脚站立睡觉。
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觉小刺猬:变成球睡,刺猬睡觉时,除了把嘴和鼻露在外面外,还把身体蜷成球形,棘刺直立,鼻子稍稍露出外面。这样全副武装的睡觉,可以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
小金鱼:睁着眼睡,因为它没有眼睑。鱼儿睡觉时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每隔十几分钟就有节奏地变换一次。
马:站着睡,马是站着睡,如果马躺倒睡觉,说明这匹马已经有病了。
乌龟:缩到壳里睡,更好的保护自己。
小狗:狗常常用前肢捧着鼻子睡觉,这是因为它的鼻子特别"珍贵",所以要好好保护。
小猫:猫是侧着头,一只耳朵紧贴着前肢睡觉。它的耳朵特别灵,周围稍有动静,就会引起警觉。
2.集体讨论:动物为什么这样睡觉?
逐个讲述小结:动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护自己。
3.动物睡觉方式一样吗?
哪些是站着睡觉的?马、鸳鸯谁倒挂着睡?蝙蝠谁是趴着睡的:小狗、小猫三、游戏棋活动《动物睡觉的秘密》。
(1)出示游戏棋教师:今天,黄老师还带来了一副关于《动物睡觉的秘密》游戏棋,你们想不想玩?
(2)认识游戏棋谱,了解游戏棋规则认识起点终点,行径路线游戏棋规则:走到有小动物图片的格子里时,必须模仿小动物的睡眠姿势,模仿对的小朋友可以往前进一个,模仿的不对的请后退或停止。
四、结束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午睡?"教师:你们年龄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时间是不够的,因此中午还要再睡一会,这样,大脑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会少生病,身体更健康。如果你午睡时,实在睡不着,也应该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午睡。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向右侧卧,头枕枕头,小手放好,腿微蜷……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些小动物睡觉的样子,你觉得有趣吗?自然界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睡觉的方式,也很特别,请小朋友们回家后,继续去观察,小动物睡觉的方式。
五、延伸活动
请幼儿到活动区继续探讨小动物的有关知识,丰富幼儿的认识。
幼儿园动物歌教案篇2
设计意图
上学期我班幼儿对数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用小棒、圆点表示5以内物品的数量。开学后,我尝试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们找数,但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经常会发生错误。因此结合活动“可爱的小动物”,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考虑到孩子们刚接触5以上的数,且发展
存在差异性,因此我在材料的投放上注重了生活化、多样化、层次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影响,正确感知5~10的数。
2.能理解数的意义,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并积极与材料互动。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数卡、实物卡若干,信封若干(其中的大信封上贴有动物头像和数字5一10)。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活动
师:春天到了,花儿开了,公园里的小动物想请我们去玩,你们高兴不高兴?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带什么礼物给它们呢?
春姐姐手捧信封来到活动室:小朋友.前天我在动物园听动物们说,它们最想看你们把数与实物配对的本领,瞧,我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准备的是什么礼物(信封)。
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数与实物的配对
1.这个信封上有几个三角形?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信封上是几个三角形就放数卡几)请一幼儿到前面来操作。
2.我们再来看这个信封,上面是数字,里面放了许多实物,它要我们做什么呢?请小朋友动脑想一想,幼儿相互讨论。(数字是几就放几个实物)
3.哟,这个信封上有数字,里面放了笔和纸,要我们做什么呢?(要我们看数在纸上画上相应数量的自己喜欢的东西)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操作。
三、幼儿分组操作
1.介绍做法及要求:幼儿每人拿一封信,先看清信封上是几个图形就放几的数卡,是数字几就放几个实物卡。
2.教师个别辅导。(教师可用抽卡片形式帮助幼儿将数与实物配对)
3.幼儿互相交流、检查。(说说信封上是数字几或是几个实物卡,里面就放几个实物卡片或数字几。)
4.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测。(请几个幼儿到前面来讲讲为什么这样放,其他幼儿帮助检测操作得对不对,如不对帮助纠正。)
5.奖励每人一颗五角星。
四、游戏:送信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及要求:全体幼儿带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坐“火车”去动物园。
2.幼儿根据要求送信(小朋友送的信要和动物身上的数一样多)。
3.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信送得是否正确。
4.全体幼儿随音乐《逛公园》,和小动物一起做游戏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在巧手区、操作区放一些信封、卡片、实物图片,鼓励幼儿积极去探索。
幼儿园动物歌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动物所采取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2.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萌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
3.知道人睡觉的一些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动物午睡ppt
2、地面游戏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昨天中午小朋友午睡了吗?你知道自己午睡的姿势吗?观看ppt,幼儿讲述
讲诉孩子们几种睡觉的姿势:趴着,咬被角,蒙着头,蜷着……
二、人需要睡觉,动物需要睡觉吗?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幼儿边看边猜,并模仿)
1.观看ppt,观察动物特殊的睡觉方式并讲诉。
蝙蝠:倒挂着睡,蝙蝠是倒吊着睡觉的。睡觉时,后肢钩住屋檐,身体倒挂,头朝下,一旦遇到敌害,便可松开脚爪展翅飞去。
仙鹤:单脚站立睡觉。
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觉小刺猬:变成球睡,刺猬睡觉时,除了把嘴和鼻露在外面外,还把身体蜷成球形,棘刺直立,鼻子稍稍露出外面。这样全副武装的睡觉,可以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
小金鱼:睁着眼睡,因为它没有眼睑。鱼儿睡觉时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每隔十几分钟就有节奏地变换一次。
马:站着睡,马是站着睡,如果马躺倒睡觉,说明这匹马已经有病了。
乌龟:缩到壳里睡,更好的保护自己。
小狗:狗常常用前肢捧着鼻子睡觉,这是因为它的鼻子特别珍贵,所以要好好保护。
小猫:猫是侧着头,一只耳朵紧贴着前肢睡觉。它的耳朵特别灵,周围稍有动静,就会引起警觉。
2.集体讨论:动物为什么这样睡觉?
逐个讲述小结:动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护自己。
3.动物睡觉方式一样吗?
哪些是站着睡觉的?马、仙鹤谁倒挂着睡?蝙蝠谁是趴着睡的:小狗、小猫
三、游戏棋活动《动物睡觉的秘密》。
(1)出示游戏棋教师:今天,黄老师还带来了一副关于《动物睡觉的秘密》游戏棋,你们想不想玩?
(2)认识游戏棋谱,了解游戏棋规则认识起点终点,行径路线游戏棋规则:走到有小动物图片的格子里时,必须模仿小动物的睡眠姿势,模仿对的小朋友可以往前进一个,模仿的不对的请后退或停止。
四、结束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午睡?
教师:你们年龄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时间是不够的,因此中午还要再睡一会,这样,大脑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会少生病,身体更健康。如果你午睡时,实在睡不着,也应该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午睡。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向右侧卧,头枕枕头,小手放好,腿微蜷……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些小动物睡觉的样子,你觉得有趣吗?自然界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睡觉的方式,也很特别,请小朋友们回家后,继续去观察,小动物睡觉的方式。
幼儿园动物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能积极地与材料互动。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塑料空瓶若干,黄豆、蚕豆若干,1~8各个数量的实物条人手一份,1~7的数字人手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圆点卡,1~6的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你的火车x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x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自评: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问答,孩子们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一方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城。(出示背景图,拿出数字6)看,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老师再出示贴有6只小白兔的大瓶子)6也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一幼儿上来选出6个圆点的卡片贴在数字6的右边。
(自评: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为下面的操作活动埋下了伏笔。)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山探索做动物瓶。
(1)要求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条贴在瓶身上。
(2)幼儿集中交流,将幼儿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贴在6个点卡的下面)
(3)师生总结: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自评:点卡的排列很有顺序,使幼儿在视觉上也感知到了比6少的数量。)
2。再次操作,进一步感知比6少的数量。
(1)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力求完成5个动物瓶。
(2)通过视频仪检查一幼儿做的5个动物瓶,让该幼儿自己介绍每个瓶上贴了几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因为每一个瓶上的动物数量都比6少)这些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请5个小朋友一起到数字城找一找,并贴在和它们一样多的点卡左边。然后师生小结:比6少的有5、4、3、2、1。
(自评:在孩子们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从实物到点子,再到数字,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习得知识和能力。)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师:小朋友做的动物瓶真漂亮,豆宝宝看见了,心里可喜欢呢,它们想住在动物瓶里,你们愿意吗?那我们一起来帮助豆宝宝搬家吧,但是要看仔细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出示一个动物瓶,请小朋友观察动物数量,然后说说应该住几个豆宝宝,老师操作放入相应数量的豆宝宝)豆宝宝住在里面好开心,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再贴上一个门牌号,应该贴数字几呢?为什么?请一幼儿选一数字,贴在瓶盖上。
幼儿操作: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豆豆,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数字,然后通过视频仪集体检查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
(自评:孩子们对这一操作活动真是爱不释手,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帮助的,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材料投放恰当对孩子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五、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戴在头上,记住自己是数字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继续找新朋友,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厢。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厢快快来。""火车快飞"的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自评: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他们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还有的找错了,但是他们相互间发现问题后能自己帮助解决,最后都出色地按照要求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从中也让孩子感知了6以内的序数。)
活动延伸:
将动物瓶投放在数学区,让孩子自由探索,玩出新的花样。如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少1的豆豆,贴上多1的门牌号等。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动物歌教案篇5
音乐游戏:
小动物的歌
活动目标:
1、唱准sol、mi的音高,尝试改编歌词。
2、了解小动物有各自的本领。
活动准备:
动物玩具或图片
活动要点:
一、复习:鸭、鸭弟弟、鸭妈妈的歌声dol mi sol
二、谈话:
小动物有许多好听的歌,你会唱哪些小动物的歌?
(请幼儿上来试试)
三、师出示小鸭玩具,引出鸭妹妹的歌。
5 3 5 5 3
小 鸭 来唱 歌 ,
提问:小鸭师怎样唱歌的?(引导说出呷呷地唱)
5 3 5 5 3
呷 呷 呷 呷 呷
(鼓励幼儿一起演唱,唱准5、3两个音)
三、改编歌词,进行演唱
1、游戏:小动物的歌声。教师说动物名字,并请幼儿模仿其叫声,用dol sol mi
2、幼儿上来挑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进行改编歌词演唱。
如: 5 3 5 5 3 5 3 5 5 3
小 鸡 来 唱 歌,叽 叽 叽 叽 叽,
小 狗 来 唱 歌,汪 汪 汪 汪 汪。
3、唱唱其他小动物的歌。
五、 变化形式进行演唱。
活动提示:
1、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唱准的sol、mi的音高。
2、游戏中,教师也可以运用些头饰,让幼儿带好头饰学动物叫声,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园动物歌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2、通过认识几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儿歌《比尾巴》
2、动物拼图若干。
重点难点
重点是知道并说出几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途。
难点是扩散思维了解其他动物尾巴形状用途。
活动过程
一、配乐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1、儿歌《比尾巴》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说出动物都有一条不同的尾巴。
二、欣赏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探索的欲望。
1、欣赏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2、讨论故事中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它都向谁借尾巴了?
(2)小鱼的尾巴像什么?它为什么不借给小壁虎尾巴?
(3)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4)燕子的尾巴像什么?
(5)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三、通过师生探讨,初步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
1、引导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几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
2、幼儿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培养对动物的情感。
四、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五、听配乐儿歌,师生共同模仿小动物走出活动场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科学角中,进一步探索生活中动物的一些小常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动物的尾巴
幼儿园动物歌教案6篇相关文章: